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又穿了(158)

作者: 流云南 阅读记录

以他们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替补上去的官员,很快就能把关系网重新修补起来。

但是,“米粮掺沙案”和“哄抬米价”会罢黜关系网上的大量官员,牵连的皇室成员一并被罚,这时吏部选出的替补官员显得尤为重要,“半截孤臣”戚修明是最合适的吏部尚书人选。

戚修明会把近年来倍受打压、心系大郸的底层官员选拔起来,还会把埋没多年的状元、进士和解元们都用起来。

假以时日,以齐王为中心,大长公主、魏国公和郑国公三位皇室大长辈的坐镇,再加上戚修明、晏敦和梅敬竹的全力相助,国都城甚至于整个大郸的局势才能转危为安。

邵院长不禁纳闷,魏璋每天急诊门诊和移动医院到处跑,不是忙着翻译,就是被金老抓着整理教材,有时还和王强一起出诊出任务,除了医护人员,最忙的就是魏璋。

他哪来时间和渠道来了解这些?

但邵院长也不好意思直接问,就忍不住看向金老,发现他脸上的笑意有些明显,那骄傲又欣慰的眼神,简直了。

事实是,金老和魏璋在样貌上一点都不像,但言行举止却又有三分相似。

有一次,邵院长甚至鼓起勇气问金老,魏璋到底是大郢的什么人?

金老淡然微笑,老花眼透出的骄傲连厚厚的眼镜片都挡不住:“他是我儿子啊。”说完比了个“嘴巴上拉链”的手势,签了保密协议的,一个字都不能说。

邵院长只能捏捏鼻子,如果自己有这么个“便宜儿子”,一定狠狠晒!

经过魏璋这样一番分析,邵院长和金老心中大石落地,齐王当大郸国君,飞来医馆不愁没病人!

邵院长格外轻松:“走,再去转一圈。”现在的飞来医馆像扩建了一样,新占了三分之一的方沙城,所以每天转的地方更多了。

金老坐电动轮椅上下移动梯非常不便,所以,日常的巡视是邵院长和魏璋。

两人通过移动梯下到方沙城时,神卫长正带着队员在临时营地里操练,他们即使被扔在方沙城自生自灭两三年,经过飞来医馆营养师和医护们的努力,体质恢复得很快,体力已经和以前不相上下。

每个人都拿着长棍做各种各样的训练。

他们见魏璋和邵院长走近,立刻上前打招呼。

魏璋盯着他们上下打量,然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面小镜子,在他们惊愕的眼神里递过去:“瞧瞧。”

“啊?”神卫长不明白,被刺配的神卫们也不明白。

魏璋笑了:“这是飞来医馆的镜子,你们好好照一下。”

圆镜本来就小,但神卫们都是大高个儿,拿在手上真怕摔碎了,看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看了又看以后,神卫长开心地大吼一声:“太好了!”

这小镜子照得真清楚,比大郸任何一面镜子都清楚百倍!

神卫长看完递给自家兄弟们传着看,一个又一个传看完毕后,小镜子又回到了神卫长的手里,而发自内心的喜悦都在他们脸上。

经过皮肤科女医生的两次激光治疗,再加上神卫们的超强体质,他们脸颊上激光疤已经掉痂脱落,如果不凑近仔细看,几乎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除非事态紧急,他们不用再蒙面,也不用再背负过往的屈辱,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列队!”神卫长勉强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召齐队列,“致谢!”

一队神卫齐刷刷地向邵院长和魏璋行礼,声势惊人:“多谢飞来医馆!”

邵院长本以为自己经过“拜首礼”“大郸国礼”和“大长公主礼”的惊吓以后,再没什么能吓到自己,冷不丁就被“神卫感谢礼”吓到。

神卫们都是一米九的大个儿,全身束甲,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个个声音洪亮,而邵院长本人一米七。

相较之下,魏璋只是收好小镜子,没事人似的向神卫们一拱手,招呼着:“邵院长,我们去方沙城南的大郸军帐看看。”

“走。”邵院长跟着魏璋向前走。

神卫们目送他们走远才继续训练。

方沙城南的大郸军帐里,安置着齐王从大狱里抢出来的舞伎乐工百戏们,当时送来九十九人,重伤四十多,分别在急诊抢救大厅、留观室、麻醉科复苏室,其他人都暂时安置在这里。

他们多少都有些创伤应激,营养不良和软组织挫伤。

军帐很大,两条长通铺,中间用油毪隔开,男左女右这么睡,布置得干净舒适。白天可以掀开帐顶晒太阳,晚上封了帐门能睡得很香。

医护们每天到这里交接班,医生开完医嘱,护士们核对执行,治疗结束以后,医护们回医院,他们就在这里静养。

方沙城南非常安静,大长公主派了府中仆佣们来照顾饮食起居,等他们可以活动就可以离开,所有药费诊费都由齐王殿下支付。

所以,他们铭记大长公主和齐王的救命之恩,同时对飞来医馆的医护们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尊敬。

见到邵院长和魏璋来,凡是能起床的都硬撑着起来,不管之前医护们怎么解释不用行礼不用起身,他们总算不行礼,但起身相迎是绝对的底线。

邵院长依次看他们的伤,又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

“韩乐师的两只手都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现在麻醉科复苏室,十根手指的供血还不错,但到底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就看他怎么配合康复科进行锻炼。”

魏璋同步翻译后,看到他们脸上终于有了一线笑容,又说道:“其他人的手术也都很顺利,等度过危险期,就能转移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