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183)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何昌兴能考上童生,他确实是出了大把力气,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在其中出力,何昌兴这辈子都没有功名。

本来是抱着给原主还他五两银子的恩情,事后就两清,但相处的过程中,他跟何家人的羁绊确实越来越深,何家人也确实值得结交,既然如此,那就以后继续往来吧。他收了这钱就等于是认下了何父这个伯父。看似安景之拿了人家两百两银子占了便宜,但实际上两人都清楚,这是何家占了便宜。

看到安景之收下钱,这证明是认下他这个伯父了,何父高兴大笑,两人之间的关系显然更加亲近。

四人又在前厅聊了一会儿,最后夫子和安景之结伴回了学堂。

路上夫子多次看向安景之好像,有话想说又有些难以启齿,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安景之看着夫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大概知道他想说什么。

回去他就花了几天功夫整理了一份资料,直接拿去夫子的书房。

“景之,这是?”

“夫子,那天路上您不是看了我半天吗?这就是您想要的东西。”

听到这里,夫子连忙翻看,上面详详细细的记录了针对不同的学生,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还有安景之自己整理,童生出题心得,以及怎么样在不会的情况下还能够擦边得分。

要是一般的老学究看到这份资料,怕是会被气得大声呵斥安景之,这是不尊圣人的学识,怎么能够把科举这么庄严肃穆的考试,变成了条条框框的技巧?简直是有辱圣人。

夫子却如获至宝,若是年轻的他,可能也会有这种想法,但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的思想开明了不少。

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什么圣人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只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好处。

“景之,这是你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你当真愿意让夫子在学堂里教授其他人?”

“夫子,学生既然拿出来了,自然是愿意的。”相信有了这份资料,夫子的学堂童生中榜率必定能够增加不少,到时自能声名鹊起,更多人争相把送孩子来到学堂里,也能完成夫子想要桃李满天下的期盼。

“景之,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我替你这些同窗谢过了。”

夫子还想起身拜谢被安景之急忙拉住,这资料他可不是为了这些同窗才拿出来的,他们应该庆幸自己是夫子的学生才是。

第156章 古代极品农家子21

儿子帮同窗考上童生的事情传回去之后,安家人算是安心了,不用攒钱赔给人家了。

他们是真没想到自家孩子这么厉害,不仅自己能考上童生还能帮助同窗考上童生,这得多能干呀?不愧是文曲星下凡!

不仅是安家人这么想,现在全村的人都信了。

没有人想过安景之和安家人会说谎。

全村人都知道,安家卖的那个皮蛋都卖到县里的一个大商行了,还是人家商行的背后主家亲自过来他家谈成的这事,那商行的主家就是安景之帮助的那个同窗家。人家放着那么大的买卖不理,亲自跑来他们这乡下穷旮旯就为了那皮蛋,这要说不是为了报恩,谁信?

一时之间,安家的皮蛋生意又迎来了一波销量高峰。

何父亲自跑到安家来收皮蛋这事儿,安景之一开始是不知道的,还是后来他回家的时候家里人跟他说起他才晓得。

为此他还抽出一点时间帮何昌兴补了一下策论,他讲的没有感情,全是技巧,何昌兴听了如获至宝,夫子给他讲的他都听懂了,但是具体写时又抓马了,心里本来都死心了,知道自己这一次大概是陪考,被安景之抓着突袭了几天,他又信心满满,每日苦练文章。

安爷爷这个不爱出门的人变得天天爱跑到村口坐着,就等着他那些老兄弟过来夸他家景之,就连他大哥都来家里好几次,还跟他要了不少景之的衣服,但这衣服哪能放这么久?都是改改给更小的孩子穿了,只有两个尿戒子还放着呢。

安爷爷大哥也不在意,要了两个尿戒子回家去就让家里老太婆改改,做成了一个褂子,给家里孩子穿上。

安爷爷在村口的时候,看到他大哥牵着小孙子来唠嗑,只是他孙子身上穿的衣服怎么那么眼熟?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才发现这不是他孙子景之小时候那尿戒子吗?!

安爷爷大哥让他孙子叫人的时候,安爷爷还愣了小半晌都没回过神来,脸上表情复杂的看着他大哥这小孙子,还是他大哥推了他一下,他才应了一声。

就连安爷爷都这样,其他人更不用说。

安老三在村里天天得瑟,逢人就说他儿子怎么怎么厉害,得瑟完又享受了一番众人的吹捧,听完心情舒畅就赶紧回家,跟他娘拿点钱后去了县里卖书的地方逛了好几天,回来就开始自己在后院不知道鼓捣啥。

童生试过后三个月,秀才考试如期举行。

考试前一天安景之回了一趟家,收拾着路上要用到的东西。

拿好家里人为他准备的白馍,正准备离开,安老三找了过来。

安景之眼神复杂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安老三,对方手上布满了伤痕,看着儿子看向自己的手时,安老三还下意识的往后藏了藏,放在桌子上的是一个考篮,每位进考场考试的学子有条件的话都会背着一个考篮,里面放着他们的考试用具和包袱。

“爹,这是你做的吗?”这考篮是竹子编的,周围的倒刺削得十分光滑,背起来轻便又舒适,有一股淡淡的竹香。说实话不比那些高价考篮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