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128)
太后中气十足,不像生病的样子,且一来不由林攸宜分说便让她跪,只能是因为李端锦不宠幸妃嫔,太后怪罪到她头上了。
林攸宜中午就猜到有此可能,才想着劝一劝李端锦,只是那个场景之下,她说不出任何劝说的话。
这一跪就跪了半下午,回到坤宁宫,林攸宜膝盖上一团乌青十分显眼,由于她皮肤白,两厢对比之下,膝盖颇有些惨不忍睹。
萍儿心疼,“怎么不找陛下?”
莺歌说,“娘娘不让。”
“告诉陛下让陛下和太后娘娘吵一架?”林攸宜摇头,叮嘱身边的人,“这事你们知道就好,切记不许传出去。”
“要是太后娘娘再让您跪可怎么是好?”莺歌一边给林攸宜抹药膏一边忧虑道。
“不过是跪,忍忍就过了。等太后或者陛下想通了,自然就不会再找本宫。”
“现在地上还寒凉得很,不行,奴婢得为娘娘做个垫子垫在膝盖上。”萍儿说着就去找针线活。
林攸宜摇头,就算做好了,她也不敢用啊,若是不小心在太后面前被揭穿,就不仅仅是惹太后不喜了。
不过,令林攸宜没想到的是,这一跪竟连续跪了三日,太后才叫她回话。
“可知哀家为何罚你跪?”
林攸宜低头,“儿臣不知,不过母后罚儿臣,定是儿臣哪里做错了,该罚。这些日子多谢母后让陛下监督儿臣恢复,否则只怕还真会落下残疾给皇室抹黑。”
115有贼?
林攸宜其实知道,如果向太后认错,并保证会规劝陛下宠信后妃,便能过太后这关。
但李端锦为她扛下所有压力,她就算不回应,也不想背叛他,于是只能装傻。
太后听到李端锦是受命于她照顾林攸宜,面色稍缓,“皇后当知,陛下除了政务最重要的职责便是雨露均沾、延绵皇家血脉,他已连续大半年没踏足后宫,身为皇后,理当规劝陛下!”
“是,儿臣定好好规劝陛下。”
太后想到罚了林攸宜三日,此时林攸宜毫不生气,态度还诚恳,心里的怒意消散了许多,随后提起选秀之事。
“妃嫔死的死、进冷宫的进冷宫,哀家便让礼部着手安排了今年的选秀,既然皇后身子好了,接下来的事宜都由你操办。”
“是,谨遵母后吩咐。”
林攸宜走后,太后对静怡说,“哀家是不是对皇后过于严厉了?”
静怡宽慰,“您是放不下高贵妃的事,依奴婢看,皇后和高贵妃不是一路人,皇后娘娘有分寸。”
“哀家只盼着陛下别走先皇的老路,否则,哀家真是无颜见列祖列宗。”
林攸宜从慈宁宫出来,莺歌一脸担心,“娘娘,您真的要劝陛下?”
林攸宜笑了笑,摇头。
“可太后娘娘要是知道,又要罚您,太后娘娘好严厉。”
“自古婆媳相处就没有容易的,站在母后的立场,我能理解她的担心,但我又不想逆了陛下的意,先这么着吧。”
中午,李端锦来用膳时,问起,“母后身体如何?有没有为难你。”
林攸宜摇头,“陛下担心就该自己去瞧瞧,母子之间哪有隔夜仇,母后没为难我,只是让我劝陛下去后宫。”
李端锦来了兴趣,笑看着林攸宜,“你如何答的?”
“自然是答应母后好好劝你。”
李端锦嘴角的笑容纹路扩大,“哦?你打算怎么劝朕?”
“还得看陛下答不答应,臣妾想着,陛下就不要明目张胆地来坤宁宫了,坤宁宫会闭门数日。”
李端锦笑容一敛,点头道,“主意不错。”
“陛下答应了?”林攸宜追问。
“皇后说的,朕哪次没答应?”李端锦回答。
林攸宜一愣,回想了一下,好像还真是。
想着最近可能有几日见不到,林攸宜把心
中早已想好的事向李端锦袒露,“陛下,臣妾问过太医,田妃、何才人、当初的颜婕妤之所以身体会损伤如此严重,与他们怀孕时年龄小有很大关系,臣妾想着能不能求陛下一道旨意。”
李端锦看了林攸宜好一会儿,才开口,“你说。”
“希望陛下为妃嫔计,年龄低于15岁的宫妃在被宠幸后可以选择喝下避孕汤药。”
李端锦离开后,林攸宜下令,坤宁宫锁门。
萍儿忧心忡忡,“陛下气冲冲离去,娘娘后脚就锁门,只怕陛下会介意。”
许嬷嬷看得出两人有感情,倒是不着急,“哪有夫妻不吵架。”
后宫妃嫔对皇后霸占陛下三月之久早已积累了许多怨气,听到陛下自坤宁宫负气离开,不少人只差拍手称快。
原本已经暂歇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御花园现在人挺多的。”刘黎来看林攸宜,“好好的,你和陛下为什么吵架了?她们倒是手脚快。”
“太后不喜欢后宫有专宠。”林攸宜说,“还是别在这节骨眼上和她对着干。”
刘黎笑,“就喜欢你这能屈能伸。”
林攸宜笑着白她一眼,“又不是乌龟,还能屈能伸。”
刘黎笑得更大声,“陛下不在,我可要在你这儿蹭晚饭。”自从吃了几回坤宁宫的饭菜,刘黎就爱不释嘴。
可陛下一连在坤宁宫待了三个月,刘黎哪敢在李端锦面前抢食,天知道她都要馋疯了。
“欢迎欢迎。”刘黎对美食的爱好和创意总是能激发林攸宜时不时想到新点子,两人也算是志趣相投。
“可不白吃你的,琼楼,把我的礼物拿上来。”刘黎唤道。
宫女琼楼将一个木匣子呈给林攸宜,“这是我们才人亲手做的木雕,希望皇后娘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