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西北蔷薇(365)

作者: 阿曾好困 阅读记录

但是为了娃娃们,想到自己的孙儿,他吐出一口浊气,抽了一口旱烟,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片刻后抬起头来,“行,一会吃过午饭,开会。”

这个开会其实也很是简陋,但是这么多年来,都是这么开会的,吃过饭的孩子最是闹腾,让他一家一家去喊刚刚好,谢蔷薇等人,包括一众师兄们,也是快速又沉默地吃完这一顿饭。

然后,走向村子里最大的一块空沙地,还有孩子在这里玩。

大队长手里拿着一根棒子还有一个破旧的搪瓷盆,敲了敲,“来齐了没有!”

“还没呢!俺二叔还没来!”

“没呢!路上了!”

七嘴八舌一句,大队长习以为常点点头,放好搪瓷盆,站在一旁等待。

终于,空地的人越来越多,谢蔷薇等人躲在角落里,见状轻咳一声,等着大队长的指示。

“各位乡亲们,这一次召开咱们的村会呢,是有一件事情告诉大家,然后看你们自己想不想干。”

大队长拿着搪瓷盆敲了几下,下面就安静了,但是他这句话一出来,底下又热闹了。

因为已经有人注意到了站在一旁的谢蔷薇等人。

在这群面朝黄土的农民中,她们还是太过于显眼了。

“是啥大事?”

“不知道啊!”

热热闹闹的声音传来,谢蔷薇等人对视一眼,默契把贾清雯推了出去。

“师姐!靠你了!”

第145章

贾清雯人并不高,勉强也就一米六多一点,可是她面前现在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西北人,双眼看着她,这可比单独面对大队长的时候压力大多了。

但是想到今年如狗有更多人来帮忙种树,那明年就——

这个想法升腾起来,她心里一阵跳动,看向面前的人,把今天早上对着大队长说的话原模原样的说出来。

种树,治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少也需要五年的时间,现在是没有办法享受到,但是只要长成了,后辈都会后患无忧。

也许是这一句话,最后,大部分的村民都同意了,少数也是因为家里人丁稀少,不敢再冒险。

因为,他们上一次已经遭难了。

这些,谢蔷薇等人在村里呆了这么长时间,自然知道。

只要有一个人来帮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超级大的好事情,多一双手,就多一点力气。

次日,这一回的树苗,是军区派人去拉的,整整四车的苗子,是治沙组知道后就马不停蹄准备的。

绿色的军车载着苗来到江边,村民们还有谢蔷薇等人也已经蓄势待发,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军区也派人来了,还是熟人。

谢蔷薇看着眼前的钟彦,眼神闪过惊喜,钟彦挑眉,拿过谢蔷薇手里的锄头,“你们做后勤就行了,我们一个顶十个。”

“我们多少也能帮上忙。”谢蔷薇摇摇头说道,这人看起来多,但是树苗也多,何况这里是沙地,种植要求高,她们也必须把好关。

不然就是浪费了。

钟彦听到这话,默默点头,“那你们教一教,我这一队人可都等不及了。”

后面穿着军装的一群年轻士兵听到这话,很配合的举起手里的锄头喊了喊。

谢蔷薇有些无奈,只好接受,“行。”

于是,就莫名变成谢蔷薇等五个女士到处巡逻,看有没有做的不到位的,然后赶紧去帮忙,而钟彦的话也不是随口说的,他们这群当兵的,真的能够以一顶十。

谢蔷薇看着就觉得佩服,这么高强度的劳作也面不改色,这平时究竟是怎么训练的。

后来,见帮不上忙,谢蔷薇和几人商量一下,决定还是回去小院里,给大家准备点餐食。

这次已经是帮大忙了,虽然她们不能付出更多,但是一顿饭还是可以的,也正好五位女同志都很闲。

至于钱,现在的治沙队拨款还是很快的。

再说了,治沙队里还有一个金饽饽呢。

这一个年过完,宋长蕴回来的脸色那叫一个红光满面,她私下与几人说了一嘴,现在她可是大院里最有出息的姑娘家,不惹祸,专心做事业,领导现在就关心这个项目呢。

一趟过年,收到了无数夸赞。

也以至于,宋家寄东西更是频繁了,甚至还是直接让货车上来。

手笔那叫一个大。

回到上沙村的小院里,把三轮车停下,谢蔷薇等人就赶紧开始准备饭菜。

人太多了,也不好做麻烦的,照旧还是那几样,不过今日特殊点,主食终于不再是洋芋,而是窝窝头。

玉米面还有小米面的窝窝头蒸出来一个个金黄灿烂,谢蔷薇最是喜欢,咬起来

也是松软无比,甚至还能尝到香甜。

就是揉面颇为麻烦,五个人,四个人都在揉面,剩下一个贾清雯在切洋芋。

洋芋切成丝炒成酸辣的,送窝窝头最香了,但是人多,要切的也多,贾清雯的手快得都看不见残影了。

几人速度加快,陈晏芳面前那一盆面率先揉好,盖着醒醒,又去帮着不怎么熟练的宋长蕴。

好不容易,终于揉好面,又得一个个搓,还得蒸,这么多,蒸也得费上不少时间。

厨房里传来香味,把出锅的窝窝头直接装进洗干净的搪瓷盆里,一个个的金黄灿烂,格外好看,谢蔷薇还忍不住偷吃了一个。

装到冒尖,用纸包包住,拢共装了五大盆,拿过来的搪瓷盆都快空了,就刚好剩下两个。

一个用来放炒好的洋芋丝,酸辣,另一个用来装炒鸡蛋,这也是目前她们唯一能提供的肉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