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157)
林攸宜偷偷瞧李端锦,只见他背脊挺直,想来是问心无愧,只是面容上不由得多了一抹愁容。
是啊,天子就不能撒谎了吗?林攸宜非但不觉得李端锦做错反而深深的被他感动。
这件事唯一对不起的可能只是太后,林攸宜想,李端锦之所以采用这种办法欺瞒太后,应是不想与她产生冲突伤了母子情分。
只是没想到这件事还是被揭穿了,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欧阳明月,三年来见她都唯唯诺诺,还以为她不争,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她。
一个闭口不答,一个主动承认错误,太后的怒火无从宣泄,越来越甚,“岂止是失职!”太后大怒,“自从陛下遇到你,屡次做出出格之事,若没有你在从旁教唆,陛下何至于如此?”
“入宫五年无所出,后宫皇嗣接二连三出事,至今只有一名公主。”太后冷声道,“皇后庸碌无为,不配后位,哀家要求废后!”
“母后!”李端锦大惊。
林攸宜也吃惊地看向太后。
“后宫子嗣之事皇后及时查出凶手,用尽办法保住大公主,建设长秋宫,帮助妃嫔们排解寂寞,这三年后宫前所未有的平和,此次大雨,她长斋礼佛、抄写佛经至深夜,母后怎可如此评论皇后?”李端锦激动道。
太后很是失望,冷笑道,“所以陛下欺瞒哀家,是为了她?”
原来太后之前是言语试探,李端锦默不作声,太后却已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只一条就足以废后,善妒!”太后道。
林攸宜此时脑子已经乱了,若她服输,只要承认会劝陛下宠幸后妃,就能减轻太后的怒火,让太后不至于坚持废后。
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放弃了李端锦。
林攸宜入宫之前包括入宫之后一直都是求后位放弃李端锦的宠爱。
但如今再次面临同样的选择,她沉默了,想起两人这些年来的过往,她做不到放弃李端锦。
只是,若丢了后位,她和李端锦不也是越来越远吗?
“不是她善妒,是朕,只想要她一人!”李端锦郑重地说。
太后怒视李端锦,将身旁的瓷碗重重拂到地上,“陛下!”
太后深吸了一口气,“你难道要步先帝后程?”
李端锦深知太后最担心的是他和父皇一样,不忍刺激太后,正在思考委婉的说法。
林攸宜也怕李端锦刺激到太后,于是出声,“母后之所以担心陛下独宠,是怕江山无以为继,臣妾保证一定孕育皇子,求母后给儿臣机会。”
“放肆,这是作为皇后该说的话?”太后喝道,“你有此心,哀家更不能留你,哀家现在就拟旨。”
“母后!”李端锦急忙打断,“若您坚持要废后,就连儿臣也一起废了。”
太后身体晃了晃,不可置信地转头看向李端锦,气怒难当,“你……你可真是先帝的好儿子!”
太后闭目、随后睁开,语气哀伤,“陛下不想给哀家一条活路,哀家便去奉先殿祖宗牌位前自裁谢罪。”
“母后!”李端锦赶忙拉住往外走的太后,“儿臣知错了,要去也是儿臣去。”
太后看向李端锦,随后又看了看林攸宜。
“儿臣知罪,自请去奉先殿请罪。”
帝后二人告别太后,离开慈宁宫去往奉先殿。
他们离开后,太后浑身无力瘫坐在椅子上,眼眶含泪,显得十分伤心。
而去往奉先殿的帝后二人,各有心事,一路沉默,随后林攸宜出声,“陛下当真是装的?可每次被宫女无意碰到,陛下都有反应。”
“不这样怎么瞒得过母后,母后不是一般的聪慧,若不是连你一起瞒,只怕早就露馅了。”李端锦苦笑。
见林攸宜疑惑的样子,李端锦解释道,“朕是受了你的启发,又恰逢遇刺,便想到了这办法,太医那有催吐的药,只要朕服下,便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林攸宜顿时想到,“是药三分毒,难怪这些年陛下肠胃屡有不适。”之前以为是被女人刺激的,如今看来,分明是李端锦自己服药的结果。
“陛下辛苦了。”林攸宜怜惜道。
“却连累了你。”
林攸宜堵住李端锦的唇,“咱们之间不需要这个词。陛下想出这般计策,自然是想好了如何化解。”若没有欧阳明月突然揭穿,林攸宜好奇李端锦的解决办法。
李端锦露出神秘的笑,附到林攸宜耳边道,“你我的子嗣。”
李端锦原本是想瞒到他和林攸宜的孩子出生,这样母后看在皇嗣的份上会包容一些,只是没想到提前出了这般变故。
林攸宜脸一红,随后仔细一想,又不解道,“那陛下一直说在等,是在等什么?”
两人的子嗣不是越早有越好吗?为何李端锦却一直克制自己。
140等你……
李端锦的目光穿越黑夜,透过无尽空间,仿佛在逡巡大同无疆地界。
“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已十二年。”李端锦的声音悠悠地在黑夜里轻轻浅浅如同在林攸宜耳边呢喃。
“朕立志做一代明君,让大同百姓安居乐业。”
“遇到你之前,朕不懂情爱。”
“但那年元宵节,你一袭白衣、面覆老寿星面具,斗灯时才思敏捷不让须眉,让朕印象深刻。”
“后来你进宫选秀,朕一步一步更了解你,发现你聪慧过人又有后宫诸人都没有的真性情。朕被吸引。”
“因为是你,所以大婚亲自迎亲,大婚之前不宠幸后妃,是想给予你结发妻子朕能给予的最好的,想让你先孕育嫡皇子坐稳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