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医院又穿了(248)

作者: 流云南 阅读记录

很快,厨子们又往屋舍里送早食,种类繁多,还复刻了飞来医馆的豆腐汤、茶叶蛋、赤豆元宵……

“夜行二十人”倒是吃了不少,尝了一份又一份。

但是,有十几人只吃了半碗就说吃不下,躺榻上休息。

“昨晚偷溜、昏睡、咬得满脸红包”,北狄使团用完早食,全都窝在屋舍里。

宁温书演技收放自如,不断派人去问“是否需要茶点,是否要逛方沙城,是否需要歌舞,是否需要沐浴更衣,是否……”

简单来说,就是找个理由继续当“人肉监视器”。

昨晚的闹腾非常有效,每个人都服贴了,包括老当益壮的萧益,躺上榻上一觉睡到下午。

第二天还是窝在屋舍里休息,每个人都处在长途奔波以后的疲惫期,安稳得让宁温书都有些不适应。

可越是这样,宁温书越勤快地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记录每个人的食量、精神状态……每隔两个时辰,神卫长就带走一份送到飞来医馆。

第三天,城南屋舍区发生了更离谱的事情,萧益等人从吐泻变成了便秘。

与此同时,飞来医馆检验科的细菌培养报告出来了,十九人确诊伤寒,包括萧益和副使。

魏璋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去国都城。

景佑帝又把消息发语音给一路寻病人的太医们。

太医们收到消息,立刻加快速度进沿途州府郡县,召集当地医师,询问腹泻病患的数量和情形。

各种消息不断往返国都城、方沙城和沿途州府郡县,碾压大郸最快的消息传递系统。

飞来医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发挥重要作用。

……

方沙城,守在城南的宁温书收到“确诊伤寒”的消息,立刻带人按照飞来医馆给的预案,把屋舍区团团围住。

萧益和副使听到消息,勃然大怒:

“宁侍郎,你好大胆子!竟敢派人围使团?!”

宁温书不紧不慢,拿出神卫送来的书信:“飞来医馆,确诊使团中有十九人得了伤寒,包括萧主使和副使。”

“伤寒,是大郸最忌讳的疫病之一,请你们配合大郸管理。”

“陛下有旨,请北狄使团配合飞来医馆的查诊和治疗,若有违背,格杀勿论!”

萧益和副使两人身形一晃,近乎本能地撑住廊柱。

晴天霹雳!

不止大郸,北狄在伤寒也是九死一生的疫病,可是自己出使前身体都很好,怎么会? !

难道是在大郸染上的? !

萧益老谋深算,只是倒吸一口气,就恢复镇定:“宁侍郎,我们出使前身体安康,一路行来也无任何不适,怎么到这里就染上伤寒了?”

“北狄诊治伤寒也是有良医的,伤寒易泻,我们可都有两天不泻了。”

“你们这是以伤寒理由禁锢我们?!”

“大郸这是打算与北狄开战?!”

宁温书早就知道萧益会来这一说:“萧主使,副便,你们若是不信,可以拒绝飞来医馆的救治。”

“医仙们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你们确实老当益壮,可伤寒病来如山倒,你们已经在屋舍里躺了两日,身体到底如何,自己最清楚。”

“到时候,只怕飞来医馆的医仙们都无能为力,那可怨不得别人。”

说完,宁温书拿出一只录音笔,把刚才这段对话重播了一遍。

萧益和副使惊骇莫明,差点站不住,这怎么可能? !

这,这,这……又是飞来医馆的器物? !

宁温书收好录音笔:

“萧主使,人证物证俱在,大郸仁至义尽,若北狄颠倒黑白,执意进攻,大郸也可以像二十多年前那样殊死一战!”

“我们有飞来医馆的帮助,你们北狄有什么?!”

偏偏就在这时,三辆马车从屋舍区经过,不是别人,正是地坑院大病初愈的孩子们去飞来医馆复查。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帷裳忽然掀开,头发眉毛脸庞都白如月光,双眼粉红色的小女孩子,诧异地望着萧益和副使,惊讶地问里面的潘婶:

“这就是使团吗?”

潘婶赶紧放下帷裳:“月儿,不要随意张望。”

三辆马车离开城南,向城西驶去。

萧益和副使瞳孔地震,硬撑着廊柱的手抖个不停,身不由己地瘫坐在地,望着马车的眼神都呆滞了。

怎么会? !

怎么可能? !

萧益绝望了,派人怂恿秦王晋王夜袭地坑院,收到的消息是月儿身中两箭必死无疑。

她怎么还活着? !

真的天助大郸? !

宁温书知道北狄使团里有不少响当当的狠角色,萧益是主使,副使是耶律侪,萧氏和耶律氏是北狄最负盛名的两大家族。

但很明显的,宁温书看到了他俩脸上掩藏不住的震惊和绝望,奇怪,刚才过去的三辆马车是回飞来医馆复查的孤儿,这有什么能让他们惊恐的?

北狄重臣怕大郸孤儿?

离谱到说出去都没人信的程度。

思来想去,宁温书作为人形监视器,还是把这个意外记录下来,交给定时来到城南的神卫手里。

觉得不可思议的不止宁温书,还有北狄使团的其他人。

萧主使和耶律副使都是征战沙场的北狄壮士,驰骋沙战出生入死,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可是他们为什么一副惊恐绝望的神情?

主使副使是使团的主心骨,他俩慌成这样,使团众人也跟着惊慌失措,因为不知道为原因,反而更加慌乱,很快就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宁温书趁机正色:“这是飞来医馆的号牌,每人一个,一个时辰后,飞来医馆的医仙们会来城南为你们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