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渣女被迫洗白(266)

作者: 小高同学 阅读记录

商淮回头看向商父,不知道父亲想说什么。

“我们活着的人,还是要往前看的。”

商父并不认为,商淮需要安慰。

商淮从小到大,身边的人死了不知道多少。

商淮应当早就接受死亡了。

只是这次,是商淮喜欢的姑娘,商父破天荒的,还是安慰了一遭。

“爹,你快走吧,一会天就黑了。”

北方天一冷,黑得也越发的早了。

商父这下没在推辞,转身离去。

等着商父彻底离开后,商淮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

信上的字体非常扭曲,像是才学字的孩童才能写出来的字一般。

而这封信,是匈奴王子写给商淮的。

具体的意思是,商淮这个无冕之王做得太久了,是否想做一做,那真正的王?

如若商淮愿意,他们匈奴人,愿意给予鼎力支持。

以往每隔半年,匈奴王子都会给让商淮来一封这样的信件。

无非就是挑起商淮的欲望,想要挑拨离间。

以往这种信件,商淮每次看过后,嗤之以鼻,便烧了。

商淮摩擦着手中的信件,随后冷笑一声,丢进了火堆里。

商淮起身拿过一旁的刀,心中有了个大致的计划。

匈奴人一而再,再而三想要拉拢他。

不过是怕他,服他。

商淮当然不会给这个机会,否则,他怎么对得起死在匈奴人手下的将士跟兄弟们?

可商淮也承认,他对王座上那位,确实不满。

一句话,就可以定人生死。

萧帝稳坐王位,靠着他家世代在北方拼杀。

而萧帝一句话,就可以定他心爱姑娘的生死。

甚至也并不会因为,他们家世代戍守北方的军功,手下留情。

萧帝现在可以这样对待他喜欢的姑娘,以后,是否也会如此对待镇北军?

商淮拿过一旁的刀握在手中,权利如果握在手中,是不是比刀剑要来得畅快?

京中,萧帝亲自去大牢里,押着萧承辞出来的。

寺庙已经重建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

寺庙最开始的一块砖,是萧帝垒的。

现在最后一块,的萧承辞来。

萧帝担忧萧承辞搞破坏,亲自盯着萧承辞。

哪曾想,萧承辞这次把自己收拾齐整了,老老实实地三拜九叩,完成最后一片瓦的工程。

让萧帝都有些意外,这跟之前那个砸寺庙的人,是同一个?

莫不是,萧承辞被关傻了吧?

“主持,还请劳烦你,带我去点一盏往生灯。”

主持看向萧帝,萧帝轻点头。

主持带着萧承辞去往了偏殿,萧承辞净手,虔诚地写下裴芝的名字,亲自点燃了灯。

萧承辞望着跳动的灯火,谦卑道:“劳烦主持,让人天天来看看,别让灯灭了。”

主持想说,他们寺庙里的往生灯只要定期加入特制的油,就算风吹也是不灭的。

主持小心道:“殿下放心,老衲一定记在心上。”

面前这位殿下,可是不满便会火烧寺庙的人。

寺庙好不容易重建,殿下说什么,他听着便是。

萧承辞问:“点了往生灯,人就会有来世么?”

主持犹豫了一番,实话实说:“往生灯,只不过是生人对逝世之人的寄托而已。”

主持说完,担忧地看着殿下,怕殿下一个暴怒,踹翻面前灯炉。

萧承辞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给我留个寄托,也好。”

点完灯,萧帝又带着萧承辞去了大殿,潜心为国祈福。

祈福完,萧承辞开口:“父皇,儿臣想在寺庙里住上一段时间。”

萧帝不解:“你以前不是最不愿意来寺庙么?”

“你不是打算出家吧?”

第231章 她绝不认命

“父皇,儿臣只是想在寺庙中住上一些日子。”

萧承辞是头一次发现,寺庙外依山傍水的,风景很好。

“你若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你不如去皇家别院。”

萧承辞坦诚道:“我想在这里,诵经祈福。”

萧帝嘴角抽了抽,萧帝也是头一次知道,他儿子竟然能耐得下性子,诵经祈福?

不用问,萧帝都知道,这诵经祈福,是为了谁。

“行,那我就先行回去了,你自己在这,小心些。”

萧帝倒是想陪着萧承辞住上几天,可惜,宫中事多。

萧帝走后,给萧承辞留下了护卫,还有些伺候的宫人。

萧承辞还真规规矩矩的,每日跟着主持上早课,吃这素斋,潜心祈福。

萧帝对外用的借口是,萧承辞深感自己罪孽深重,要在寺庙中,为国祈福一段时间。

这一举动,自然又是引得大臣们,连连感慨了。

淑妃打量着寝殿,语气中颇有不耐,“为何此时如此简陋?”

“回娘娘,之前特供给皇室休息处,还在建,只能暂时委屈娘娘了。”

淑妃望着狭小的房间,她带来的衣物首饰都没地方放。

淑妃打量着床,用手按了两下,“就这个床,硬邦邦的,晚上怎么睡啊?”

“等会奴婢给娘娘多加两床棉被。”

淑妃跺了跺脚,“烦死了,都怪萧承辞!”

“太子殿下也在寺庙中呢。”

“他?”淑妃有些意外,“他在寺庙中做什么?”

“说是为国祈福呢。”

淑妃冷笑一声,“火烧了寺庙,现在说什么祈福,谁信?”

不过,萧承辞要是在寺庙中的话,她要是想做些什么,不也方便么?

淑妃这里还没收拾齐整,二皇子便过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