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人嫌拯救计划[快穿](117)+番外

作者: 渡祎 阅读记录

“抱歉抱歉,是我走路没看路。”贺勉一边道歉,一边趁机打量着那些东西。

是些成册成册的本子,上头写着日期,看时间应该是很久以前的卷宗。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些竹简,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东西。

那下人也十分头疼,顾不上斥责贺勉不要偷看,眼见着时间快不够了,他匆匆开口寻求帮助:“没事没事,麻烦这位公子能不能帮帮小的,我们大人今日要将这些东西全部处理完,那边马车还有一堆,小的一个人动作实在太慢。”

贺勉给了身边随从一个眼神,几人便行动起来。他们的动作十分迅速,跑到不远处的马车旁,将东西搬下来。

这些东西先前都扔在翰墨书院里头,都是些日久落灰了的无效卷宗,上头的案子有些甚至在几十年前。

宋诀没打算为难方徊,只让他把这些东西按照类别分好,剩下的等来日再看。

大理寺内,办公堂里,方徊去了官帽,头发被自己挠得有些乱糟糟。

他手边放的正是方才下人送来的卷宗。

方徊给自己打气。

撑住,只要将这些分完类别,他就能迎来长达三日的休沐了!

休沐!休沐!

方徊叹了口气。

他身边的下人带着几个眼生的人抱着卷宗匆匆跑进来,将剩下的东西放在了方徊的桌边。

方徊抬头,问道:“这些是?”

那下人苦着脸:“外头碰见的一位公子身边的帮手,大人您先别急着问,先把这些东西处理完吧。”

方徊:……

行吧。

他朝那几人道谢,随后收回了视线,接着埋头翻看卷宗。

门口,贺勉同方徊身边下人拱了拱手,行过礼便带人离开了。

离开的路上,贺勉朝身后瞥了一眼,见距离大理寺有段距离,他才嘀咕道:“今日这是发生了何事?”

到了东门书铺,舒鸿正在里头抄书。

贺勉将方才发生的事告诉了舒鸿。

“或许是邹大人说的考核吧。”舒鸿不甚在意,握笔的手没有丝毫颤抖。

“考核?”贺勉皱眉,“那过几日的殿试不会和今日之事有关吧?”

舒鸿瞥他一眼,摇了摇头:“不知。”

他突然想起了曾经在丰乐楼有一面之缘的那位公子。

抿了抿唇,舒鸿放下了笔,突然问道:“你最近可有去丰乐楼?”

贺勉一愣,“没,问这个干啥?”

舒鸿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最后说道:“你可还记得咱们见过的那位决明公子?”

贺勉点了点头,此人他自然是记得的。

那位决明公子知道的消息很多,若不是很少见到他,贺勉都想花钱从他那买消息了。

舒鸿叹了口气,说道:“我总觉得他有些不对劲。”

贺勉倒是没感觉有什么问题,毕竟这是云京,本就是什么人都有。

“下回再见着了,我替你观察观察。”贺勉说道。

舒鸿点了点头。

_

考核从天未亮进行到了深夜。

大理寺门口的灯亮了一整夜。

直到门口仵作路过敲锣,方徊才知道已经到了第二日。

他用力眨了眨有些发酸的眼睛,叮嘱手下将东西分类送去皇宫,自己才坐上了回家的轿子。

方府门口,方夫人身旁的丫鬟为她拢了拢身上的大衣,“夫人,夜深了,咱们先回去吧。”

灯光下,方夫人神色有些疲倦,但还是摇了摇头,“无事。”

方夫人如今四十有一,但光看面容却像是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她平日爱读些书,有时还能帮方徊在公务上出出主意。

丫鬟小声抱怨道:“不知皇上这些日子是在做些什么,难道是折腾人不成?”

方夫人轻轻捏了捏小丫鬟的脸,眼神温柔,话里却带着些责备:“不可胡说。历代君主都有自己的功绩,咱们如今的皇上,恐怕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自从五石散的案子死了两位大臣之后,方徊的公务更加繁忙。

但方夫人却并不觉得这是坏事。

以前方徊回家总是抱怨案子不好处理,担心和自己惹不起的官员作对,案子总是不了了之。

隔三岔五就有蒙冤的百姓在大理寺门前以死相逼。

时间久了,方徊自己都良心不安。

直到后来年家出了事,京中官员一下老实了许多,生怕下一个意外身亡就成了他们家里的浑小子。

京中一下子平静了不少。

这些事或许*百姓们未曾察觉,但方徊却是感觉最为明显的。

虽说那两个官员确实是意外,但方夫人觉得其中还是有些杀鸡儆猴的意味在。

丫鬟揉了揉自己被捏得有些疼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她默默闭上了嘴。

过了一会儿,门前传来了脚步声。

是方徊回来了。

“夜里凉,怎么在这等我?”方徊将夫人冰凉的手握住。

方夫人叹了口气:“这不是担心你。”

方徊嘿嘿一笑。

几人在门口又说了几句,才往府里走去。

_

三日休沐。

官员考核最终的结果还要花费些时间。

再次上朝时,房启明总是感觉周围同僚的目光往自己这儿看。

也不怪他们,毕竟以往官员调度都由吏部负责,众人或许以为他知道什么内幕。

但实际上,房启明自己都战战兢兢。

此次考核之事由陛下全权负责,房启明连一丝风声都没听到过。

宋诀坐在龙椅上,瞅着底下一众大臣谨慎小心的模样,心里舒坦多了。

趁着现在众臣如此老实的时候,宋诀缓缓开口,提起了另一件事:“朕打算,将翰墨书院进行革新,增添些书卷和桌椅等,开设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