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16)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安景之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都穷,他也愿意尽自己所能的帮助他们。不过谁要是敢糊弄他,他也不会当烂好人。

梁天下不仅卖牛仔裤,还会卖一些其他款式的裤子。还有衣服每年都会上不同的款式。

所有的衣服上面都有中文的梁天下标志和拼音。

其他地方不好说,但是在安景之家乡没人不认识梁天下这个牌子。

一年后安景之还通过广交会拿到不少外贸订单,给国家赚了十几万外汇。

梁天下的厂越来越大,小梁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这里做工。

等到传回安景之拿到广交会的外贸订单后省城报纸对梁天下和安景之大夸特夸。

于是梁天下这个牌子就连周围的省都知道。

县里的领导看重安景之能力,把长兴制衣厂直接打包给他,就连厂里的工人也给他留下让他负责。

当然,是安景之花钱购买,不过好处就是会对他绿灯大开。

而且不会再插手他对于长兴制衣厂的管理。如果那些老工人仗着自己资历老,不听话,要辞退那些老工人可以,但是得给出相应的报酬。

长兴制衣厂正式改名梁天下制衣厂分厂。

总厂当然是设立在小梁村。

手里握着大批订单,确实是需要再扩建,既然有一个现成的制衣厂,安景之也不拒绝。

接手后安景之先是对一些工人制度进行整改,一样的改成底薪加计件。又开除了一批混日子的老油条后,让他们加紧开工,参与到忙碌的制作中。

如今梁天下连外国人都喜欢,在国人眼里知名度大涨。订单不断的增多。已经排到了明年七月份。

不到半年,原来的长兴制衣厂,现在的梁天下制衣厂分厂变得井井有条。

负责管理这里的仍然是原来的厂长。这几年来他靠着售卖布料和拉来的零零碎碎的订单。勉勉强强撑着到现在,安景之接手之后,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只负责管理生产,不负责销售顿时负担大减,意气风发的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本来上面是打算调他去当别的厂当干部,但是他对这里感情深厚舍不得工人们。于是决定留下来,在这里看着长兴制衣厂重新变好,就算改了名字,但还有不少老工人在。

看到他们如今能够在安景之的带领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

小梁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落后偏僻的小村庄。

一条条笔直的大路直通大马路上。

家家户户都起了楼房,安景之没有食言。在他毕业半年后村里老宅旁边起了一个三层楼房。

这是安奶奶制定的高度。

里面的很多设置都是偏现代化的,看起来明亮大气,住起来也十分方便。

房子修好的那一天,这里家家户户都过来串门。想看看这设计师设计的房子和他们自己起的到底有啥不一样?

看完之后,就有人后悔自己把房子起早了。

这大学生设计的房子果然跟他们自己瞎建的不一样!

看看人家厕所修房间里,但是一点味道也没有。那蹲坑白净得都可以照镜子。

厨房也宽大明亮,做饭时心情都能好上不少,那自来水直接接到自己家里多方便!

第96章 八十年代骗光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22

安景之实现了他以前对着安奶奶说的所有承诺,带着安奶奶走遍了京城所有的地方。

安奶奶越老精神头还越好。有时候安景之都要走不动了,她还精神充足。

没办法,只能舍腿陪奶奶。

第一趟是全家人一起出来玩。

第二趟就是安景之专门陪着安奶奶出来。

其他老人家上了年纪。总不愿意到处跑,喜欢待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安奶奶偏不,年纪越大,越向往外面。

好像是要把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全都弥补回来。

对外面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如今公司已经走上了正轨,安景之自然也乐的花时间陪着奶奶一起走遍华国的大小山河。

安景之的公司越做越大,最后还成为了国家的创汇大户,安景之更是成为创汇英雄。

小梁村最后合并了周围的所有村庄后改为梁市。

原来的小梁村也成了梁市的市中心。

一开始跟着安景之的销售五人组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分公司老总。

安小姑和安姑父在厂里收入越来越少后先后加入了梁天下。

安小姑也是从销售开始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分公司的老总。

而安姑父则是负责做后勤。他的管理能力稍微差了一点,但是细心认真。

安小姑的儿子如今也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商人。在梁天下总部负责对接各地的经销商。

有了梁天下的纳税,当地的税收总额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梁天下在赚钱之余也不忘慈善,国家有什么天灾人祸时总少不了梁天下的身影。

……

京大。女生宿舍。

秦洺洺一张脸好奇,“慧芝,慧媛你们毕业后要去哪里工作?”

21世纪初的大学生还是很值钱的,更别说他们是全国顶尖大学的大学生。

安慧媛道:“我和姐姐都去梁天下。”

安慧媛是安三叔的女儿。安慧芝是安大伯的女儿。

两姐妹一起考上了京大同专业,经济学,又很有缘分的分到了同一间宿舍。在他们班级里十分受关注。

毕竟两姐妹考上同一所大学,还分到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的实在是太少,更何况两人还是少有的漂亮。

很难不少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