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053)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这是一个落后与新兴交替的时代。

若是能把三个母亲的事迹登在报纸上,定会成为无数女性的偶像,摆脱她们因为出身带来的自卑。

纵然她们不惧流言,安景之也不忍心让她们背负侮辱。

三人被安景之的描述惊呆了,特别是三娘,她出生官宦人家,后来家道中落才流落烟花之地,但因为有小时候的经历,算是三姐妹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

“我写的那些文章诗词都是自己瞎写的,哪能上报。”她反应过来后下意识说道。

“这报纸,”大娘咂吧着嘴说道:“没那么容易办起来吧?”

她虽然做事冲动火爆,但也不是真的没脑子。

报社越来越多,但是出名的还不是就只有那几家。

现在家中已经入不敷出,还欠着一大笔款项,若是再拿钱去办报纸成了还好,要是没成岂不是更加糟糕。

二娘点了点头没说行或者不行,只是问:“你开印刷厂的时候就想到要办报纸?”

原主自然没想到,这不是没办法了,只能靠现有的东西想。

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开印刷厂的时候想着可能会有人过来印刷报纸,学一学人家的排版。”

“虽然没什么人来找咱们印刷厂下单,但好歹也杂七杂八的接到了一些,总算是有些经验,不算毫无头绪。”

“工具都是现成的,仓库也还有一些纸张,咱们第一次印刷报纸,可以不要一次印那么多,等有销量了再加印。”

二娘看过去,三娘点了点头道:“确实还有一些纸可以印刷。”

第923章 民国大文豪4

二娘心中有数,看着安景之的表情愈加赞叹,“当初我跟你大娘三娘还以为你没经验,没想到你是有别的打算。”

有个屁的别的打算,背了原主黑锅的安景之只能挤出笑容:“没错。”

“可开报社并不是你想的这么容易,”二娘带着考究的问道:“咱们光有印刷,有纸张还不够。”

“这魔都的报纸几百上千家,你知道为什么只有那几家出名吗?”

“每天创办的报纸都不知道有多少,能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安景之通过原主的记忆,大体了解这时代的背景,“我知道二娘的意思。”

“一个报社要想得到民众的认可,就必须要有权威性。”

“我们的报纸也可以有。”

三人诧异地看过来,只听安景之缓缓地继续解释道:

“民众为什么要买报纸?是因为他们想从报纸上获得想要的信息。”

“权威方面,如果不是有名的文人来帮咱们报纸发声,在报纸上刊登文章恐怕不会得到认可。”

“但非亲非故,很多文人都有合作的报社肯定不会来咱们这里发表文章,所以咱们只能靠自己。”

“没有文人愿意在咱们报社刊登文章,那我们的报社凭什么吸引别人?”三姐一针见血的问道。

“咱们的报社没有权威性,我们可以自己制造。”

……

四人谈话结束后,三个母亲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急匆匆的就去忙安景之安排的工作。

再也不像之前忧心忡忡,反而浑身充满了干劲。

若是报社真能办成,她们的名声和口碑,都能有个翻天覆地的扭转,反而纺织厂能不能继续办下去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当然,纺织厂还是不能丢的。

虽然不在乎外人怎么说,但不认识的人都能空口白牙的污蔑她们,她们的心也不是真的铜墙铁壁,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不难过?

这个年代,想要获得声望,只有那么寥寥几个途径。

当官,原主不适合,安景之也不愿意在这个越发糜烂的国府工作。

当老师,当医生,当律师等等,都需要专业的学习,原主没有这些能耐,也不可能突然学会,更何况这些专业得到的薪酬也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这些全都不适合,安景之只能选择走文人这条路了。

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提高自身的声望,这声望就是他的护身符。

也是目前最容易破局的方法之一。

不仅能赚钱,还能多一些立身之本。

大娘忙着安抚工人,二娘去学习报社的经营,三娘在忙着学习报纸的排版。

……

“卖报卖报!因一个男人引发的两国血战!是人性的堕落还是道德的沦丧?”

“卖报卖报!因一个男人引发的两国血战!是人性的堕落还是道德的沦丧?”

“给我来一份报。”

“小孩,给我来一份。”

报童的声音引起了无数路人的注意,纷纷掏钱买了一份报纸。

不管他的文章写得有多好,只要没人看就废了。

就算可以等时间发酵,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所以他不得不用上了标题党的办法。

安景之在街头上看到几乎是报童刚刚念出标题,就有不少人愿意掏钱买时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这个策略不错。

拿到报纸的人都以为会吃到什么瓜,前面的标题看着有些唬人,后面的标题就让人觉得可能会有什么三角关系之类的情况。

没想到打开内容一看,跟他们想的完全是两回事。

但文章的精彩却也让他们不再去计较被标题骗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觉得被骗,直接把报纸丢了,顺便还骂两句。

张廷友是魔都小有名气的文人,以前还无人认识,让他真正出名的是散尽家产去开厂实业救国,最后虽然厂倒闭了,但也留下了美名,让他跻身文人圈子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