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1988(74)

作者: 雨霖咛 阅读记录

剩下两间房,让苏美兰挑,苏美兰还觉得很不好意思。

宋盈君让她不要客气:“你交了房租的,虽然都不是多好的房间,但你就挑间你觉得看着舒服点的。”

苏美兰这才放开了,就挑在宋盈君她们对面那间,那间大一点儿,窗户也大,她如果睡不着,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外头的田地,心里会平静很多。

收拾房间的时候,苏美兰问宋盈君:“刚才我听你跟主任聊的,你还有自留地吧?旁边还打算建玻璃大棚?”

宋盈君把抹布投进水里搓:“嗯,屋后还有块地,种淮生树。”

苏美兰拖着地,说:“老板娘,那你要请人替你打理地里的事儿吗?如果需要的话,我种地也在行,以前我家几亩地,几乎都是我给种的。”

宋盈君有点惊讶地看着苏美兰,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如果有人能替她打理地里的事儿,她就有更多的精力,可以偶尔盯一下工人装修,还有玻璃大棚的事。

苏美兰没看宋盈君,只专注拖地:“我看你家的地不算大,我干活快,平时早上我可以起早点种地,就是那个工资……”

宋盈君觉得这办法可行,她马上接话:“我就怕你累,我给你一个月一百,下地的事儿也拜托你了。”

苏美兰停下动作,双手拄着地拖柄,红着眼睛对宋盈君说:“老板娘,我不累,我想赚钱!让女儿过得舒服点儿,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第42章

苏美兰几乎是天蒙蒙亮就起来,把田里新长的杂草给清一遍,屋后头的淮生薯地再浇一遍水。

她还顺便把全部人的早饭也做了——宋盈君把她早饭也包了,让她随便用家里的食材。

宋盈君起床洗漱完,接完孙秀芬送来的猪肉,鸭子和鸡也都由卖鲜肉的骑着自行车送上门了,紧接着是一泡沫箱杂鱼,一泡沫箱贝类和鱿鱼,泡沫箱里都是鱼贩子从渔船上拿下来的。

她打一大盆水,把贝类挑出来倒进水盆里让它们吐沙子。

她再把其他食材都装进黄鱼车里头时,苏美兰已经煮好热腾腾的面条等着她了。

宋盈君一醒就收到了系统奖励,所以她知道苏美兰已经把田里的活干完了。

她怕苏美兰是出于愧疚才这么卖力,说:“美兰,你不用起这么早,悠着点干,你后面还得一直帮我呢,一上来就这么大强度,你别把身子累坏了。”

上辈子她也是这么跟员工们说的,大家都是抱着跟公司长期共同发展的目的来工作的,卷加班只会消耗人的精神气,时间长了谁都有怨气,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大隐患,早晚得把公司耗垮。

她还没住院的时候,公司就没有卷加班的现象,

大家都是到点下班,实在要加班的就申请,该给的加班费也照样给,但加班的情况非常少。

但后来她住院之后,公司很多决策都是她弟宋家耀做的,她住院没多久就听到下属给她汇报了,说宋副总最近在集团里大刀阔斧地改公司各种制度,还批评了大家——

“工作不积极”、“一到点下班就跑得人影都没了,就没向着公司的心”、“不努力工作不加班很快就会被公司淘汰”。

弄得公司人心惶惶。

当时的宋盈君放疗完没效果,又进行第一次化疗,人已经没那个精力管公司了。从那时候起,她就知道,她这个口口声声说从来没想过公司让给他的弟弟,早就有了异心,早就盼着她死了。

她当时还没死呢,他就急不及待地把公司当成他自己家,把公司制度和员工当他家的家具一样,说换就换,说丢就丢。

苏美兰并不知道宋盈君内里复杂的心思,但她听出来了,老板娘这是关心她!

她先是愣了一下,回过味后笑了:“老板娘,我这是天生的觉少,以前就这样了,没嫁人之前我家里还带我上医院看过大丈呢。我在你这儿睡得踏实,早上空气又特别好,今儿睡醒了都比平时精神有干劲。”

她这不是虚话,以前在家里,丈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疯。她神经老紧绷着,半夜总得醒来好几次,确认丈夫睡着了,她才敢接着睡,每天起来都都觉得人累得很。

也是在宋盈君这儿睡一晚上,她才觉出分别来,睡得特别香。

宋盈君听她这么说才放下心来,喊几个女孩儿起床洗漱准备吃早餐。

苏美兰学着宋盈君炸红薯放不同调料的方式,给面做了不同的浇头——炒肉酱,炸葱油,糖芝麻。

苏美兰自己喜欢吃糖拌面,这是向宁镇不少人吃面的喜好之一。

面条煮好捞起,不加面汤,就下红糖粉、黄砂糖、白砂糖各小半勺,最后洒上白芝麻。

这种糖拌面在外头的早餐店也有得吃,而且卖得比普通的素汤面还贵,而且有不少摊儿只下的白糖,连芝麻都没有。

宋盈君也喜欢吃,她多少年没吃了,咋一看就吞口水。

红糖粉焦糖味香,黄白两种砂糖清甜,糖裹着面条,面条吃起来更加筋道,芝麻的香味也混在其中,给素面加进了独特的香味。

宋盈君吃了一小碗就不吃了,这个吃点解解馋就行,不能多吃,多吃她腻得慌。

苏美兰早料到了,她早泡好了一大壶茶晾着,让大家吃完面喝点茶顺顺噪子。

有了苏美兰的帮忙,宋盈君的时间一下子就充足起来。

这一个月来,自从她在镇里开店,家里的地就只能趁着早上打理一下,得到的奖励虽然也不少,但也不算多。

苏美兰干农活,明显比宋盈君利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