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164)

作者: 纷雪冰纯 阅读记录

坤宁宫,林攸宜整整一天没有收到李端锦只言片语,晚上睡觉时,心绪很是不宁。

她望着窗外稀疏的星星,修长而白皙的手指托着精致的下巴,不禁回想起幽泉行宫,她和李端锦躺在屋顶上看星星的画面。

李端锦说,“等自己确定能做到你的要求,等你长大,等你……爱我!”

爱吗?林攸宜不确定,但不可否认,李端锦已经走进了她的心,并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她知道,如果要和他携手走下去,两人之间还隔着许多阻碍。

但她不怕,只要他能做到一心一意,刀山火海,她都愿意与他风雨同舟、携手共进退。

一直到第二日,林攸宜还是没等到李端锦的消息,她派和顺去打听。

和顺回来之后,说宣政殿的人什么都不肯说,而且也不让他靠近。

林攸宜蹙眉,问道,“可有见到安多?”

和顺摇头,“并未见到安总管,也没看到张公公。”

“不对劲。”林攸宜暗道,李端锦无缘无故怎么会不让和顺进宣政殿,尤其李端锦身边最亲近的

两位内侍监都不见踪影,难道是出了什么事?

“和顺,你再去一趟太医院,找夏太医来一趟,如果夏太医不在……”林攸宜沉吟,“就让向太医来。”

“快去快回!”林攸宜叮嘱。

林攸宜想到,若是夏铭霖不在,就说明李端锦当真是身体出了问题,夏铭霖在宣政殿随侍。

“是!”和顺离开。

莺歌见林攸宜一脸凝重,宽慰道,“最近事情多,或许是陛下有事耽搁了,娘娘不用担心,陛下得空肯定第一时间来找您。”

林攸宜心里烦,无心听莺歌宽慰,转头说道,“我想静一静。”

莺歌闻言,便退了出去。林攸宜未进宫之前,每次遇到需要思考的事时都不喜人打扰,莺歌站在门边,守着不让人进去。

林攸宜心里乱,她不敢深想李端锦到底怎么了,但脑海里总是出现各种不好的画面。

每一个画面都让她的心止不住的慌乱和害怕。

和顺很快回来了,“果然如娘娘所料,夏太医不在太医院,向太医去了京城治瘟疫,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和顺等了许久才听到林攸宜的声音,“本宫知道了,下去吧。”

和顺察觉林攸宜神色不对,于是问道,“要不奴才去请其他太医?”

“不用了。”林攸宜摆手。

和顺只能退下。

李端锦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一想到如今流行的瘟疫,林攸宜心里的不安持续扩大。

不行,她等不了,她现在就要去看看他到底怎么了?

“莺歌,更衣。”林攸宜唤道。

关闭了数日的坤宁宫大门终于打开,林攸宜带着莺歌、萍儿等人来到宣政殿,正要进去,门口的侍卫挡住了林攸宜。

“皇后娘娘请回,陛下谁也不见。”

146回怼

“放肆,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这是谁?连皇后都敢拦!”萍儿喝道。

侍卫齐刷刷跪地,“皇后娘娘恕罪,奴才……奴才也是奉命办事。”

“奉谁的命?”林攸宜出声。

侍卫回道,“太后娘娘。”

林攸宜心里咯噔了一下,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本宫可以不进去,只要你告诉本宫,陛下可还好?”

侍卫早已接到封口令,根本不敢透露,支支吾吾说道,“娘娘恕罪,奴才不能说。”

林攸宜便明白了,李端锦必然是出了大状况,太后把持了宣政殿。

一想到李端锦出事,林攸宜便心里慌得不行,但她极力稳住心绪,思考着对策。

李端锦出事,最怕朝堂不稳,所以太后定不会让消息外泄。

林攸宜想了想,对侍卫道,“你去禀报太后,就说,皇后进不去宣政殿,消息瞒不住。”

宣政殿的侍卫都知道陛下对皇后的看重,既不敢得罪太后又不敢得罪皇后,立即进宣政殿禀报。

不过一会儿,侍卫出来,“启禀皇后娘娘,太后娘娘有请。”

林攸宜不着痕迹瞄了眼侍卫,想必太后此时已经气歪了,是绝不会说“有请”两个字的,这小太监倒是机灵。

林攸宜走了进去,莺歌和萍儿跟上去,却被侍卫拦住。

林攸宜回头,“你们在此等本宫。”

宣政殿不远处,一掩藏身形的小太监将皇后在宣政殿前的一幕尽收眼底,很快回到延禧宫。

延禧宫现居住着三位主子,婕妤欧阳醉蓝和才人孙靓苒分居延禧宫侧殿,新封的王嫔王娉婷居延禧宫主殿。

只见那小太监向一背对着他的宫装丽人回话。

待小太监退下后,宫装丽人出声,“交待你的事办得如何了?”

一宫女恭敬答道,“已办妥,按时间算,明日就会发现宫里有人染了瘟疫。”

宫装丽人满意颔首。

林攸宜一进李端锦寝宫,就看到太后阴沉着脸,显然是生气了。

太后早已让夏铭霖、安多等人退下,见李端锦昏睡,殿里只有她和林攸宜二人,于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意,在林攸宜福身行礼之际,一巴掌甩到林攸宜脸上。

林攸宜白皙的脸颊迅速红肿,就像是一副精美的仕女画被毁了容,看起来触目惊心,太后这一下是用尽了全力。

“居然敢威胁哀家,吃了豹子胆了。”

关键是,她不得不受林攸宜威胁,堂堂太后,居然输了皇后一筹,再联想着自己一把手养大的儿子,受她勾引,连皇位、江山社稷都不顾了。

想到这,太后杀了林攸宜的心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