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226)
“第二,方沙城重修已完工七成,待下水管道安装完毕,三月底就能峻工。”
“第三,三月底,帝陵亦可峻工。”
“太好了!”景佑帝用力握拳,看向大长公主与魏国公,“孤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大郸国富民强,百姓不用把许多钱财都用在看病和丧葬上。”
“按飞来医馆提议修建的国都城熟水铺,也都建成并使用,价格低廉,百姓们也愿意一试,因为不需要在自家劈柴生火,反而方便得多。”
大长公主与魏国公相识一笑,他们都老了,大郸的未来已经在景佑帝的双肩上,能为他多分担一刻都是好的。
景佑帝豁地起身:“走,去看看考生。”
布置考场时,没想到会考这么久,临时添了许多烛架只为了考生们能看得更清楚。
孟鸿才在考场来回穿梭,满脑子都是在飞来医馆学习的画面,因为被医师们教导过,忽然就明白临时增加考核内容的原因。
飞来医馆不论医师还是工匠,技艺精湛得甩大郸好几条大街,所以工部仿制飞来医馆的器械太有难度,需要结合实际,打造适合大郸的工具。
不让用浆糊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孟鸿才又想到了麻醉科手术室里的一幕幕,医师也分许多种,面对不同的病患,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尤其是郑国公剖心手术那天的记忆,此生难忘。
另外,当考官前一晚,邵馆长曾经来找,飞来医馆的考官有自己的侧重项,作为大郸名医也要有培养外科团队的意识。
孟鸿才原地转悠了三圈,高声宣布:“分捡完毕的考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破解最后一项试题。”
考生们一人闯这么久,个个身心疲惫,听孟师这样一说,立刻寻眼缘好的考生组队,组完以后就开始讨论并动手做浆糊。
果然“三人行,必有我师。”
因为考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而家庭各有所长,很快就琢磨出了具有自家特色的固定方式。
从天亮到天黑,又从繁星满天到天边泛起鱼肚白,学生们终于交出自己的考卷。
孟鸿才晃动学生交上来的纸页,使劲晃动,杂粮铺成的鱼真就是纹丝不动,怎么样都行。
学生们考试时全神贯注,越战越勇,眼睛瞪得像铜铃,却在孟鸿才一声声“通过”里,先是觉得眼皮有些沉,五秒后觉得四肢沉重,再走回考室就直接躺倒。
大长公主悄无声息地走出来,径直走向正在收拾纸笔材料的嘉宁县主赵凝,轻声问:“如何?”
赵凝瞬间被吓醒,急忙禀报:
“大长公主,我用米粒熬煮做成了浆糊,然后把杂粮贴成了鱼的形状,干透以后,孟师随意挥动,一粒未掉。我通过啦!”
大长公主牵着赵凝的手:“走,去帐里歇息,飞来医馆的考官们应该已经出发了。”
“谢大长公主。”赵凝刚迈出三步,忽然听到孟鸿才的“未通过”,扭头就看到未婚夫正蹲在地上捡杂粮。
大长公主轻笑:“走吧,男子汉大丈夫,还需要你我操心么?”
赵凝在走进大帐前,向未婚夫挥了挥手,笑颜如花。
又困又累的未婚夫,忽然双眼就有些发直,未来娘子家世相当,冰雪聪明,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不对,凝儿会不会嫌弃自己? !
第123章
三月二十四早晨六点
国都城万胜门的城楼上,军士们迎着晨光在巡逻,远远看到熟悉的救护车,先是惊讶怎么这么早,仍然迅速大开城门。
而救护车上,医生们正在闲聊提神。
丁娇翻开手机相册, 欣赏照片:
“昨天上午国都城有马车队送了许多小点心来, 护士长给我留了,那些花朵做得太精美了, 我拍了照都没舍得吃。”
心外科的夏至主任也拿出手机:“哎, 我拍完照就吃掉了, 还挺好吃的。也不知道是谁家送来的?”
秦主任的消息总是特别多, 但说不说取决于心情:“是之前在抢救大厅的晏敦、梅敬竹和戚修明三家厨子一起做的,据说备料都准备了不少时间。”
“哇……厉害。”
“金老以前说,古代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落后,穿越以后我信了。”
“哦,对了,我们今天早晨为什么要从医院东门走?不生病坐悬吊系统总觉得怪怪的。”丁娇不是很明白。
主任们的消息格外灵通, 心外科夏主任接话:“说是医院西门的长斜坡快收工了, 所以从东门走。”
“啊?我们昨晚从西门回去只看到堆了很多石块,一个晚上就这么快?”
“像我们一样三班倒, 今早出发前我去看了一眼,确实快完工了,建得又宽又稳固。”
大家在心里第N次感叹, 基建狂魔,名不虚传。
秦主任提醒:“到万胜门了。”
大家立刻正襟危坐。
而围绕在救护车四周的黑骑们掉转马头离去,城内禁军已经作好迎接准备。
让禁军们奇怪的是,救护车没有直接进城, 而是停车拉开了车门。
军士和禁军面面相觑,这是要做什么?
车门打开,王强和驾驶员小查抬了三个大保温箱和一个不锈钢大桶下来。
魏璋下马介绍:“这是飞来医馆的早食,请大家尝一尝,鸡蛋饼包油条,茶叶蛋和豆腐汤。”
“请列队来取。”
虽然已经是初夏温度,但早晚温差还有些大,军士们在冷风中巡了半夜,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可还需要撑一个时辰才能吃早食。
怎么也没想到,飞来医馆竟然会送早食来,所以才这么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