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又穿了(140)

作者: 流云南 阅读记录

最终第一次说出自己的困惑:“下官反复思量过许多次,他们三人除了都是出血而死,生活起居等方面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慧妃是难产大出血而死,先帝是大口吐血而死,秦王是七窍流血而死,死因都是失血过多,但归结因果却各不相同。

郑津说完这些,老脸一红:“各位,实在对不住,齐王殿下,许是某多疑过虑了。”

靳南听了翻译,问:“郑院长,哦,不,郑院使,大郸常用的能引起出血的中草药和毒物有哪些?能不能向我们细说一下?”

郑院使又拿起纸笔,沙沙写了满满一大张纸的药类,还有半张有毒类。

金老拿起纸页,向靳南和老秦细说了大郸文字和现代文字的差别,他俩很快就自己看完了这些纸页。

靳南拿着纸张反复看:“同一种药物或病因,也可能引起不同部位的不同症状;相反,很多不同的疾病最终死因是同一种。只眼前这些材料不足以证明,还需要做许多检查。”

“如果大郸验尸真的不能损伤身体的话,我们只能逐步筛查,可以先查头发和指甲。”

“真的?”赵鸿激动得站起来,“飞来医馆真的可以无伤验尸?”

靳南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齐王殿下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受到了不小的天赋震撼,立刻回答:“我们尽量尊重大郸的习俗,如果头发和指甲能查验出死因,那当然最好。”

“但如果查不出,就只能损伤尸体。”

魏璋发出灵魂拷问:“慧妃都去世十年了,不开棺的话,从哪儿去找头发和指甲?”

第78章

赵鸿忽的站起来, 两眼放光:“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找到送来。”

郑津望着连“本王”都忘了说的齐王,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他对父母双亲的爱,以及对真相的执着,与晋王秦王的自私根本天壤之别。

赵鸿拉起郑津:“郑院使, 我们回国都城。”

郑津不假思索地回答。

“邵院长, 金老,魏璋, 告辞。”赵鸿逐一打招呼。

“刑警官,靳法医,多谢。”赵鸿深深一揖,拉着郑津头也不回地走了。

啊这……

“请问复印室在哪儿?”靳南拿着郑院使写的纸页站起来,“我想带回病房再看看。”

“靳法医,我也要一份!”刑警老秦嗓门特别大,上次穿越回归后写了N多份报告解释子弹丢失的原因,把各级上司看得一楞一楞的,最后都成为秘档。

一回生, 二回熟, 幸好这次没佩枪,少了许多烦恼。

秉持着“来都来了” , “天生我才必有用”,又关系到皇家秘事,老秦的好奇心膨胀到了极点,准备好好侦查一番,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出门右拐第三间。”魏璋回得最干脆,活脱脱的人形地图。

靳南和老秦拿着复印件走了,原件好好地放在邵院长的桌子上。

金老望着魏璋打趣道:“怎么觉得赵鸿比我的好大儿还聪明?”

邵院长习惯地捂了一下胸口,嗯,金老真是哪儿哪儿都好,就是……老这么炫儿女,让人真心不舒服。

魏璋一脸无辜:“啊,给老爸丢脸了。”

金老的指尖点着扶手:“还没满18岁,就已经把飞来医馆利用到这种地步,我总觉得赵鸿登基以后,也会派大批学生到这里来学习。”

魏璋嘿嘿:“收米面粮油嘛,不收白不收。”

邵院长佯装淡然地站在窗边,无意间瞥到赵鸿离开方沙城的阵仗:“他现在这么多人保护?”

魏璋凑到窗边一看:“这还多?邵院长你要不要夜巡一下,看看方沙城内外有多少兵马在保护?”

邵院长还真没注意:“多少?”

“神卫、龙卫、黑骑和大长公主的护卫,差不多就三百了;还有一支潜伏在城外,具体多少不清楚,但从他们的装备来看可能隶属三司。”

“什么司?”

魏璋打了个比方:“相当于国都城外驻军,调拨来守方沙城。这就是我喜欢和武将打交道的原因,有力他们是真出。”

“现在国都城的局势非常紧张,多半是魏国公的手笔,把飞来医馆当国都城一样守。”

邵院长呆了足足五秒,一想到此前的夜袭忽然就很安心,并自我催眠,至少今晚先睡个好觉,船到桥头自然直。

……

早晨八点,抢救大厅和留观室,医护大查房。

赵鸿从大狱里抢出来的乐工、舞伎和百戏共九十九人,重伤四十九人,其中外科手术的二十四人,把急诊两层楼塞了个满满当当,走廊里全是加床。

就这么三四天的时间,皮肉伤的已经能跑能跳了,动作敏捷地好像从没受过伤。

而手术成功的二十四人,也都度过了危险期,现在麻醉科复苏室。

其他打了石膏的,也都自己洗漱,完全不依赖别人。

这群人送来时,医护们觉得重伤里能活一半就是万幸了,万万没想到……包括蒋主任都被大郸百姓的皮实程度惊到了。

而地坑院遇袭被送来的病人,妙音押送米商和随从到国都城后立刻返程,像没事人一样。

就连抢救大厅团宠“月儿”恢复速度都很惊人。

只有大长公主恢复得最慢,她修道但不吃素,只是每日控制食量,在见识了晏敦、戚修明和梅敬竹三人的治疗后,一日两餐改成一日三餐。

可即使这样,她的伤口也比现代人恢复得更快。

有那么一瞬间,医护们特别想去检验科问钱主任,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基因?事实上,真的有人去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