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011)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明天就没有自行车了,得看看有没有驴车可以坐,那个汽车他是坚决不坐!

至于驴车颠簸的问题,大不了多垫一些草。

“先来一百个。”

看着安景之惊讶的脸色,他问:“是不是太为难?五十个也行。”

“没有没有,一百个没问题,再多我也能给刘老哥换来。”

“暂时不用了,一百个差不多吃一个月了。”再多对方也不好带。

最后安景之带着对方给的钱,还有一瓶刘老头硬塞给他的水果罐头离开了。

刘老头不愿意安景之承担成本,直接把买鸡蛋的钱全都给他了。

安景之心想,这刘老头真够相信他的,也不怕他带着钱跑了。

只怪他表现出来的人设实在太让人信服。

回家后,他立刻找了两个儿媳妇儿帮他收鸡蛋,家里的鸡蛋他没打算卖出去,这些都是留给家里人吃的。

要让他们帮忙收鸡蛋,有些话也得说清楚,他把刘老头托他收鸡蛋的事简单解释了一遍。

关于他怎么认识刘老头的随便编一个借口就打发了。

赵育秀有些担忧:“爹,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不会被抓起来吧?”

李新凤也有些害怕道:“是呀爹,要不然就别做了。”

“这算什么投机倒把?明明是我跟刘老哥关系好,他托我帮他带点东西而已,我又不去那黑市倒卖,没事的,放心吧。”

钱他都拿了,到时候就算有人看到,他也只说这是登门拜访的礼,别人能说什么?

看安景之一脸自信,两人也不再问,公公做事一向踏实,要是不能做,肯定不会故意祸害家人,帮人收鸡蛋,家里多了一份收入也是好事,既然没风险,那就做吧。

第886章 年代中面厚心黑的缺德老头14

大儿媳一向办事稳重,安景之让她出去办事非常放心,小儿媳李新凤平时虽然有些拎不清,但这种关乎家中大事的事情关键时候还靠得住。

两人悄悄的找村里处的比较好的那些户人家,才找了三户就把一百个鸡蛋攒齐了。

两人分头行动,一人收到五十个后便往家里赶。

回来后二人面带喜色,各自挎着的一个箩筐都已经变得沉甸甸,上面还盖了一块布。

李新凤把鸡蛋筐放在家里的桌子上,得意的说道:“大柱他娘让我们下次想收鸡蛋还找她,特意给我多让了一个鸡蛋。”

大柱他娘出了名的抠搜,自己能从她手里占到便宜,虽然这点便宜并不算什么,但这种成就感足以让李新凤感到高兴。

赵育秀也面带喜色,一听她家要收鸡蛋,人家啥也没问,直接就问要收几个。

家里攒的鸡蛋都是要拿去县里换调料换钱,与其他们自己拿去换,不如直接卖给邻居更划算,少走一趟路不说钱也没少赚。

都不用赵育秀他们主动打招呼,人家自己私下就会守口如瓶,生怕有其他人家知道安家收鸡蛋来跟他们抢生意。

隔天,自行车被两个小子骑去上学,安景之只能找别的办法,趁着早上天气不热吃了早饭就出村。

原本俩儿子说要让人跟着他一起过来,但一百个鸡蛋虽然有点重量,安景之的这具身体还不至于背不动,家里的事情也不少,他拒绝后选择一人出门。

走了大半段土路,别说驴车了,连人影都没看到,就在安景之有些后悔没找一个人帮他背鸡蛋时,也算是运气好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那穿着看着像是干部。

看对方前进的方向,应该也是要去县里,他站在路边招手。

骑自行车的那干部看到他之后立刻刹车,和气的问道:“大爷,您这是有什么事儿?”

安景之装作一副虚弱的模样,“咳咳,”他轻轻咳嗽了两声说道:“我想去县里走亲戚,原本想坐车,但是这一路上连半个人影也没遇到,能不能麻烦这位同志帮我捎到县里去?”

“同志放心,我不白坐,我给钱。”

这个年代的人实在是乐于助人,对方一看安景之这年纪,当下表示自己不要什么钱,直接就把安景之送到县里了。

跟对方招手告别后安景之放下了胳膊,心道:这年头还是好人多呀,人心都比较朴素。

走了半上午,安景之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去饭店里吃了一碗猪肉白菜水饺后,他才背着鸡蛋上门。

刘老头没想到安景之来得这么快,说第二天就第二天。

他连忙帮着把安景之的背篓卸下,帮他拍了拍身上的灰这才领着人往屋里走。

“乡下鸡蛋这么多?”

安景之点头说道:“也不是鸡蛋多,只是大家都舍不得吃,要拿到县里来换家用。”

刘老头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把昨天晚上儿子带回来的一个苹果递给对方,“尝尝,这水果还挺好吃的,好像是叫苹果来着。”

这年头大家都普遍困难,像这种偏远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吃过水果。

刘老头家看着虽然比普通人家好多了,但是东西也一样限量。

能拿出苹果来招待自己,看来刘老头是真把他当自己人了。

安景之也没有客气,拿起苹果直接啃了一口,“真甜。”

其实一点也不甜,稍微有些软绵,但面子还是要给的。

刘老头笑着说道:“你先吃着苹果,我把鸡蛋捡出来。”

安景之正想把苹果放下去帮忙就被刘老头制止:“你一路走过来也辛苦了,先坐着休息休息,待会儿我儿子下班让他送你回去。”

安景之刚想说不用,又想到这一路的颠簸,便闭口不言,他这把老骨头真是被折腾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