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19)
“我记住你了。”韩香芷怒瞪了林攸宜一眼,带着两个秀女转身离开。
林攸宜看了韩香芷的背影一眼,前世韩香芷初封为嫔,算得上是幸运的。
但她这性子林攸宜不喜,道不同不相为谋。
“那人叫韩香芷,她父亲是正二品护军统领,她性子小气,你与她闹翻,只怕以后她会给你使绊子。”忽然一道声音在林攸宜耳边响起。
林攸宜转头见是田淑卉,上一世她是田嫔,为李端锦生育了长公主,只是生产的时候大出血,没熬过长公主洗三便去了,后被封为田妃。
两人没什么交集,只是在宴上见过,说过几句话。
“多谢提醒。”林攸宜行了个蹲礼离开。
刚进秀女们休息的屋子,刘黎便拉着她跟她说起王姝妍的事。
王姝妍做的隐蔽,但御花园和储秀宫就不是个能有秘密的地方,因此,林攸宜看见王姝妍取了一支和她那支几乎一模一样的白玉簪。
她基本上已经确定,王姝妍就是在模仿她靠近李端锦。
既然是模仿就有被揭穿的一天。
她随意和刘黎说了几句,便又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因为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选秀期间,王姝妍就会对她出手,她的嗓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受损的,因此这是她入宫后最先关注的一件事。
能让人不知不觉中毒的,无外乎吃、穿、用三种,而她是嗓子中毒,她更倾向于吃。
但秀女所食用的都是内务府统一送来的,她要怎么样避开内务府的吃食呢?
李端锦回到宣政殿,处理完剩余的奏折,晚膳后,又想起了秀女的事。
安多见李端锦食用不多,有些担心:“陛下,可是菜品不合口味?”
今日认错了人,叫李端锦无端有些不敢笃定自己的猜测,若当日他听差了,“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此批秀女全貌?”李端锦道,
安多想了想,“太后娘娘十分重视这次选秀,不知会不会着户部留下各位秀女的画像。”
17旧缘
“你亲自去户部走一趟。”李端锦示意。
“遵旨。”
安多离开后,李端锦自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像往常一样躺在逍遥椅上看书。
平时很快就能沉浸书中,今夜却有些意兴阑珊。
不多时,安多带着人抬进来十口大箱子,“陛下,一千名秀女的画像都在此。”
李端锦让太监提着画像排成一排,他一一辨认。
安多将李端锦指出的几幅画像堆在桌案上,里面有太后亲侄女于双双,有工部尚书之女王姝妍,有忠勇候嫡女田淑卉等。
接着,李端锦又挑出了几幅画,眉目间却不见欣喜,且筛选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
安多想,不知陛下到底要找谁的画像。
难道,在御花园里遇到的那位姑娘并不是皇上要找的元宵节灯会那姑娘?
“收拾好,抬下去。”就在安多出神之际,李端锦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画。
“是她?!!”李端锦看到一旁的身份备注,脑海里忽然想起一段许久之前的画面,先帝驾崩,宗室哭灵,其中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哭得十分悲伤惹人注目,那小姑娘才五六岁,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大颗大颗地掉,看着竟比他这个真儿子还像回事。
李端锦瞅着小姑娘被人带下去净面的功夫问她:“你为何哭得如此伤心?”
他记得那姑娘说:“我一想到陛下皇舅与我一般大,这么小就没了父亲,太可怜了,就想哭。”
李端锦直接愣在原地,好半晌才回神。
大家都伤感先帝西去,她却是为他担忧,而且,自己才八岁就被人唤皇舅?李端锦至今还印象深刻!!
安多好奇抬头,只见画上一妙龄少女巧笑倩兮的模样,十分生动。
画旁边写着长公主府兵部尚书之女林攸宜,年十三。
安多眼尖地发现,那画像上的人鬓边簪着一根白玉簪,可不就是元宵节那晚那面具女子所戴的那支。
陛下果然是在找她。
安多抬头,只见陛下抿着唇摇头。
安多顿时茫然了,陛下这态度,这林攸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正在安多疑心不定的时候,听到了李端锦嫌弃道:“这画师学艺不精。”
原来不是不满意画中人,而是不满意画师。安多溜须拍马道:“这些民间画师连陛下一根手指都比不上。”
李端锦瞥了安多一眼,“行了,你去找人打听,长公主府进的秀女有没有留牌子。”
“遵旨。”安多正要出去,又被李端锦叫住。
“算了,谅那些太监也不会如此没眼色。”
安多极少见陛下这般,颇有些患得患失的意味。
但不管如何,陛下在意长公主府的姑娘是真的。
慈宁宫。
太后获悉皇帝从户部要来了秀女画像。
“陛下长大了,知道关心自己的大事,您还有何好担心的。”贴身嬷嬷静怡为太后卸钗环,一边说道。
“他从小被我押着学习,现在好不容易亲政,我担心他被美色所迷,学了他父皇,忘了帝王的责任。”太后忧心道。
“陛下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的脾气秉性您还不了解,陛下有抱负的很,不会耽于女色。”
“又是去御花园看秀女,又是寻秀女画像,唉,叫我如何不担心?”
“他身体不好我担心,学习不好我也担心,和辅政大臣意见相左我担心,完全听从辅政大臣我更担心,不亲政我担心,现在亲政了我还担心,不大婚时我紧张,现在已经安排秀女进宫了,我还是紧张。”太后叹气,“就没个能放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