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71)
如果说原主是个极品,那么张之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原主靠着吸家里人的血,而张之文则是靠女人。还是青楼里的女人,并且不止一个。
想到这里,安景之准备写几封信,提醒一些可怜人。
何昌兴一肚子的问题,不知道开口先问哪一个,咽了咽口水:“那个,你会算命吗?”
安景之险些被馅饼呛到。
“咳咳咳。”
“你没事儿吧?我不就问了个问题吗?”
安景之推开他,缓了一会儿才恢复,眼神复杂的看着何昌兴,“你可真是个人才。”
何昌兴一脸疑惑,“你在说什么呀?”
“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那你刚才怎么猜到他要说什么?我看你头也没抬,居然跟他说了一模一样的话!”
安景之不用抬头也知道来的人是谁,一身的脂粉会除了张之文还有谁?“他那种人的心思很难猜吗?看到没,那个就是我跟你说的,嫉妒你家里有钱还能考科举的人之一。”
何昌兴看了看,远处假装在看书的人,一脸不可置信,“不会吧,怎么可能?他,他家里不是还挺好的吗?用得着嫉妒我吗?”张之文在学堂里穿的从来都是崭新的长袍,还经常请同窗吃饭。
安景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只看表面。”
“那你到底知道他啥?把他吓成那样,我看他刚才脸色煞白。他一个大男人,你说他香是什么意思?”
“子曰,不可说。转回去看书,还想不想考科举了?”
无论何昌兴怎么追问,安景之都闭口不答,无奈之下只能够提着他的食盒悻悻的转回去。
上午听完夫子的课,趁着中午休息时间,安景之写了几封信,偷偷的叫人送去了几个地方。
至于人家信不信,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他只是日行一善罢了。不会有人认为他安景之是因为被张之文破坏了早饭的好心情才干这种事的吧?
做了一回活雷锋,心情轻松的安景之悠哉悠哉的溜达回了学堂。
下午课堂结束后安景之去找夫子,夫子看着面前的安景之有些疑惑,“景之,你来有什么事儿吗?是不是刚才说的哪里不懂?”
安景之拿出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夫子,是这样的,学生闲暇时把书本都看了一遍,试着写了一篇文章,想请您帮忙判判。”
安景之按照夫子给他们讲的秀才考试题目大概划了一下重点,不是押题,没有大量的题目,根本没法押题。
而是自己准备的复习重点,考试时大部分都是一些古文经典背诵,以及词句理解,还有一些时事政策的理解,最后一题策论需要大量的练习,还比较考验一个人的见识。
这题对于官宦人家出身的学子更有优势,但对安景之来说并不是难点,他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的练习,适应这个朝代的文章结构。
最好能够找来历届的科考官最心仪的文章拜读,不过这就不是夫子一个普通的秀才能做到的事了。
第145章 古代极品农家子10
夫子拿起安景之写的文章,其实他根本没有多少期待,安景之这才学了秀才的功课多久?怎么可能写出什么好的文章?怕是连文章的结构都掌握不了,更何况他年纪还这么小,作为一个农家子见识有限,策论最重要的不是结构,而是内容。
夫子还以为安景之这是故态萌发,又起了那好高骛远的心态,总想着一步登天,有天分不好好利用。他抱着批判的心态看安景之的文章。
心里在构思着怎么样批评才能严厉,又不会让他灰心,让对方学会脚踏实地的做功课。
这一看夫子顿时就陷入了文章的深意中,已经忘了自己这是在给学生评判文章,更忘了什么构思批评的话。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他又看了一遍。良久夫子这才眼神复杂的从文章之中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安景之。
这文章整体的结构显得十分稚嫩,但文章的内容却像一个经年老吏写出来的,发人深省,观点犀利,看起来又条条都行之有效。
文章结构再练练肯定能够改好,但是一个人的观点,见识才是最难的。这明明是他们这种普通平民百姓的劣势,在安景之这里反而写成了他的优势项。
不过目前还不能判断,也有可能, 只是凑巧他对这水患治理方面有所了解。夫子决定再观察观察。
“这是你写出来的?”
安景之点点头,“对,这是学生参照您说的去年策论题目写的。”
夫子一肚子想要批评的话憋了回去,他甚至还产生了一种想要跟自己学生一起探讨的冲动,里面提出的很多方法是朝廷从未实施过的,但看起来并没有任何问题。
半晌夫子开口道:“写得不错。”
“待会儿我给你把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旁边。”
安景之喜道:“谢谢夫子。”
安景之正打算走的时候,夫子还是叫住了他,“景之,你不要太过着急,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你的文章内容把握的不错,但你整体的文章结构不行,多练练就好。
“你着急写文章,其他的科举考试的内容都看过了吗?都学会了吗?需要背的地方都背会了吗?”
安景之转身拱手行礼,“回夫子,学生还差最后一本通识就看完了。”
夫子震惊的站起身,“你是说其他四本你都看完了?!”
他知道安景之记忆好,但没想到已经好到这种程度了吗?
夫子不放心的,亲自拿出书来抽考安景之。
片刻后安景之抱着一叠书籍离开了夫子的书房,那是夫子拿去给他练习策论结构的参考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