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046)
安景之不仅没有制止,反而还添了一把柴火,也正是因为他这个举措让大家都明白,他并不忌讳大家讨论,反而需要大家帮忙盯着,看看这些皇子是不是名副其实。
“陛下真乃仁圣之君。”她猜测恐怕是陛下被大皇子伤了心之,怕剩下的几个儿子互相不服气,才采取这么一个公开公正的方法来选出太子。
……
一年后,郑洪涛带领二十万大军灭了最后一个国家。
至此,安景之所建立的大禹王朝终于实现中原大一统。
同年,百官齐聚吴江,大肆封赏。
郑洪涛为武将最高,获封镇国公,一时风头无两。
大一统中投降的别国文官武将不计其数。
如今天子完成的中原一统,草原又被中原进行了经济牵制,短期内再无战事。
这些投降的官员武将害怕遭到后续的清算,都在各自奔着,想找找关系,好歹留条命做个富家翁。
身为天子最宠幸的贺家,自然也少不了人登门。
贺家女原是太子妃,太子被废后,贺家女经过天子允诺和离归家,又因为立下功劳以女子之身封爵,足以可见贺家的威望。
徐凤昌一行人是最后被灭掉的楚国朝臣,如今他们也不去想什么权利了,只求能留下一条命。
几人厚礼登门,贺圣达把人放进来,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并没有做任何的承诺,只说陛下自有考量,既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自然不会秋后算账,只要他们安分守己。
虽然他只是表明了安景之传达出来的意思,但从他口中说出,却让徐凤昌等人心中稍等。
可等出门发现对方把他们送的礼物全都送了回来后,他们心中又开始摇摆不定。
贺淑华听闻父亲刚刚送走一波人,连忙来到前厅“父亲,你千万不要糊涂。”
贺圣达笑道:“真当你爹是吃干饭的?这群人本来就没什么事,陛下海纳百川,既然能接受他们平安到吴江,自然也没把他们放在眼中,只是他们自己心中害怕,想来我这里求个心安。”
“陛下的意思我已经传达到位,但他们的礼物我也送了出去,这些东西咱家可不沾手。”
贺圣达心里跟明镜一样,之前投降的那些大臣,几乎是消息刚一传到吴江,陛下就把他们做的事情清查清楚,哪些人能投降,哪些人不能降,陛下一清二楚。
不能投降的那批人根本活不到吴江,徐凤昌这些只是一些小鱼小虾,翻不起大浪,又没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以后安分守己就是个富家翁的命,这话他没乱说。
自从贺淑华封爵之后,贺家就门庭若市,贺淑华也担心她父亲昏了头。
“父亲,咱们贺家能得陛下信任,说到底是因为咱们能给陛下带来助力,不为陛下找麻烦。”想来想去,她还是决定提醒一句。
贺圣达笑骂:“你这当女儿的还教起爹来了?行了,爹心里有数,你那些兄弟,爹也会看好。”
第917章 乱世中拖后腿的陛下19
“爹,不单单是几个兄弟的问题,还有咱们家的那些亲戚,你也得管教。”
贺淑华严肃道:“越是出风头的时候,咱们越要低调。”
贺圣达也承诺道:“你放心,爹活了一辈子还能活不明白这点事情吗?”
犹豫了一下,贺淑华问:“爹,郑将军那边不会有事吧?”
自从受封之后,郑洪涛便如日中天,但在贺淑华看来,对方就如同烈火烹油一般,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火烧身。
对于郑洪涛的认识还是从父亲和她的前夫那里了解的,早些年他们家投靠陛下,很多人都看不起他们商人出身,可郑洪涛对他们一家却多有帮助。
贺淑华所顾虑的事情,她父亲自然清楚,贺圣达面色一正,“你放心吧,陛下曾说过,陛下并不怕什么功高盖主,只要镇国公自己能够保持清醒。”
……
二人口中的主角郑洪涛又被安景之叫到了皇宫。
“听说你家这几日有不少人登门。”安景之随意说道。
郑洪涛神色一凛,连忙恭敬道:“都是一群想找臣庇护的,臣并未接见。”
郑洪涛比贺圣达想象的还要谨慎,虽然安景之有言在先,不会因为功高盖主而对武将做什么,但他自己更要心中有数,不可恃宠而骄。
“好了好了,朕并没有敲打你的意思,只是随意聊一聊,这群人看来还是对朕不放心,怕朕对他们秋后算账啊。”
郑洪涛道:“楚国投降的那批官员很多都没有活到吴江,他们或许以为陛下容不下。”
安景之:“那群人鱼肉百姓,甚至还多次下达屠城令,朕岂能容他们?如果恶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何其不公?”
考虑到吴江城的稳定,他想了想说:“以后再有人找你,你就告诉他们,死的那些人是罪有应得,至于他们,朕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去关注他们,只要他们以后老老实实的,偌大的大禹王朝不是容不下他们。”
“是。”郑洪涛道。
“好了,今天来找你是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安景之道:“还记得朕说的军事学院吗?”
“陛下,”郑洪涛有些激动,这他哪里能忘,事关家中后辈的前途,“军事学院要开始建立了吗?”
“军事学院其实早就已经建完了,你在外面打了一年仗可能不清楚,就落在东城外。”
“如今天下大定,你们闲在家里没事可以先去学院里面担任教官。”
安景之开玩笑的说道:“放心,朕不会叫你们打白工,有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