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63)
多了空闲的林攸宜把锻炼摆上了日程。
跳舞、练字、练功、投壶、锤丸换着花样来。
林攸宜一直好奇古代的霓裳羽衣舞到底是怎样的,于是招来了教坊司奉銮,向他请教。
江奉銮向林攸宜推荐了一人,十分擅长舞蹈的韶舞向菱。
“参见皇后娘娘。”第一次被皇后召见,向菱有些拘束。
“放轻松,太后娘娘的圣寿节将至,本宫想排一曲霓裳羽衣舞供母后欣赏,这才找你来。”林攸宜说。
这日,林攸宜从教坊司回来,萍儿来回禀,并未发现涂宽和映月的异样,不过这次彻查后宫,发现了不少宫女太监对食、私相授受、私藏助兴药物等。
助兴药伤身,若是用在李端锦身上,那不得了,林攸宜吩咐,“将助兴药物列为禁物一律严查,对食者问明是否自愿,非自愿者勒令分开,私相授受情节严重者罚辛者库。”
通过整顿,后宫风气顿时好了许多,林攸宜全力投入圣寿节的筹备。
宫女太监向来见风使舵得厉害,领教了皇后娘娘的手段,坤宁宫之事万不敢怠慢,连带的玲珑、琉璃、连翘等办差事很明显感觉到宫人对他们的恭敬。
56她们的小算计
数日后,莺歌和知夏学成归来,林攸宜十分高兴,召集坤宁宫上下准备摆两桌一起乐乐。
莺歌听闻帝后未圆房的流言,心里着急。
萍儿欲言又止,莺歌轻声道,“萍儿姐姐是宫里的老人,又真心为娘娘着想,有话不妨直说。”
“莺歌,你是娘娘最信任的人,我有话就和你直说了,眼下娘娘虽然一时震慑了宫人,但陛下和娘娘久不圆房,娘娘在宫里的威信便难以树立。”
莺歌点头,她也是想到了这点。
萍儿凑近莺歌耳边小声说道,“我有个想法……只是这样一来,恐怕会惹皇后娘娘盛怒。”
莺歌听完萍儿的计划,明白萍儿到底是跟在皇后娘娘身边时候浅,不敢自作主张,想着她了解皇后娘娘品性,才来找她商量。
“主意是好,娘娘肯定会
生气,我们受罚是逃不过的。“莺歌分析。
萍儿松了口气,“不会丢命就行。”
“那肯定不会,皇后娘娘向来仁慈。”
“那就干了。”
宣政殿。
安多再次端来“绿头牌”,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李端锦,胆战心惊地提醒道,“陛下,太后娘娘今日传了敬事房的人,查看了承幸簿,听说发了大脾气。”
李端锦放下奏折,拧了拧眉,自然是知道太后发怒是因为发现他这些日子并未宠幸后妃。
他原本想尽皇帝责任,为皇家绵延子嗣,只是,当看到后宫诸人,总忍不住想起林攸宜。
“坤宁宫那边有什么动静?”李端锦问。
安多知道陛下关心皇后娘娘,时刻叫人盯着的,“娘娘今日高兴,叫人摆了宴。”
安多说完,发现陛下许久没有动静,抬头看去,只见李端锦望着门外出神,面上看起来有些落寞。
他跟着陛下有些年头了,少年帝王从来都是意气风发,也只有在感情上才会有此神情,安多此刻才觉得,陛下纵使高高在上,也有普通人的烦恼。
李端锦最后还是翻了于双双的牌子。
天色渐暗,坤宁宫却一片欢声笑语,林攸宜直到有些醉意了,才发觉今晚众人有些不对劲。
“你们怎么都一个劲灌我酒?莺歌,你酒量什么时候这么好了?”林攸宜有些晃悠,脑袋有些晕,手指的方向都有些对不准人。
莺歌十分心虚,赶紧将手里的水一饮而尽,倒上一杯酒,“坤宁宫您最大,大家不敬您敬谁?”
林攸宜摆手,“不能再喝了,本宫有些醉了。”
许嬷嬷人精似地不着痕迹看了看莺歌和萍儿,笑道,“不过是些果酒,娘娘多饮些也不打紧,奴婢已让人锁了宫门,不会有人瞧见。”
林攸宜最后真是喝高了,整个人迷糊得很。
莺歌从东暖阁出来,看到一脸了然的许嬷嬷,顿时一僵,正要解释,不料许嬷嬷却说,“不还去请陛下?”
莺歌一笑,“是。”走了两步,还不忘回头,“多谢嬷嬷。”
许嬷嬷看着莺歌的背影,面露期盼,她也想看到这两位主子在一起。
于双双一脸羞怯,催促道,“陛下,时辰不早,该歇了。”
57于妃留人
于双双仅着单薄的粉色单衣,胸前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肤,柔顺乌黑的长发披散,十分温婉。
李端锦手拿书卷,看了于双双一眼,很快收回目光。
“你先去,朕还不困。”
上次李端锦便以这个借口让她枯等一夜,这次岂能让他逃脱。
以她打探的消息,李端锦还尚未宠幸过任何人,若能成为他的第一个女人,在他心里必然会是特别的存在,所以于双双做了特别的准备。
她不着痕迹地看了看不远处染着的香,唇边勾起浅浅的笑,缓步娇柔地朝李端锦走来。
柔软的小手轻轻搭在李端锦肩上,“陛下辛苦一日,妾给您揉揉肩,解解乏。”
于双双的声音是无比娇媚,听得李端锦心里一抖。
莺歌请萍儿去宣政殿请陛下,萍儿跑到宣政殿,却没见到陛下。
安多身边的小太监张敬见是坤宁宫的人,立即告知萍儿,陛下去了景仁宫。
一听景仁宫,萍儿急了,“坏了。”
萍儿急忙跑去景仁宫,却被景仁宫的宫人拦在外边不得进,“陛下在景仁宫,我劝姑姑还是别惊了圣驾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