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597)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见安景之一言不发,大队长问道,“景之,你有什么想法?”

安景之笑道,“我才刚刚做会计不久,主要也是管账,对这些都不太懂。”

记忆中今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大暴雨,大家想要紧着粮食来安排也没什么问题,安景之也就不再发言。

最后众人达成一致的意见,先全力收割粮食,全村老少齐上阵,然后再组织壮劳力去挖沟渠。

……

抢收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全村齐上阵,只要不是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全都被赶到地里干活,就连干部也不能脱产,大队长都亲自下地干活了,安景之肯定也逃不了。

但还好他的文章已经写完了,只等着来信,每日也是累得直不起腰。

一连干了七八天,安景之也慢慢的习惯了。

“景之,有你的信。”邮递员骑着一辆自行车敲响安家的门。

安景之接过,和对方闲聊几句回到家中把信拆开。

是首都日报寄过来的信,信上说他的文章已经刊登了,随信附上的还有十块钱的写作鼓励,不能说是稿费,这叫做激励。

徐燕芬看到安景之站在院中,说道,“咋了这是?咦,怎么有一封信?谁寄给你的?”

安景之高兴道,“奶奶!我写的那篇文章上报了!您的故事很快就要被全国人民看到了!”

徐燕芬呆愣在原地,喃喃自语,“我上报了?”

安景之肯定的抓着老太太的胳膊说,“是呀!您很快就会成为全国的名人了!”

很快一家人都得知了这个消息,全都非常震惊,当时安景之跟徐燕芬一人说一人记录的时候,他们还当这是在哄老太太开心,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上工时,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安景之写了一篇徐燕芬的文章,登上了首都日报。

连大队长都来问了几句。

“真的假的?随便写个文章就能登上首都日报了?”张五奶道。

“什么叫随便写个文章,人家可是高中生,文化人,写的文章上了首都日报有什么奇怪?”李三奶反驳道。

“高中生多了去了,那些知青好多不都是高中生吗?也没见他们写什么文章上报。”张五奶撇撇嘴嫌弃的看了一眼远处那群,好多干活连孩子都不如的知青。

李三奶也嫌弃的看了一眼那群人,“他们咋能跟景之比?”

张五奶也赞同的点点头,“对,咱们景之也是读书人,下地干活照样也没叫苦叫累,哪像他们一样。”

很多人朝徐燕芬打听事情的真假。

徐燕芬乐的嘴角就没弯下来过。

“这还能有假?人家信都送过来了,今早邮递员把首都日报寄过来的信送到我家了,我亲眼看着呢,真真的!”十块钱的写作激励这事她没说。

第526章 七十年代带领全村致富11

有人相信,但也有人不相信,毕竟又没看见报纸。

不过第二天所有人都再没了任何疑问。

公社的领导拿着报纸亲自找到了大队里。

正在地里干活的安景之被急忙叫走。

大队长领着他来到大队部,招待公社领导。

两人腿上到处都是泥,大队长有些不好意思,想要遮盖,但安景之却一副坦然的模样。

公社领导看着他笑眯眯的,“好!真是一个好同志,拿得起笔杆子,也举得起镰刀锄头。”

他笑着拍了拍安景之的胳膊,让两人随意坐下。

大队长到现在仍然是一头雾水,看着公社领导一副非常欣赏安景之的模样,搞不明白到底什么情况。

心里想到昨天报纸的事情,但也不敢确定。

“主任,您这是?”他问道。

公社主任旁边跟着一个干事,对方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两张报纸,一份递给了大队长,一份递给安景之。

“你们队里出了能人,写的文章登上了首都日报,长云大队可是在全国出了名了,咱们庆明公社也托了你的福,在全国人民面前亮了一次眼。”公社主任笑呵呵的看着安景之。

一早就收到上面领导的慰问,他自然得亲自来看看。

大队长愣愣的看着面前的报纸,上面真的有一篇文章,作者写着安景之的名字,文章内容还真是昨天说的徐燕芬的故事,真的上报了?

大队长虽然知道安景之一家不会乱说,但是报纸拿在手上看到那真真切切的文字时,仍然有一种虚幻感。

“我这次来,一是想见见咱们公社的能人,二也是想看看芸芸众生之一,平凡而伟大,还能把你培养的这么好的徐燕芬同志。”

芸芸众生之一,平凡而伟大,这是安景之在文章里用到的词。

“我奶奶应该还在晒场忙着,应该没时间。”安景之道。

大队长生怕安景之说话直把人得罪了,连忙道,“我这就去把人叫过来。”

公社主任笑着拒绝,“这怎么能行?不管是谁都不能打断农民生产,既然是我要去见徐燕芬同志,当然是得我亲自去看,而不是让她过来见我。”

大队长笑着领着两人去到晒场。

来了外人的事,整个队里已经传遍了。

晒场几个老太太七嘴八舌的讨论。

“听说是公社领导过来了,还把景之和大队长都叫去了,你们说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能有啥事,估计是来看看咱们抢收情况的吧?”

“以前也没来,怎么今年就来了?”

“别说了别说了,好像有人过来了!”有眼尖的看着大队长和安景之领着两名陌生人过来,捅了捅身边的人提醒道。

安景之领着人来到徐燕芬的身边,先是跟几位老太太打了声招呼,介绍道,“这就是我奶奶,文章上的徐燕芬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