回到1988(55)
她一想到宋盈君不肯给她儿子煮饭,还说管饭还要收钱的嘴脸,心里就烧起一把火,狠狠地往地上吐一唾沫!
肯定是宋盈君晦气,她每回见着宋盈君就没好事!
卫疆让宋盈君先别出摊,让她跟俩女孩待在家里,他到村口看看情况。
俩女孩也很听话,待在院子门外翻花绳玩,顺便看着外头黄泥窑里的火。
“你注意安全。”宋盈君说,“我本来今天就打算只出半天摊,建材店的还说了今天运建材过来呢,现在这情况估计悬。”
她也不着急这一天半天,反正她明天也得去镇中心小学那边开店了,今天就当是给自己放假。
卫疆这次回来,看到他媳妇对盖房子的想法,租店铺的一系列动作,知道他媳妇是个能担事的。
但他还是怕万一,围着他家院子转了一圈,确保没什么奇怪的人窜过来,这才往村子口去。
窑才刚开始烧,宋盈君正好腌鸡。
她把俩鸡爪子掰弯塞鸡肚子里,再往里塞葱结八角桂皮。
塞好了又熬调料汁,就简单加生抽、老抽、和冰糖,加水,把糖熬开。
料汁的浓香被灶火烘起,宋盈君看着颜色,把熬好的料汁倒进一只海碗里头。
她趁着料汁还热着,拿只勺子往鸡身上一遍遍地淋抹,光抹不行,还拿牙签在鸡皮上扎孔,让料汁更好地渗进肉里头去。
抹得差不多,就把鸡放大盆子里,剩下的料汁倒进鸡肚子里,让整只鸡泡在料汁里腌着。
宋盈君再次感叹,要是家里有冰箱就好了,像窑鸡这类大菜,提前一晚腌好了放冰箱,第二天拿出来焖烤特别入味。
但眼下没有,就只能将就着简单腌腌吧,鸡是五斤的家养走地大扇鸡,本来就是肉质结实的,怎么做都不难吃。
宋盈君腌好鸡,又去院子外头往路上看,村里的喇叭一直循环播着让村民注意安全的广播。
但宋盈君这边是村尾,她能看到的就只能田地和快要修到她这边的水泥路,别的什么都没有。
没一会儿,宋子君和卫家娣跑过来跟宋盈君报告。
宋子君:“姐,窑烧好了!”
卫家娣:“泥块又黑又红的了!”
宋盈君一听,那这确实已经烧好了。
宋盈君把鸡放进出摊用的小铁炒锅里端出来,再扣上另一个小煮锅,正好把鸡盖得严丝密缝。
用铁锅好导热,扣实了又不会让泥尘跑出鸡里头,宋盈君再可惜一遍这时候没烘培用的锡纸,要是有锡纸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宋子君和卫家娣一人拿根烧火棍,小心地扒着窑口还冒着红色火光的柴木炭。
幸好这土窑彻得大,窑口也留得宽,宋盈君轻松地把装着鸡的铁炒锅送进窑心。
再拿铁铲,把刚才俩女孩清出来还亮着火光的炭火碎轻轻洒到土堆上,洒完,再把剩下的炭段堆到窑口封窑。
接下来就是等了。
宋盈君按照以前的经验,一般鸡是半小时左右就能出窑。但这鸡比较大,她特意让它焖久点。
等着鸡焖好的时候,她还是时不时走到路边看看远处,一直不见卫疆回来,她心有点慌,这不会出什么事吧?
洗衣机里的衣服洗好了,她赶紧去把衣服换到脱水桶去脱水,她得干点儿什么,才能不让自己乱想。
衣服脱完水又被她晾了起来,人还是没回来。
但宋盈君好歹心静了下来,走出院子外,看着眼前窑边这片地发呆。
这片地是之前种红薯的地,现在顶上悬着系统的任务——
【种植:5元/平方】
但她一直没种,一来她这系统的钱她不急于一时赚,二来,她在等建材来。
她之前就已经跟画设计图的人商量过设计方案了,她要在院子旁边的地上建一个玻璃温室。
画设计图的人跟宋盈君再三确认,说这种设计很复杂,耗时也长,而且费用特别贵。但宋盈君坚持,对方就保证说,一定把防水防潮散水透光做到位。
他难得在这种村里遇到一个有这种想法的女同志,十分激动,也感觉自己终于能使真本事了,而不是被厂里卖人情给领导,给指派来随便盖个农村火砖房的小工人!
第30章
到时她家对面的自留地也要建玻璃房,所以她暂时不动这块地。
这地的使用权她又再三跟村长确认过了,她可以用。
本来村长让她随便用,但她不放心,简单种点东西是不怕,但她这都要建玻璃棚了,还是得让村大队出证明,证明她只是租用,写明平方数还有租金,这才有保障。
村长也只是意思意思收她一点儿的租金钱,这村子里地那么大,都种不完,哪家没在自家旁边或者离家不远的地方种东西呐!都没见谁说要开证明,也没谁因为这个吵架。
但宋盈君放眼的是以后,她怕万一有人真跟她计较起来,她也有个官方的证明。
村长和村干部商量过之后,想到国家四月份也有政策,本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把土地随意卖和出租的,但刚改了,删掉了“出租”,意思就是可以租了。
于是就给宋盈君开了正式的文件,她签名盖了手印,村长那边盖了村委的印,她院子旁边的地,就正式租给她了,租地面积是五十平方米。
宋盈君想,地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只要玻璃房建起来,她能种的东西就更多,到时农庄就主打一个新鲜自种农家菜,她在镇里开店也好宣传。
虽然建玻璃房要的钱远比给院子翻新成火砖房贵,但胜在这钱不用一下子就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