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46)
赵鸿站在能映出自己脸庞的玻璃幕墙边,眺望极为模糊的远处,短暂的迷茫后,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
和同事们一起回到病区,花茹雪用对讲机汇报工作:
“邵院长,皮肤科五位医生开门诊,九名神卫已经完成第一次激光治疗,接下来就要看他们个人的身体状况,再决定第二次治疗的时间和方法。”
“病患们已经领了药,回到门诊一楼。”
“好!皮肤科立大功!”邵院长关了对讲机,又一次盘点急诊和门诊的病人数量。
第一项任务,包括赵鸿在内的病患,病情平稳、都在顺利康复中,已经转移到门诊大厅里。
第二项任务需要救治32名病患,“120抢人团”共抢回45名病患,先后死去6名病患。
这些病患因为长期饥饿、负面情绪与突然的沙尘暴,身体状况非常差,同时合并肺部感染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身体调理和恢复。
再加上刚结束第一次治疗的九名神卫,早就超过第二项任务要求的病患数量。
邵院长算了一下时间,又赶到新风系统的滤膜和滤材更换处,器械科荆科长和科员们正急得团团转,是的,没时间了。
“邵院长……”荆科长只来得及打招呼。
邵院长直截了当:“还有多少时间?”
荆科长满脸无奈:“最多三小时。”
三小时后,滤膜和滤材将达到报废标准,新风系统功能失效,空气里将充满各种致病微生物,到时第一个遭殃的就是ICU重症监护病房里的危重病人。
邵院长眼前浮现出在神经外科上班时,监护室外总是围着病人家属,按照探视规定,他们不能进入ICU ,但又关心家人,只能守在外面。
邵院长已经不记得,多少次看到病患家属默默流泪再悄悄擦干,又多少次听到因为医药费太高而发生的争吵,
这些争吵特别常见,有时一天都听到好多次。
有些人能活着离开ICU ,恢复健康,重新开始工作和生活;也有人躺在那里面,也躺着离开,留下无助又绝望的病人家属。
近年来更多见的,病患家属意见不合发生争执,秉持要管大家管的想法,凭什么让我一个人吃亏的念头,各自离开,完全不管躺在里面的人。
医院是最容易让人清醒的地方,可以一日看尽别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荆科长望着一言不发的邵院长,即使谁也不说,但谁都能看出来邵院长的疲惫。
邵院长给荆科长打气,也是给自己打气:“第二项病患救治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数。”
荆科长坐着一动不动,自己真的与同事们想了许多平替的方法,却没能行得通,比如拿科学实验室里的高滤膜?
但实验用的高滤膜与新风系统的小很多,根本不配套。
邵院长抬头仰望医院各楼天台上的太阳能与屋顶光伏,因为沙尘暴都被清得干十净争,暂时不用担心断电问题。
更想不到的是,这次穿越比郑院长参加的那次难多了。
“邵院长!”更急更响亮的喊声,从他们的身后传来。
邵院长荆科长扭头一看,是保安王强正在跑过来:“邵院长,总务处说,蓄水箱里的水最多还能撑五天。”
一道晴天霹雳!
几人面面相觑,除了邵院长,其他人都回忆起上次臭气弥漫的医院,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又要来一次吗? !
这破烂系统真的是不让人有喘息的机会,为什么第二项任务还没完成? !
邵院长拍了拍荆科长的肩膀:“快了。”说完,镇定自若地向办公室走去。
保安老李跟着邵院长,反正话已经带到,巡逻任务还没完成,两人走到门诊大厅就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分开了。
邵院长回到办公室,关上门,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
器械科荆主任并没跟着邵院长离开,而是和同事们一起守着,怎么说呢?就算知道可能是多此一举,也总觉得自己的坚守会有那么一点意义。
是的,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荆主任和同事们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却没有一个新点子能用的,有种越努力越辛酸的感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而器械科守了三天,每个人都觉得度日如年。
不约而同的,每个人都拿出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新消息。
手机没网后,大家的可支配时间忽然就增加了。
等啊等,谁也不不知道这漫长的等待什么时候才是头。
忽然,一位同事提醒:“荆主任,上次系统也这样,像有拖延症似的。要不,我们把滤材和高滤膜再检查一遍?”
荆主任看了一下手机,痛快回答:“行,再查一遍。”
一群人忙活起来,很快就看到了……咦?怎么回事?是眼花吗?
“荆主任,滤材和高滤膜都是全新的!真的,不骗你!”有位同事激动地跳起来,“太好了!”
荆主任对崭新的滤材和高滤膜看了又看,怕自己判断有误,还狠狠地抑了自己的大腿:“太好了,是真的。”
查了一处又一处,等全院的更换口都查了一遍,荆主任这才确定,滤材和高滤膜确实都换过了。
“太好了!”
正在这时,全院的手机都收到了飞来医馆系统发来的消息:
“飞来医馆系统恭喜您!第二项任务完成,获得无限新风系统。”
“无限新风系统开启后,将不再需要更换滤材和滤膜,配合无限自净系统,让整座医院无论哪个角落的空气都变得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