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182)

作者: 纷雪冰纯 阅读记录

“陛下怎么如此不小心,若你真出了事,哀家怎么办,大同怎么办?”太后沉声问道,没有怒火,没有悲伤,很是平静。

李端锦在坤宁宫的书房里就是在想,若是他真去了,留下太后

、皇后和大同该怎么办,想了许久,他想到了一个保全他们的办法。

“母后遇事不惊,处事果断,治国之策不输男子。”方才听到他染了瘟疫,都能很快让自己冷静去分析利弊,就证明,虽然六年不掌政事,但太后治国之能一直在,这也让李端锦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朕会在离开前,择一李家子嗣立为太子,就烦请母后临朝听政,辅佐、教导新皇。”李端锦说,“朕有负母后教导,愧对母后,儿臣对不起您。”

“你是不孝!”太后双眼看向屋顶,任由眼泪落下,李端锦令她很失望,但到这一刻,比失望更多的是害怕。

直到这一刻,太后觉得皇后、江山都没有儿子重要。

那无数岁月里,她唯一牵挂、支撑她走到现在的孩子,想到他可能会有不测,太后心痛得无以复加。

“你舍得下哀家,那皇后呢?”太后问道。

李端锦叹气,“若是她有幸存活,朕会送她出宫,到一处风景好的地方,让她平静度过余生。若是……”顿了顿,才接着说,“若是她走在朕前面,望母后将我们葬在一起,不能同生,死同穴可是一种幸福。”

太后见他事情都想得明明白白的,心中的情绪更复杂。

李端锦离开后,太后失声痛哭,自从先皇驾崩后,她就没流过泪,但这次,却是哭得不能停止。

李端锦听到太后的哭声,脚步停了下来,驻足了好一会儿,才再次提步离去。

162自白

“安多,明日早朝取消。”李端锦说,随后又提醒安多离自己远一点,以免传染。

安多通红的眼眶流下泪来,他和陛下形影不离多年,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一日,陛下还这么年轻。

“你跟在朕身边多年,是朕最信任的人,朕属意让你成为内务府总管,不过现在恐怕来不及了,你想想还有什么心愿,趁朕还在,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安多哪受得了李端锦这一副交代后事的样子,当即双膝跪地,哀叹,“陛下!”

李端锦抬头看天,虽然不舍,也有恐惧,但在他决定为林攸宜喂药的那时起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早晚有这一天的。”李端锦叹道,只不过是提早一些而已。

从慈宁宫出来,李端锦去了宣政殿,处理完奏折,回了趟寝宫梳洗,换了身衣衫,随即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副在幽泉行宫与林攸宜合画的帝后图,他驻足凝视了一会儿,想着那时候的欢乐时光。

又环视四周,与三年前相比,现在的寝宫到处都是林攸宜的影子,她为他准备的睡衣,亲手绣的帕子,蚊帐上绣着他喜欢的桂花和她喜欢的小草,床头多了一个书柜,一半放着他常翻看的,一半是她常看的,窗户外她亲手多种了一片红豆……

随后转身出了宣政殿,去往坤宁宫。

此时的坤宁宫因林攸宜的生病而陷入了消沉,宫人们再也没有了往日嬉笑打闹的热闹,没什么人走动,死气沉沉的样子。

许嬷嬷神色复杂地看向李端锦,未语先流泪。

许嬷嬷原先也是太后宫里的,和静怡嬷嬷一起给李端锦喂过奶,与静怡嬷嬷不同的是,许嬷嬷一直跟在李端锦身边打理他的衣食起居,直到李端锦让她跟着林攸宜。

比起静怡,许嬷嬷对李端锦的感情更深厚。

“嬷嬷别哭,朕会心疼。”李端锦轻声说,相比太后,许嬷嬷更像他的母后,会支持他的一切决定,在他伤心的时候会温柔地安慰他、哄他。

“陛下怎么这么命苦。”许嬷嬷感叹,出口才惊觉说了不该说的话,然而李端锦并未放在心上。

“好不容易遇到个喜欢的人,还磋磨这么多年,如今更是可能生离死别。”许嬷嬷继续说道,“皇后娘娘是个好人,奴婢真想用这条老命替了娘娘才好。”

许嬷嬷跟随林攸宜多年,林攸宜待身边的人还跟初入宫时一样,温和亲切,从不摆皇后架子。

坤宁宫大小事务都归许嬷嬷掌管,林攸宜从不多半句嘴,就算有想法,也是亲切地跟自己提。

感知到后宫妃嫔们无聊,就建立了长春宫,这些年对先帝的那些太妃尽心尽力,对宫人也从不多加苛责。

是以,这些年,宫里没什么勾心斗角的争斗,更没有动不动就被打死打伤的宫人。

抛开李端锦的原因,许嬷嬷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林攸宜。

“快别这么说,就算如今躺在里面的是嬷嬷,朕也会不惜一切救您的。”李端锦赶忙道,却还是被许嬷嬷感动了。

他曾幻想的母后就是像许嬷嬷这样关心、关爱,全心为他着想的样子。

许嬷嬷听李端锦这么一说,泪流得更凶了,“有陛下这句话,老身就算立即死了,也心满意足了。”

“嬷嬷可千万要保重身子。”李端锦关心道。

许嬷嬷擦了擦眼泪,“陛下快去看娘娘吧。”若是明日午时药方没到,娘娘可就救不回来了,现在留给帝后二人的时间不多了。

许嬷嬷招呼其他人离开,李端锦进到林攸宜寝宫的时候,里面只有他和林攸宜二人。

林攸宜还没醒,但脸色没有开始那么红了,李端锦摸了摸,发现她身上没有之前那么烫了。

不过是几日时间,林攸宜瘦了一大圈。

李端锦脱掉身上的护身服,随后在床边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