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51)
再次回到祭坛下方时,宁家管事嘱咐着:“家主有令,尽快休整。”
“是!”宁家家仆各司其职,一路守护的国礼终于完好地送出去了,所以今晚可以放心地睡个好觉。
很快,祭坛西侧的空地上,只剩了六支火把值夜,没多久就传出高低不一的鼾声。
宁家管事忍不住抬头,看到移动梯慢慢向上收,直到再也看不见,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上去,要是能走进蓝色围墙看一眼就更好了。
但飞来医馆这样的地方,哪能让他们这些家仆随意进出呢?
……
深夜十一点半,邵院长在供应科的小仓库里走来走去,整个人既兴奋又紧张,手里也有一份收礼清单,是为了回去以后对帐用的。
清单写得很详细,白玉雕一座,青玉雕一座,红珊瑚一对,北珠两斛,纯金镶嵌彩宝佛像两尊,彩绣屏风两架……共计十六件。
不仅如此,用来盛装这些礼物的木盒、锦盒也价值不菲,足够看出大郸的诚意和重视程度。
邵院长紧张地搓手手,用宁温书的话来说,大郸外交讲究“先礼后兵”,这么多贵重的礼物就是想让飞来医馆搬走。
可现在,礼物收了却回信说不搬,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但赵鸿却有另一套说辞,并不是飞来医馆不搬,而是力之不及,想搬却不能搬。只飞来医馆派人进入方沙城救出龙卫和大郸子民,这些国礼应该收。
同时,赵鸿表示,自己该担负的药费诊费一分都不会少,这是他该有的担当。
而宁温书同样表示,自己的药费诊费会按照飞来医馆的标准,择期送到飞来医馆,一文都不会少。
正在这时,金老坐着电动轮椅来提醒邵院长:“方沙城找不到人,但宁侍郎的一众随扈还挺多的,让他们到飞来医馆做个体检呗。”
一语惊醒梦中人。
邵院长哎了一下,却立刻想到了语言不通的问题:“像上次那样开门诊,可是医护大郸语培训还没开始。”
门诊停了,医护们都调回各病区,而各病区的病人本来就满满当当,白班倒夜班,也没多少学习时间。
而病人和医生语言不通,根本没法看病开检查,万一双方会错意,还可能出医疗事故,现在不是重开门诊的时候。
急诊医护们更别说了,病人爆满,危重病人占了大半,也就龙卫们身体底子特别好,现在转到门诊大厅躺着静养。
目前可以全程做译语人的,只有金老、魏璋和赵鸿三个人,他们还要在急诊两层楼来回跑。
邵院长那个为难啊,忽然想到之前整理郑院长的口述资料,中医科出门诊的那部分特别精彩,而且因为是大郢人熟悉的看病流程,相当高效。
病人来之不易,医院储水箱的水也有限,他们来都来了,当然不能就这样放过!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邵院长就到了中医科病区。
中医科护士长刚把病区门打开,向外开的门差点撞了邵院长,吓了一跳:“院长,您没事吧?”
没撞着就行,邵院长完全不在意:“你们主任在吗?”
“秦主任在,安主任也在……”护士长憋笑得有点明显。
“安主任也在?”邵院长有点吃惊,不是人才表里可没有啊。
安主任,赫赫有名的“平安老帅哥”在经历了上次大事件以后,成为全院医护心中的神,但谁也没想到,他把手边的事情交一交就愉快地退休了。
忽然辞职的安主任,给邵院长一个措手不及。
中医科新主任姓秦,是邵院长从其他医院挖来的,实力很强,脾气很急,行事和安主任是两个极端,但有一点倒是很像,也是位老帅哥。
邵院长既诧异又惊喜:“他们人呢?”
“主任办公室。”护士长打了招呼就去忙其他事情了。
邵院长直奔主任办公室,就发现秦主任和安主任一个脸向左,一个脸向右,互不搭理,这算怎么回事?
安主任的脸刚好朝外面,看到邵院长一怔:“邵院长,早。”
秦主任扭头一看,干巴巴地打了声招呼:“院长。”
邵院长才不管他俩生什么气,开门见山地提议:“秦主任,我想临时开中医门诊,现在不是缺病人嘛,大郸宁侍郎的家仆、礼部随行的小职员和运货的脚力都在方沙城。”
“反正来都来了,开门诊给他们做个体检,有病治病,金老、魏璋和赵鸿轮流翻译,你看怎么样?”
秦主任想了想:“有多少人?”
邵院长回得干脆:“七十九。”
“院长,只要翻译靠得住,可以在门诊开三到五个诊室,半天时间就能看完。”秦主任同意。
安主任一言不发。
大郸病人不能轻易放过,创造了很多奇迹的安主任,邵院长当然也不可能放过。
邵院长笑得爽朗:“安主任,有没有兴趣瞧瞧大郸和大郢病人有什么差别?”
安主任回得也干脆:“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但是看多少病人、看多久,什么时候看,由我自己决定。”
“行!”邵院长悄悄松了一口气,“秦主任你安排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开门诊,对讲机联系。”
“院长,慢走,”秦主任把邵院长送出中医科病区,转头去了医生办公室,“大郸七十九名病人,门诊体检,想去的报名。”
“秦主任,去了就可以领特供盒饭了吧?”
“那肯定的。”
“可以要团餐吗?”
秦主任一楞:“什么?还能点团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