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又穿了(181)

作者: 流云南 阅读记录

“大郸内忧外患,分争不断,齐王和一群老臣支撑,连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大长公主都提前出院去帮忙,好不容易有了转机,身为帝师岂可轻言放弃?”

木盒里没有回音。

金老用力一拍木盒:“飞来医馆医术高超,拆箱能力也高,你再不出来就直接破拆!”

“齐王殿下立刻回国都城去。”木盒里终于传出回答,周围人都暗暗松了口气。

赵鸿可委屈了:“老师,您病得这么重,本王如何能离开?”

“你不离开,为师就死在这里!”

魏璋一把拽过赵鸿:“走,走,走……人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赵潜伤得只剩一口气,现在复苏室里还活得好好的,郑国公舍得走,是因为信任飞来医馆。”

“我……本王不是不信,只是担心……”

魏璋和赵鸿的声音就这么走远了,直到听不见。

木盒里传出一阵咔咔的响动,看似浑然一体的盒子慢慢有了清晰的缝隙,紧接着一股刺鼻的异味冲出来,把周围的人薰了一个跌倒。

直到盒子完全打开,一个被折叠的中年男子畏缩又慌张地低头四处看,像被强行从壳里拖拽出来的蜗牛身体,除了双臂可以活动以外,似乎连脖子都动不了。

也不知道是过度紧张还是怎么的,中年男子忽然剧烈咳嗽却因为身体活动受限,痰音很明显却一点都咳不出来。

穆医生试图把他拉起来,只试了一下就立刻松手:“动不了。”

周围的人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冷气,折叠人在现代已经够苦的了,在大郸只能这样生活吗?

“来,把他移到6床上。”当值的文浩戴着口罩很淡定,其他人也立刻行动起来。

6床的床帘迅速拉起,医护们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偶尔传出声音:

“他手上和胳膊的血管太细了,打不了留置针。”

“他这个姿势也没法做腔静脉置管。”

“看看脚上呢?实在不行头皮也可以啊……”

然后,文浩被叨了。

“心电监护怎么贴?吸氧管怎么戴?”

没办法,这位老师的胸背与大腿膝盖完全相贴合,和折纸一样平整,说话力气微弱,呼吸急促,留给医护们的可操作空间很小。

……

而抢救大厅走廊外,去而复返的魏璋和赵鸿配合做病人基本情况调查,护士长周洁拿着表格,边问边填:“姓名,年龄,身高,体重……”

赵鸿张了张嘴,发现自己一个都回答不出来。

周洁叹气:“之前说你们一起生活十年,怎么能一问十不知的?”

赵鸿有点冤:“我见老师第一天就这么叫,从没问过他姓什么,祖籍哪里……”

“第一次见他就是这样?”

“不,不,不……”赵鸿双手摆得像在摇花手,“两年前他行走自如,后来本王受伤静养有一段时间没见,一年前他感染风寒,说不能把病气传给本王,说话都隔着窗户。”

周洁瞥了一眼空空的表格,再看着一脸懵的赵鸿,无奈叹气:“他是男的吧?”

“那是当然!”赵鸿立刻回答。

“就……行吧……”周洁刚写了一竖,忽然抬头,“你确定?”

赵鸿急得脸都红了:“一定是男子,不会有错,本王亲眼见过。”

周洁性别栏已经填完了,继续问:“高血压、糖尿病,其他疾病有吗?服用过什么药?”

赵鸿沉默:“老师一直喝药,具体是什么,本王并不清楚。”

周洁把表格收起来:“得,等全身检查结果吧。你老师长什么样儿,总该知道吧?”

“当然知道,”赵鸿可骄傲了,“大长公主说,老师身形高大、而且比我俊逸得多。”

“……”魏璋和周洁互看一眼,6床病人狼狈又脏污的样子,很像与赵鸿所说联系起来,这会不会是学生对老师的滤镜太厚?

与此同时,6号床帘里,留置针终于打上了,验血管一支又一支,不论医护如何操作,病患都很配合,可惜身体的配合度几乎为零,因为实在动不了。

魏璋用车一拍赵鸿:“既然你们已经有一年多没见,你怎么会知道老师病重?”

赵鸿的脸色变了又变,一直蓄在眼眶里的眼泪要掉不掉:“老师秘密照顾离开地坑院的孩子们,今早仆妇没看到他,只听到屋子里咳嗽声非常厉害,然后他就吐血晕厥。”

“是以前地坑院专门照顾小胖的潘婶,听到声音不对劲,喊了又不回答,就这样一路跑进国都城,跑到长信宫外……”

赵鸿当时正在朝会,准不丁看到文德殿门外张望的潘婶,他一身冷汗倾泻而下,急忙宣布休会,带着跑掉了两只鞋的潘婶赶回秘密之所。

当时老师还没醒,赵鸿急了,不由分说就把大木盒装进马车,才有今天让所有人惊讶的事。

而金老翻译完成后,拿出手机通知邵院长:“盒中人,值得你下来一趟。”

十分钟后,邵院长看到了6床病人,一时间既心酸又难过,拿起手机摇人:“崔主任,抢救大厅急会诊。”

崔主任赶到抢救大厅时,刚好在走廊下看到不停站起、坐下的赵鸿,瞬间紧张起来:“你怎么了?”

赵鸿犹豫片刻才回答:“是本王的老师。”

崔主任大步走近6床病患,即使再经验丰富,折叠难度这么大的病人还是第一次见,看到文浩刚的检验单以后,拿出手机:“喂,小许吗?抢救大厅6床病人要做全身CT 。”

“放心吧,崔主任。”放射科许仁,满口应下,心里却在嘀咕,大郸病人有几名能做全身CT的?病人是不是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