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嫌拯救计划[快穿](77)+番外
平帝在时,小太监收到的东西都上供给了师父。
平帝没了之后,他师父趁乱逃出了皇宫,还带走了他的东西。
云京的冬天,郊外每年都要冻死一批百姓。
宫中无权无势的宫人能不能熬过去,全看命够不够硬。
小太监身上穿的还是秋季的薄衣,外头实在太冷,他不想被冻死。
因为殿中炉子足够暖和,在没人愿意进来伺候的时候,来福才站了出来。
他手冻得青紫,又担心污了贵人的眼,临时擦了些粉。
宋诀过来扶他起来的时候,手指擦上了些白色的东西。
他微微一顿,来福连忙缩回手,也不起来,就跪着向外退。
“奴婢,奴婢先退下了。”来福低着头,不敢多说,只想快些离开。
在外头虽然冷,但靠着他命硬,好歹还能勉强熬过去。
若是扰了圣上不开心,他可是要人头落地的。
来福心里一阵后悔,恨不得回到几个时辰之前打死那个自己。
临走时,他听到头顶传出了圣上询问的声音:“你叫什么名字?”
他心里一片冰凉,只觉得自己这下是真的要交待在这了。
但宋诀既然问了,那他自然只能回答:“小的,小的名唤来福。”
宋诀应了一声:“嗯,出去吧。”
来福:“是。”
来福战战兢兢地出去,外头的风雪还在继续。
他抹了一把头顶的汗,这才惊觉自己背后一片冰凉。
外头守着的另一位太监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来福啊,你也是够蠢的,这位新主可比以前那位还要阴晴不定呢。”
来福哭丧着脸,想起方才宋诀扶起自己的事,他又觉得这位主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冷风吹得他一哆嗦,来福抖着身子:“别乱说话。”
宫殿内,宋诀绕了几圈,找到了和其他的明黄色布料几乎融为一体的龙袍。
龙袍上的龙绣得栩栩如生。
是宫里临时赶工做出来的样式,和前朝的龙袍完全不同。
宋诀研究了一会儿,在888的指导下,才将那龙袍穿好。
几日的奏折几乎堆成了小山,因着如今的众人还不怎么知晓分类,所以都混在了一起。
原主显然不是个勤于政务的人,或者说他本就是个武将,对政事乃一概不知。
宋诀来到桌边,拿起其中一本看了一眼。
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奉承之语。
好在宋诀上个世界学了些古汉语,看起奏折毫不费力。
这奉承话写得倒是挺好,可惜不是礼部的,而是户部的。
而且写给原主看,倒像是写给了瞎子。
宋诀拿起一旁的毛笔,方才来福刚磨好了墨水。
他在上头画了个叉,将那本奏折扔到了一旁。
接着,又开始看起其他奏折。
宋诀先是每本都打开看一眼,若是没什么用的奉承话,就全都扔到一旁。
一些加急需要处理的,又归为一类,放在最前头。
他接收的数据中有不少关于这个大荆王朝各地目前的情况。
大雪在南方造成了灾祸,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就是赈灾之事。
但原主登基之后就没处理过奏折,加上南方派人送来奏折也需要几日的路程。
宋诀也顾不上到底来不来得及,直接将各地的情况一一写在了纸上,随后思考赈灾人选。
而剩下的一些不怎么着急的便放在正中间。
如今朝中人员众多,国库吃紧,户部尚书没少上书禀报此事。
但这件事并非一时能够解决的。
宋诀将这部分奏折中上报的要点用另一张宣纸记录下来。
随后在那些奏折上写了两个大字:已阅。
等到处理完政务,外头已经黑了。
不知什么时候来福已经进殿点上了蜡烛,又安静地退了出去。
晚上,外头伺候的宫女敲了敲门。有了来福的叮嘱,她们没有贸然进去。
“皇上,该用膳了。”外头的宫人轻声道。
宋诀敲了敲有些酸痛的脖子:“进来吧。”
宫人们端着东西进来,宋诀瞅了一眼,没在人群中看到来福的身影。
他想了想,叫住其中一个面生的小太监,叮嘱了几句。
小太监连忙应下,退出殿后,眼中流露出些许羡慕。
*
来福住的地方在后宫一个偏僻的角落。
他以为自己惹了圣上厌倦,因此点了蜡烛之后就回到了住处收拾东西。
来福从小是母亲养大的,还有个年龄很小的妹妹。
他来宫里也有五个年头了,每月的盘缠除了供给师父之外,剩下的都寄给了家里。
眼下他或许熬不过这个冬天,要早点为家中打算。
这些年各宫贵人赏赐下来的东西,来福也私藏了一部分。
他准备将这些东西寄出宫,让家人换些钱。
来福一边抹着眼泪,手上的青紫因为他的动作越发刺痛。
正在他哭得几乎停不下来的时候,外头传来了旁人的敲门声。
来福哭声一顿,跑到门口开了个缝,见到外头站着的是上午和他说过话的另一位小太监。
那名小太监怀里抱着一个大布袋,身上落了雪。
他站在屋檐下,将身上的雪拍干净后,才注意到来福似乎刚哭过。
小太监半是羡慕半是好奇:“来福,你哭什么呢?别哭了,你的好日子要来了!”
来福不解。
小太监将怀里的布袋递给他:“喏,这是圣上赏你的,还有一些要你自己去找文总管拿了。”
来福愣住了。
他接过布袋,打开看了一眼,是些过冬的棉衣和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