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为什么知道剧情!?(62)

作者: 风下相 阅读记录

段怀舒轻启唇:“请说。”

城守捏了捏酒杯,道:“长延山山脊漫长,顶峰覆有寒雪,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山泉水。但五位村长召集人手在山腰挖空了一小块山体,让山泉全部蓄积于此,以至于山脚下的百姓无水可用,叫苦连天。”

薛应咬了一块鸡腿肉,含糊地问道:“那你们现在的水哪来的?”

城守遥想:“当时卑职还只是杂官,跟着上任城守去到五十里外的荒山,挖渠借水,总算是解决了城内缺水的问题。”

段怀舒问道:“还有一方异处,是何?”

“还有一方便是,”城守不自觉压低了声线,仿佛在讲什么可怕的事情:“长延山是诅咒之地。”

江和尘倒是一直很好奇这个诅咒之事,问道:“那这诅咒是何人所下?”

城守:“据说是,五村的祖先。”

江和尘眉峰微动,道:“城守是说,他们的祖先给自己的后人下咒?”

城守点了点头,又摇头道:“不止是他们后人,还有上山的异族人。”

薛应也来了些兴趣,丢了手中的残骨,问道:“异族人?怎么说?”

城守屏退了奏乐舞姬,才道:“起初,山上有一邓氏村民想离开长延山,趁着暗夜下山,然而还未到山脚便死在了半路。”

“邓氏村位于山腰,算是离山脚最近的村落。其他村的人知道此事,愈加信奉诅咒,不再抱有离开的想法。”

段怀舒问道:“死状如何?”

城守面露难色,道:“侯爷实不相瞒,七年前,诅咒一事在卑职来邑阳城前便发生了,卑职也仅是有所耳闻。民间坊传是无伤无毒,安然离世。”

“无伤无毒。”段怀舒唇间碾了碾这几个词。

城守竖起耳,正准备听段怀舒嗤笑指教。

不曾想,段怀舒只是颔首,没什么情绪道:“这么死状看来倒是像诅咒。”

薛应也附和道:“我觉得也是诅咒。”

城守:“......”他要不要也迷信一下。

城守视线瞥到段怀舒身侧的人。

江和尘自从方才问了一句后,便安静进食,时不时将面前的食物塞些给身后的侍从。

白竹从一开始茫然接着江和尘递来的馍馍,到现在乖巧自然接过大鸡腿。

薛应酒足饭饱,净手后便见白竹笑脸盈盈地看着江和尘,甚是讨喜。他蹙眉思忖,白竹对他的态度...

得出一个结论,会装。

撤走乐师后,空气甚是安静,江和尘递完大鸡腿后发现场子冷了下来。

为了证明自己方才也有认真听讲,面不改色地问了一个问题:“那对异族人的诅咒呢?”

闻言,城守立即打破沉默,娓娓道来。

“这异族人啊,上山不能呆过七日。”

江和尘随口道:“七日后暴毙而亡?”

城守瞠目结舌:“小主,你怎么知道?!”

江和尘:“......”

实不相瞒,小说都这么写。

段怀舒瞧了眼江和尘顿住的筷尖,随手替他夹了一筷。

“士卒上山多久了?”

段怀舒将话题拉回正轨。

城守面色沉重:“今日已是第六日了。”

这批士卒是三年前皇帝指派而来,驻守在长延山脚,常上山巡逻,偶尔也在山中待一两日,可这次足足三日仍未下山,杳无音讯。

无法,城守只能向京城传信。

邑阳城为边塞小城,本就承受疑似叛国的流言蜚语,切不可让此事成为皇帝的疑虑。

待江和尘搁筷,段怀舒起身。

城守瞧见,忙不迭跟随:“侯爷,长延山在...”

段怀舒淡淡打断他:“户房何处?”

城守顿了两秒,旋即反应迅速:“...户房此处走。”

侯爷这么做自有他自己的道理。

户房内。

由于房门常年紧闭,屋内充斥着淡淡的书霉味。

江和尘看着一列列木架,上头堆满蓝薄书:“户房有什么问题?”

段怀舒视线在木架中移动,回道:“看看人口调动。”

他停住步子,长指搭在一本较薄的户本。

江和尘也看了过来:“长延山?”

“我以为有这个诅咒,他们不会上山登户。”

段怀舒翻了翻,道:“登户确实收到了诅咒的影响。”

“嗯?”

段怀舒指尖点在书页中:“每至年初便由专人进行登户,但长延山八年前每年一记,且五日便能完成。而往后这八年变成三年一记,持续一月方才结束。”

江和尘瞳孔一转:“你是说,这个诅咒很有可能是八年前下的?”

段怀舒颔首。

“和尘,看。”段怀舒翻了最新的两页给他比对。

江和尘看着这个名字:“邓芜,十七岁。”

“三年前并没有这个名字,且笔墨新鲜,”段怀舒垂眸道:“应是这两日新补的。”

江和尘:“莫非,登户时遗漏?”

段怀舒摆首,将薄本合上放回原位。

“初略一看,填补并非特例,且年龄不小。此事有异,需上山查看。”

江和尘瞧了眼日头,正值午后。

“现在上山?”

“嗯。”

段怀舒同江和尘走出户房。

百无聊赖的薛应将树枝上薅来的嫩叶丢下,凑上前。

段怀舒:“白竹,去向城守取些竹筒,将带来的水灌封好,准备上山。”

薛应无事干:“白竹我和你一起。”

江和尘蓦然想起,段怀舒在面圣前让少语打水。这一路曲折辗转,他都忘了此事。

他凑近,低声问道:“长延山的山泉水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