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055)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二娘给了大娘一个眼神,转头解释:“你大娘不是这个意思——”

正待她解释,安景之笑着打断,“二娘你放心,我没有误会,我知道大娘的意思。”

“说来也怪我,我不愿意上学堂,只是觉得学堂里教的太简单了,听来听去反而让人烦躁。”

“别的不说,写几篇文章我还是没问题的。”

“那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国际事件?”还知道为什么敌寇要发动战争,就连她们都不知道。

“想知道这些还不简单吗?报纸上的文章那么多,还有历史书,地理书,互相印证推算一下也不难知晓。”

“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少,只是没人这么专门讲出来而已。我这也不算什么才能。”

看着安景之侃侃而谈的模样,三娘惊叹,“景之,以前还真是三娘小看你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深厚独到的见解。”

大娘和二娘心中隐隐有些愧疚,她们自以为对这个捡来的孩子如若亲子,关怀备至,却没想到原来她们对对方这么不了解。

“景之,看来是大娘和大娘小看你了。”大娘想到他从那么一丁点的婴儿长到如今,对方成长的模样在脑海中一幕幕闪现。

“看来咱们是真的老了,以后就算走了也不担心你了。”二娘洒脱道。

虽然说签下军服的订单那件事干得有些鲁莽,但初衷也是为了她们,后来也及时的用上了补救的办法,以目前的情况看,用不了一个月纺织厂的情况就能缓解。

对方的生存能力比她们想的还要强。

安景之:“二娘你说什么呢?你还年轻着,跟大娘和三娘要长命百岁。”

三个母亲的年龄比原主确实没大多少,最大的大娘谢应凤如今也只是三十六岁而已,最小的三娘阮妙灵如今也才三十一。

原主今年正好十八,也就是说大娘谢应凤她们捡到原主的时候自己也还是个孩子。

只有大娘刚刚成年,其他两个自己都还是未成年的小姑娘,但对于她们来说,却已经漂泊半生了……

有了报纸的资金,谢应凤拿着一部分的钱去还了一些供应商,又留了一小部分,给工人发了一些工资。

虽然还不能把所有工资下发,但起码能让他们暂时撑过眼前的难关。

每隔三天他都有一篇新的文章发布,通篇都是激励国人的内容,偶尔会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来判断一下走向。

通行报社彻底在魔都站稳脚跟,发布的报纸成为了各大学校的学生必读之物。

报社也收到了无数想要拜访山河先生的报纸和电话。

安景之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自己就是山河先生,只推说山河先生事务繁忙,暂且不见客。

事实上他也确实很忙,他的文章老辣周到,但他年轻,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与其自己出去认下这个笔名,不如等别人自己慢慢查出来来得让人信服。

第925章 民国大文豪6

“这个山河先生是谁?怎么现在到处都在议论此人?”

通行报社的名声愈演愈烈,终究是传到了国府某些人的耳中。

有人解释:“山河先生是一个文人的笔名,此人在报纸上写了几篇爱国的文章,引得不少人争相拜读。”

“几篇爱国的文章就让这人名声大噪?”不是他怀疑,现在这些文人哪个不天天讽刺政府,大谈爱国之心。

不过是一群只知空谈的书生罢了,哪里知道政府的困难。

这人继续解释:“此人的文章老辣,见解独到,常常针砭时弊,”他顿了顿说道:“他还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做出了岛国会展开全面战争的预测。”

中年男子眉头一皱,“简直胡说八道,岛国地盘狭小,资源匮乏,怎么可能支撑得起他们打这么远的战争?”

就算如今岛国的经济军事发展蒸蒸日上,并且还进一步的侵占了国家的土地,他们也不相信对方敢发动全面战争。

原本还想听听为什么这个山河先生能被这么多人追捧,听到此人如此夸大其词,犹如跳梁小丑,他顿时失去了兴趣。

“徒有虚名之辈罢了。”

只是他这话认可的人却不多。

上门拜访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连夜蹲在通行报社周围,发动了所有的关系,发现根本就没有山河先生这个人。

因为压根没有人朝通行报社投稿,所以山河先生只会是报社内部的人。

大家想一想,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山河先生会在这么一个毫无名气甚至是刚刚开办的报纸上发布文章了,因为这就是人家自己的报纸!

当初用那种哗众取宠的标题吸引读者,也顺理成章了。

只是他们查来查去,也没能查出来哪个是山河先生。

张廷友向报社发过几次邀请和拜贴,但每次都石沉大海,终于得到同意后他亲自上门拜访。

对方虽然是竞争报社的主编,但通行报社的报纸第一次发布时,对方不仅没有阻拦,反而帮他们增加了不少销量,还自发性的帮他们宣传。

又了解到对方曾经实业救国,虽失败了,但其心可敬,安景之对此人有些好感。

把人引到家中客厅,让人帮忙奉上茶水,三个母亲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安景之亲自招待对方。

两人沉默不语,只偶有茶杯放下抬起的磕碰声,就在安景之有些摸不清对方想卖什么关子的时候,张廷友突然道:“山河先生?”

“嗯?”安景之眉毛微挑。

虽然对方并没有露出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但正是因为这一丝完美才让张廷友确定,眼前的人就是他一直想要拜访的山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