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西北蔷薇(32)

作者: 阿曾好困 阅读记录

几人来回看,互相对视,齐齐无奈扶额,“走吧,咱们走回去看看得多久,刚好回去给老师做个饭。”

也晌午了,该吃饭了。

下了决定就干,几人背着挎包,踏着沙土慢慢往回走。

每个人都有手表,脚程加快点就只需要二十五分钟,如果再快点,二十分钟也能走到。

就是有点累。

喘着粗气,四人推开门,“老师,我们来嚯嚯你的粮食了。”

陈晏芳笑着说道。

“诶,来啦,那边咋样,来的刚好,我说我做饭老师还不开心了呢。”季子明苦恼地挠了挠头发,无奈说道。

他做饭是有点不好吃,但是也没有那么难吃,老师也不会做饭呢。

但是今天几个师兄弟都在地里解决,要不是担心老师饿死,他也不回来。

看着他这副苦恼的模样,几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四人中做饭最好吃的是贾青雯,这点光看她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来,不过她厉害是因为她爹是以前国营饭店的大厨,她把手艺都学了过来,以前在老师家里露过一手,香飘十里。

陈晏芳也跟着去,她虽然做饭没有那么好吃,但是会做,能帮忙打打下手。

见状,谢蔷薇和杨雨自发去帮忙去了。

“老师,我们是等忙完了小学的工作才能回来帮忙吗?可是下沙村只有二十多个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四个一起。”谢蔷薇蹲在周显英身边,看着他记录。

“我当然知道。”周显英放下笔记本,来时崭新的笔记本已经变得破旧,发皱,但是周显英对它只有宝贝。

看向谢蔷薇,他眼里带着欣慰,“蔷薇同学啊,你也知道,其实我们此次任务最重要的就是让这里有绿色,但是村民的态度模糊。”

谢蔷薇迷茫的点点头,一旁的杨雨和季子明也走了过来,周显英见状,直接就开诚公布,“咱们可不是这里第一个治沙小队,上一个来到这里的,是我的好友,他带着四十多人的团队在这里坚守了四年……”

顿了一下,看着学生们吃惊的目光,他无奈笑了笑,继续说道:“83年那会,这里有一场巨大的沙尘暴,生还回去的人提到,只有无穷的风沙,树倒了,羊跑了,房子塌了,没塌的也出不来,那风沙把门口都堵住了,将近半人高的沙子,最后被逼急了,大家只能跳窗。”

他轻描淡写的描述,可是每个词都令人揪心。

“也就是这一场沙尘暴,把大家的热情都给扑灭了。”毕竟死了那么多人,糟了那么多难,挨了一年的饿。

众人没想到居然在三年前还发生过这么可怕的事情,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都是心有余悸。

谢蔷薇倒是察觉出一点东西,赶紧问道:“老师,那您的好友呢?怎么就剩下咱们?”

“他?他退休了。”

周显英面容冷淡,没有多少情绪波动。

退休……

几人都不敢说话了。

周显英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看见他们这个模样放柔了脸庞,“放心吧,我没事,他是因为村民的日夜指责,实在是不堪重负,整个团队的心血毁于一旦,所以走了。”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这时候,季子明赶紧在旁边插了一句,“老师,您真是太令人敬佩了!”

这话一出口,周显英没好气的打了他的头一下,“你这是什么话!本来我也不想来的。”

谁愿意来吃苦,还是那么远,他孩子还等着他呢!

“你们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给你们自己戴,我来是因为国家给我下达了命令,我就得做,你们啊,才是令人敬佩的。”

周显英感叹道,热忱的少年心态,早就离他远去了。

谢蔷薇眨了眨眼,“所以老师,您是不是要我们和孩子打好关系,循环渐进。”

“对。”周显英赞赏地看了谢蔷薇一眼。

“村民已经对环境失望了,甚至是得过且过了,他们连自己的地都懒得折腾了,就愿意种洋芋,一年种三四次,才能得那一点点收成,吃也吃不饱,谁想呢?”

他表情复杂,想改变,但是又理解他们。

这种复杂的心情,一直牵扯着他的心。

听完这番话,大家也纷纷安静了下来,若有所思,杨雨虽然早来了大半个月,但是确实还不知道这个原因,学校里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学习,也认为学习没有用,只有少数的几个女孩子会握着短短的铅笔,背上还背着弟弟,认真的在纸上写。

之前的她们只是恨铁不成钢,却没去深深想里面的原因。

杨雨认真点头,“老师,您放心,我知道了。”

她性格温柔细腻,许多小孩都喜欢她,

只是她之前还多少有些敷衍,毕竟是一堆小孩。

现在明白过来了,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认真。

逐渐,香味从里面传来,众人一早上都没吃,肚子早就饿扁了,更何况是一早上都在干活的季子明,“来,我去搬桌子,咱们吃饭了。”

饭菜端上桌,简单,但是香,周显英这辈子最难伺候的就是自己的嘴,看见眼前这两盘东西,赞扬的点点头。

“行啊,这土豆你都能做成花了。”他夸奖道。

贾青雯笑了笑,端出一盘玉米饼子,“我这就是随便弄弄。”

众人围成一圈,桌面上就两道菜,一道是土豆丝,酸的,刚好配玉米饼子,一道是孜然土豆块,西北这边就愿意吃孜然,家家户户都有。

谢蔷薇来到青州吃的第一顿热乎饭,吃得十分满足。

吃饱后,四人借着这个时候和周显英商量好了还得继续在下沙村上学的事情,确定好后,几人赶紧回去学校,下沙村的大队长已经在叫人收拾出来了,娃儿们说不定下午还能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