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1988(60)

作者: 雨霖咛 阅读记录

但她也害怕别人是图新鲜,而且等电子厂的厨师回厂,后面不会再有这么多客,所以她得等客流稳定了再作打算。

等要炒的菜都炒完了,宋盈君的手腕都有点儿酸。她已经好久没试过这样连续爆炒了,幸亏这锅不算重,不然她胳膊受不了。

她本来就是在镇子上长大的,做的就是镇上最普遍的家常菜,但大火爆炒锅气旺,味道会比家常做法更入味更香一点儿。

客人们都很满意,说是没想到在这种小炒店里,还能吃到聚餐的时候饭店的味道。

也有个别客人,因为这儿用的是小碟子,就说份量有点小,但很快就被其他人说服了——“这又不是饭店的价钱,还指望有饭店的份量啊,人味道赛饭店了呢!”

总体都是好评。

还有不少客人问她的食材从哪儿进货。

宋盈君都一一答了,都是卫家涌村里的,菜是同村人哪家地里自家种的,猪是同村人哪家的养猪场的农家猪,还有豆腐也是谁家亲磨的……

只有红薯是她自家的。

好些客人一听,都让她下次帮忙买点豆腐,还有好几个人,托她买炒空心菜的虾酱,也有跟她买整根红薯的。

宋盈君都拿本子一一记下:“我明天把东西带过来,你们再给钱吧。”

有人提醒宋盈君:“万一到时人不来拿咋办啊?东西不浪费嘛?”

宋盈君无所谓地笑笑:“那就我用来做生意啊,食材都是新鲜的,卖不完我就拿回家吃。”

客人们一听,都感叹——

“老板是个实在人!”

“以后我的午饭都在这儿吃了!”

“你这生意肯定是会越做越大的!”

午饭时间结束,宋盈君本来预备了一整天的食材,居然就已经卖完了!

下午两点多,小学生来上课,有些会早一点来,学校大铁门还没开,他们就在周边买小吃吃。

有了中午那波预热,宋盈君这儿的炸红薯条爆火了一下。

他们都是结伴来吃的,说这儿的炸红薯又脆又多撒料,还有甜咸奶香不同口味,他们从来都没见过这种吃法,都觉得鲜新又好吃。

到了上课时间,小学生们都进了学校里,宋盈君

连带来的红薯都卖完了。

她数了数钱,一共一百零八块三毛!

第33章

就这四个左右小时,宋盈君就赚了她这一个月的店租了!她这下心里稳了,麻溜打扫卫生,接水清洗地面。

她先回村里,回去拿食材,学生下课前她应该赶得及回来!

等宋盈君走了,胖姨这憋了老半天的倾诉欲刹不住车,拉着她男人大说特说:“记得我那外甥不,在卫生院药房那个,听说咱旁边这店的姑娘她爸妈,跟计生办的人今天去医院查环了。”

这年头,计划生育的话题永远都是最热的,她男人一边收拾着货架一边应:“超生了?”

胖姨坐在风扇旁喝着茶:“说是最后查到了环,计生办的人就走了。”

男人“哦”了声,又问:“你说谁来着?”

胖姨眼一瞪:“啧!绵纺厂的副厂长呀!宋志国!咱旁边开店的小姑娘是他女儿!”

男人:“啊?他不给他女儿在厂里安排个工作啊,小姑娘出来干个体多辛苦!”

胖姨嘴一撇:“不疼女儿呗!听说他女人当初怀这个女儿之前已经流了几次了,医生说她再流就怀不上了,才生这个女儿。按我说啊,他女人这次肯定是有了,想拼个儿子嘛!哪还有心管女儿哦!”

男人轻声说:“不是说查出环来么,上着环呢咋可能有?再说了,有了就有了呗,真有了给计生办的弄没了多作孽,举报的人那真是……”

胖姨唉了口气接上她男人没说完的话:“作孽啊!”

宋盈君的店很顺利地开了起来,情况确实像她预料的那样,电子厂的厨师回厂之后,电子厂的客没之前那么多了。

但是她的店名声已经响了,除了电子厂少部分工人时不时在她那儿聚餐改善一下伙食,还有中心小学的老师,附近车站到这边找东西吃的外地人,加上她的熟客……每天午饭和晚饭两波客流,还是给她带来每天一百块左右的稳定收入。

九月下旬刚开个头,宋盈君的当月净利润就已经达到了整整两千块。

这个月对于宋盈君来说,是个好事特别多的月份。

先是村里的大路已经基本修好,连宋盈君家门口这截都已经修好了,还差个两三百米,就到了河边。

她听村长说,河边那边的桥,桩子也打了不少了。

除了生意稳定,她家院子也已经开始施工了。

她没其他地方暂住,所以把院子分两部分施工,左右两边分别是东边和西边。

因为要做玻璃温室房的地也在东边的墙边,所以还是得先把东边的先建起来。

等东边的墙建好,就可以建旁边的玻璃温室了。

她已经跟工程队商量好了,东边施工,她跟就孩子一起住西南边的小房间。

到时她再弄点塑料大棚那种大布块隔一隔施工的位置,房间平时没人的时候也用塑料布封着,可以尽量减少泥尘进屋。

宋盈君的跟设计师商量出来的方案——

土墙砸掉建砖墙,柱子加钢筋。

墙砌好,批水泥面,外面再砌一圈泥砖面,保留泥砖凹凸的样式不改变。

最外围的泥砖面,不抹腻子也扫白灰水,就扫一层防水的清漆,保留它原来的颜色。

屋顶做好防水层,在防水层上头还是铺黑瓦顶。

让宋盈君更惊喜的是,系统居然又有了个升级——只要是对属于她的不动产进行改造建设,她都能收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