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婚夜,我求陛下赐避子汤(93)

作者: 纷雪冰纯 阅读记录

通过这几日的观察,左亦熙越发肯定孙靓冉有意模仿林攸宜,她得传信告诉皇后娘娘才好。

有欧阳醉蓝和刘黎帮着打理宫务,林攸宜空闲的时间便多了,闲暇时,她跳舞、作画、练字、投壶,和田淑卉聊天打趣,日子过得清闲而充实。

左亦熙的信和李端锦的画几乎同时到,林攸宜和向菱刚编完一个新舞蹈,准备千秋宴上展现。

林攸宜先打开李端锦的画,果然是李端锦的画像,画中的他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细雨,室内陈色无不精美,窗外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李端锦画工了得,湖水荡起的波纹都清晰可见,林攸宜宛若身临其境。

林攸宜和李端锦就保持着这样的默契,林攸宜写信,李端锦回画。

一个说着宫里的事,一个仿佛想带她看遍幽泉的美景,不叫她遗憾。

随后,林攸宜打开左亦熙的信,待看到孙才人酷似皇后娘娘时,林攸宜脑海里回想了一下孙靓冉的长相。

“孙才人与本宫长得有些像?”林攸宜问莺歌。

莺歌想了想,“是有几分神似,我曾见她穿过白衣,穿白衣时,身段与娘娘颇为相像。”

所以这是左亦熙来向她提醒。

没有孙才人还会有刘才人、李才人,林攸宜其实并不在意李端锦宠幸谁。

不过左亦熙向她传信,至少她有个渠道可以得知幽泉行宫之事。

林攸宜提笔回信。

先回的是李端锦的。

“陛下,展信悦。

田嫔恢复得不错,再过数日,便可下地走动。太医表示皇嗣很健康,已过三月,胎已坐稳,今后母子会更平安。

陛下的画再次令臣妾震撼,臣妾虽未去行宫,却跟随陛下的画看到了行宫最美的景。

陛下的神仙殿真是个神仙般的去处,倚楼听风雨,静看水上花。

臣妾好想也能感受这番这等美景,若此时,手边有茶,围炉而煮,当是人生一大惬意事。

谢陛下费心,投桃报李,臣妾托美人给陛下送美食,望陛下不要辜负。”

皇宫,下来了懿旨,册封颜美人为婕妤。

同时尚宫局都开始忙碌起来,皇后的千秋宴近了。

安多寻了个好时机询问李端锦,“陛下,皇后娘娘千秋宴要到了,内务府来问,在哪儿办?”

这是看到皇帝在幽泉行宫,先问过皇帝是办在幽泉行宫还是皇宫。

“七月初七本是乞巧节,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日,她倒是生得好。”李端锦说,“在坤宁宫办。”

李端锦随即想起林攸宜那番简食的言论,又提醒道,“叮嘱内务府不可俭省。”

就在这时,宫人来报,坤宁宫和顺求见,李端锦当即朗声道,“快宣。”

和顺从林攸宜入储秀宫起便为两人传信,她被林攸宜安排到坤宁宫,品阶连升三级,别人都说他烧了高香了。

和顺恭敬地将信件呈给李端锦。

李端锦三两下拆开信,一字一句看得十分认真,过了好一会,才浅笑着放下信,想象着林攸宜写下这信时的表情,想象着她期盼的神情,总有一天能让她满足的。

只是这姑娘信里写着感谢,却没一点诚意,皇宫离幽泉行宫也不远,真要让人送点什么也还算方便,可除了信,她愣是一点额外的都没让人送来。

至于什么托美人送美食,他倒要看看,她托得是谁。

84九曲十八弯的劝诫

当天晚上,他便知道林攸宜说得是谁了。

左亦熙按照林攸宜教的法子做了一道枣糕,去神仙殿求见的时候还很忐忑。

毕竟这几日,于妃、孙才人、肖婕妤等都做了吃食送去神仙殿,但东西都被留下,人除了孙才人,一个都没留,她没什么特别,枣糕也不特别。

左亦熙做好了留下东西就被打发走的准备,没想到却传来陛下让她进去的旨意。

左亦熙走进神仙殿,都说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她悄悄打量了几眼,果然美轮美奂。

李端锦在侧殿,左亦熙跟着安多一直走到李端锦面前,左亦熙见礼。

“左美人?抬起头来。”陛下略带清冷的声音传来。

左亦熙抬起头,撞进帝王一双打量的眼里,她顿觉压力陡增。

“臣妾奉皇后娘娘旨意为陛下送糕点。”左亦熙深吸几口气才缓缓说道。

李端锦的目光落在左亦熙托盘里的血浆色枣糕上,刚用过晚膳,他一点也不饿,但就是想试试那个味道,他记得,他和林攸宜大婚的第二日,在奉献殿外面,林攸宜没用早膳有些撑不住,他特地命人原地休息。

当时林攸宜用的就是这样的枣糕,还嘱人送了来给他,但当时他生气得厉害,不愿与她沾染关系,便没尝。

李端锦一边回忆一边捏起一块枣糕放进嘴里,不是很甜,口感绵软,确实是他喜欢的口味。

“她可有说什么?”李端锦漫不经心地问。

“娘娘说‘红枣的果肉之间有很多空腔,如果在成熟期间发生超纪录的降雨天气,红枣吸入过多水分发生涨裂,会导致红枣出现裂果的现象,从而影响到红枣的品质。’”这明明是一句无关的话,左亦熙也弄不明白皇后娘娘说这话的意思。

李端锦咀嚼的动作突然一顿,脸上似笑非笑似怒未怒,表情复杂耐人寻味。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将那口枣糕囫囵吞下,却是没再继续吃。

左亦熙却像是受惊了,一动都不敢动,也不敢出声。

过了好久,李端锦才轻笑一声,“跟你没关系,不必如此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