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肥妻:闷骚老公拿命宠(263)
四点多的时候,整个院子的人都吃了王秀娥做的手擀粉。
大家都提出意见后,苏半夏觉得还少些东西。
王秀娥一脸期待地看着苏半夏道:“半夏,你尝着味道怎么样?”
苏半夏认真道:“嫂子,我说实话吧,味道自己吃的话还是可以的,但要是卖的话,好像还差点意思。
咱们今天没有准备蒜泥、菠菜和花生米、葱花和香菜也没有。
这样吧,明天咱们炸一些花生米,再配些青菜,还有干豆腐皮和海带丝,再试试看。
明天熬汤底的时候,里面多放一些花椒。”
王秀娥点头道:“好妹子,我听你的。”
李凤琴笑道:“我觉得味道很不错了,不过按照半夏妹子说的做,味道应该会更好。”
一旁没说话的沈秀秀道:“几位好姐姐,其实我觉得这汤底也有点问题,味道不够正宗。
这个汤底我们那边有秘诀的,我可以给秀娥嫂子教。”
苏半夏这两天实在太忙,差点把这位川妹子给忘记了。
听见她的声音,苏半夏笑道:“对啊,我怎么把我们秀秀妹妹给忘记了?
我就说这味道差点啥。
嫂子,我这好妹妹做的火锅和麻辣烫,味道真的很正宗,让她教你,绝对没问题。”
看到这么多人在为她出谋划策,感激不已。
“谢谢你们这么帮我。”
三年了,这让见识过人性的王秀娥感觉到三年来都不曾感觉到的温暖。
沈秀秀道:“姐,这是小事儿。”
几个女人相视一笑,苏半夏看时间不早了,一个人往大院走。
这会儿雪总算是停了,不过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
……
张小兰回来大院后,中午让李建国在食堂打的饭,她吃完让李建国去洗碗筷,她自己坐在床边,将买来的布料放在炕上,自己用手量了一下,再拿出李小强的棉衣比划一下,拿出粉笔头画好之后,就开始剪布料。
李建国抱着李小强进来,一看床上铺着的碎花布,问道:“你是给咱儿子要做棉袄吗?”
“不是。”
“我就说嘛,哪有男孩子穿红色碎花的,你这是要给自己做?”
“我给自己做啥?我那两件旧袄子还能凑合。
我是给刘嫂子的女儿做,我今天卖豆芽的时候看见那个丫头了。
这次人家来你也没告诉我,她们娘俩多不容易啊。
当初人家刘团长对你好,她们现在孤儿寡母的,咱们能帮就帮吧。”
李建国听着倍感欣慰。
谢天谢地,她这个媳妇有时候虽然大。大咧咧,但也是个心善讲理的。
李建国笑道:“我听说今年流行那个什么鸡毛的衣服,等我下个月津贴发了,高低给你买一件。”
张小兰一听这话就被逗笑了,线头放在嘴巴里蘸了唾沫穿过针孔,她笑道:“什么鸡毛的衣服,人家那叫羽绒服。
那么一件衣服要七八十块钱了,咱看看就行。
花七八十块钱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你和孩子不吃不喝了?
再说了,我自己又不是不会做棉衣。
那么贵的衣服,我这辈子都不敢想,咱有这个钱就存着,将来咱儿子还得花钱娶媳妇呢。”
李建国听着这话面上看着在笑,实则心里多少有些苦涩。
他这个媳妇,是个讲理的。
就是他那个妈,是个糊涂虫。
唉……
第230章 跟着姐干有钱赚
张小兰的辛苦,李建国都看在眼里。
两件棉衣,张小兰花了两天时间才做好,她都想好了,明天进城卖豆芽的时候,就给刘小娟带上。
第二天一早,棉衣交到王秀娥手中的时候,王秀娥觉得,她欠帮她的这些人更多了。
她想等以后挣到钱了,要好好感谢他们。
王秀娥对张小兰的好意万分感激,本来她想自己买些布给孩子做棉袄的,但这两天在学着做麻辣烫,也就没时间准备。
现在,孩子多了两身新棉衣棉裤,过年的时候她就不用再做了。
等她手里宽裕了,到时候给人家孩子也得买一身。
好跟好,是用心换回来的。
她要记得给她雪中送炭的人。
这两天,在沈秀秀的指导下,王秀娥做的都是麻辣烫。
现在,汤底的味道沈秀秀满意了。
李凤琴闲着的时候,带着王秀娥去买了炉子,还买了一些其他用品。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十一月初,王秀娥也开始摆地摊了。
苏半夏这边,从广市的货也到了。
林萧帮着苏半夏将这些衣服全都拉了回来。
当天,苏半夏将这些衣服搭配好挂在店门口。
她这次批发的衣服,什么颜色都有,挂在门口简直就是大街上一道靓丽风景。
路过的人都朝着这边看过来。
一旁几家店的老板也朝这边看过来。
衣服挂出来的当天,她就卖了八百多块钱。
苏半夏这两天又开始骑自行车了,年底赶集的人很多,这集要等到下午三四点才散。
沈秀秀这两天也是很忙。
苏半夏服装店的人络绎不绝,连带着门口的李凤琴和王秀娥的生意也很好。
这两人的摊位连在一起,只要是来的人,李凤琴就推荐两人的吃食。
王秀娥的摊位刚支起来,来的人还不知道麻辣烫是什么。
她前几天生意其实不是很好,但渐渐她的生意就跟着好起来了。
主要是,路过的人闻到她锅底的香味,都会停顿脚步看一看。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