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妹抢亲探花郎,却不知我也重生了(192)
温舒窈说话时,想到了自己的脸。
因为这张脸,这样的容貌,前世的陈彻,不也曾爱上过她。
只是这样源于外貌的爱太过浅薄,不用风吹,便如流沙般散了。
温舒窈垂眸,将心中的那些想法全都压了下去。
重活一世,她绝不会再依靠他人。
要抓紧时间开下一间铺子了。
温舒窈心想。
……
次日一早,大朝会上。
流朱阁的这场热闹,被御史呈到了皇帝案前。
而谢景寒擅闯张贵妃宫殿的事,也被一并呈了上来。
刘御史一脸正义凛然,高声道:“景王擅闯后妃寝殿,于礼于法不合!还请陛下严惩!”
“此举往小了说是景王一时愤怒,可往大了说……便是景王觊觎后妃!陛下!您可万万不能包庇景王此举!”
闻言,皇帝揉了揉紧皱的眉心。
他没好气地瞥了眼谢景寒,早知道谢景寒会在张贵妃那折腾出这样大的动静,他就该让人拦下谢景寒,也好过今日被御史弹劾。
觊觎后妃?
这样的罪名若放在谢景寒身上,对谢景寒的名声影响极大。
皇帝皱着眉,暗暗思索着该如何解决此事。
刘御史瞥见皇帝脸色,心中暗道一声不好,连忙朝着自己的几位同僚使眼色。
几个御史同时上前:“还望陛下严惩!”
“景王行事荒唐!这样的事可不是头一次了!”刘御史义正言辞道,“无论景王对后妃有没有觊觎之心,陛下都不应该轻拿轻放!”
“事关皇室血脉!”
“事关陛下尊严!”
这一顶接着一顶的帽子往谢景寒的头上扣,一时之间,谢景寒还以为自己当真对张贵妃做了什么。
他冷笑了一声,一双利眸扫过高声叫喊的几个御史,满意的看着几个御史闭上了嘴,他才抬起手,朝皇帝慢条斯理的说道:“还望皇兄明鉴。”
“臣弟之所以擅闯后宫,乃是因为张贵妃包藏祸心。”谢景寒幽幽道,“接风宴上不仅有着北狄使臣,更有大食使臣与其他附属国的使臣。”
“接风宴上随便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两国之间的盟约。”
“这样要紧的宴会,岂容张贵妃安插眼线?”
安插眼线四个字一出来,张国公就变了脸色。
他颤颤巍巍的朝着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还请陛下明鉴!贵妃娘娘绝无此意!”
“若不是安插眼线,又怎会在北狄公主前脚刚说完疯言疯语,后脚便将此消息传了出去?”
“传信之人,可就是张贵妃宫里的。”
谢景寒桃花眼向上一挑,冷冷地盯着张国公看。
张国公背后冒出了一片冷汗,他大脑飞快转动着,细思自己该如何替张贵妃将此事遮掩过去。
同时,他也在心中暗骂张贵妃。
知道张贵妃针对景王,但他却没料到张贵妃会愚蠢至此,竟然将事情做得这样明目张胆,她正当谢景寒不敢动她?
“想必是误会。”张国公颤声道,“贵妃娘娘御下极严,怎么会允许手下人将这样要紧的消息透露出去?王爷为何不仔细再……”
“张国公要证据?”谢景寒冷笑了一声,“正好,本王的手下正好留了那宫女的性命。”
“那宫女也是随着张贵妃一同入宫的。”谢景寒语气阴森森的,“想必张国公也认得她。”
第178章 告状
张国公只是随口一说,企图在皇帝面前将此事遮掩过去,谁知谢景寒一开口,便要将证据呈上来。
他顿时慌了手脚,脸都变白了。
谢景寒一双桃花眼轻轻眯起,落在了张国公的身上。
“皇兄,不如让臣弟派人将那宫女带上来?”谢景寒语气幽幽,“那宫女您也是见过的。”
皇帝听谢景寒的话,只觉得一阵头大。
他如何不知道谢景寒就是要趁着这次大朝会,将张贵妃的罪定下来。
只是……
皇帝眉心紧皱,目光在太极殿内四处搜寻着,准备找一人出来打圆场。
但他余光瞥见谢景寒冷冷的眼神时,心中又是发毛。
沉默片刻,皇帝摆了摆手:“此事朕早已知晓,张贵妃纵然手下犯下如此大错,的确该罚。”
“即日起,张贵妃禁足三月,罚俸三年,以示效尤。”皇帝说完后,又看了眼谢景寒,“景王可满意?”
谢景寒轻哼了一声:“犯下此等大罪,只禁足罚俸……也只有皇兄您能如此手软了,换做臣弟……早就摘了她的项上人头。”
他说话时,毫不掩饰自己的杀意。
听得这话,皇帝心中叹了口气。
到底是自己宠爱了多年的女人,又没有酿下大错,他如何忍心?
张国公心中暗骂一声冷血。
虽说是传了消息出来,却也是不痛不痒的消息,无关国家利益,怎么到谢景寒这,就要喊打喊杀呢?
然而,无论张国公如何腹诽,都不敢展露分毫。
刚才皇帝的举动,足以让在场的人明白——他对谢景寒的偏宠。
谢景寒口口声声要杀了张贵妃,可一向宠爱张贵妃的皇帝,在此时却是一声不吭。
更何况张贵妃并没有犯下大错,那宫女已经以命抵罪,谢景寒却还是不依不饶。
让人惊恐的是,皇帝对此竟也是默许了。
“好了。”皇帝摆摆手,“若她再犯,朕决不轻饶。”
“皇兄,并非是臣弟以公谋私,而是……”谢景寒摇了摇头,“若是纵容了后宫干政的风气,只怕我们大黎就要效仿前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