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218)

作者: 纷雪冰纯 阅读记录

他们各个带着长枪大刀,看到林攸宜等人时,见他们衣着华贵,有土匪眼尖地看出山上端他们老巢之人和眼前的人穿着相似,于是道,“老大,看样子,他们是一伙的。”

这便提刀冲向林攸宜等人,殊不知,林攸宜等人在此,就是为了防止土匪有漏网之鱼逃脱。

大同的暗卫,随便一个都能以一敌百,何况还是这些小喽啰。

土匪很快被擒拿,这时他们才知道,他们碰上了硬茬。

没多久,耿晔带着被解救的人以及被捆绑的土匪下山。

老妇人的孙儿果然在其中,老妇人对林攸宜等人千恩万谢。

还让其孙儿小三子给林攸宜磕头谢恩,叮嘱小三子一定要记住恩人的容貌,以后有出息了一定报答恩人的恩情。

看到有二十几个小孩,林攸宜让萍儿从包袱里拿出收容所丢失的孩子画像。

一对比,还真有三个小孩儿是收容所的妇人丢失的。

林攸宜让耿晔派人将这三个小孩送回京城收容所。

其他人则准备一路带去焦县,由当地的官员接管。

去焦县的路上,老妇人一直邀请林攸宜等人去她家,好让她尽地主之谊招待。

焦县前不久才遭遇了洪灾,许多房子损毁,林攸宜刚进城门,便看到略显荒凉的景象,房子要么没有窗户,要么墙有裂缝,要么屋顶倒塌一边。

不过街上公告栏倒是很新,贴满了寻人的告示,有眼尖的百姓看到了林攸宜队伍中熟悉孩子的身影,于是立即呼喊,“姚大娘子,你家儿子回来了。”

姚大娘子不要命的奔来,奔跑途中鞋子掉了一只都没发现,她抱紧自己的孩子,大喊着,“心肝,你回来了,你再不回来,你娘都要活不下去了。”

这时,众人才好奇怎么这一行人里面会有这么多小孩?

“莫不就是他们拐了孩子吧?”

“拐子还能大张旗鼓的把孩子带这里来?”

就在周围的人议论时,老妇人见不得恩人被误会,大声解释,“他们是好人,我的孙儿就是他们救回来的,他们捣毁了土匪窝。”

“那不是孙大娘和她的孙子小三子吗?”

“小三子不是丢了好几天了吗,这是被救回来了。”

就在这时,收到消息的焦县秋府尹赶到,林修然亮出身份令牌,秋府尹立即跪拜,“叩见国舅爷,多谢国舅爷铲除万魂山山匪,解救我焦县百姓。”

围观的人群,这才知道误会了,纷纷跪地感谢林修然并大呼,“国舅爷万福金安。”

那一道道灼热的视线,满腔赤诚的感激,还有不少人拿出家里的特产硬塞给林攸宜这一行人。

这是林修然第一次感受到来自百姓们发自肺腑的感谢,一个小男孩向林修然递上了他十分珍惜的糖果,“叔叔,你是英雄,给你吃。”

英雄?这个词让林修然愣了一下。

自出生起,他就不用为衣食住行考虑,父亲想要保家卫国、奋战沙场,兄长想要报效朝廷,小妹想要逍遥自在,唯独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但刚刚,小男孩喊他英雄的时候,他似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林修然偷偷在林攸宜耳边说,“其实这全都是你的功劳。”

林攸宜说,“你出面最合适,切记不要泄露我的身份。”

林修然点头。

192住一个院子

秋府尹见林修然对林攸宜态度亲近,便上前问道,“国舅爷,请问这位是?”

“弟……表弟,姓……王。”林修然本想谎称是弟弟,但转念一想,皇后娘家只有两兄弟,很容易穿帮,便加了个表字。

秋府尹眼前一亮,“莫非是王尚书家的公子?”难怪态度亲昵,秋府尹没怀疑,热情邀请林修然和林攸宜等人去府城府,他好准备接风宴。

林修然没解释,打算将错就错。

“敢问府尹大人,陛下銮驾可曾经过这里?”林攸宜问。

“原来二位是为了赶上陛下车架。”

“我和表兄奉皇后娘娘之命来寻陛下。”林攸宜解释。

“那你们可来迟了,陛下车驾并未在焦县停留,绕焦县直往彭台城去了,两日前在彭台城歇了一晚。”秋府尹说。

“多谢府尹大人。”

孙大娘和小三子热情相邀,林攸宜也想看看焦县恢复情况,便打算跟着孙大娘回到她家。

不料秋府尹出来阻拦,“孙大娘,你家里连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也好意思让贵客登门?”

孙大娘原本不知道林攸宜和林修然的身份,现在知道是高高在上的国舅爷,也担心怠慢了,支支吾吾不敢答话。

“不妨事,我京城呆惯,正好到处走走。”林攸宜道。

秋府尹还想再说什么,被收到林攸宜眼色的林修然拖走了,“我那表弟就爱玩,别管他,秋府尹,你家里可有好酒?”

秋府尹不甘地望了望林攸宜的方向,随后就被林修然拖上了马车。

孙大娘住得偏远,林修然特意问秋府尹的人要了辆马车,林攸宜坐在马车上,看着道路两旁破损的房屋,被洪水冲毁的农田。

耳边听到孙大娘的感叹,“前几个月我们这里发大水,死了很多人,小三儿的父亲就是这么没了。”

焦县的事林攸宜有耳闻,当时是王荣钦带队来治水,因此还获得李端锦嘉奖,将当时被打入冷宫的王姝妍放了出来。

若是死了很多人,李端锦不可能还给予嘉奖?

“死了很多人吗?”林攸宜问道。

“死了很多很多,不过秋府尹不让对外说。”孙大娘的声音一下子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