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709)

作者: 只吃三碗 阅读记录

“当然记得。”

安景之眼角瞟了一下拐角的衣袖,更加大义凛然的说道:

“但他是我的弟弟,只要他有这个才能,我这做大哥的肯定也会支持。”

“不就是五百两吗?我能赚出来。”

白夫子乍舌,像是第一次认识安景之,“有你这个大哥,是安春明的福气。”

随即便又燃起了心中的教书育人的焰火。

跃跃欲试的说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教导他,不敢说别的,一个秀才功名,只要他努力肯定能够考取。”

安景之的余光发现那转角的身影消失,图穷匕见的说,

“我对二弟期望甚高,我也知他是这块读书的料子,二弟从小就心性坚韧。”

“又启蒙过一些知识,夫子可以不用按照蒙童的授法来教育。”

“我希望二弟明年就能下场童生试。”

白夫子有些为难,但他心中也有期待,“好,我便试着加快进度,童生试并不困难,你二弟聪颖好学,记忆能力也不错,又有一些基础,明年可以一试。”

说完他又有些犹豫道,“但我也不能保证他就一定能考上,你也知道他上私塾的时间还是太短。”

安景之白摆手,表示自己不介意。

“若是能成更好,要是不能成就当提前积累经验。”

这小子既然敢告状,就别怪他背后鞭策了。

按照原本的进度,应该是三年后才下场童生。

有了安景之的插手,安春明的科举之路会走得更快,当然压力也会更大。

两人谈话结束后安景之离开,白夫子也拿着课本赶去课堂。

原本被派去叫白夫子上课的安春明听完那番话后便匆匆回来。

他不敢想象,大哥居然对他有如此多的期待。

甚至真的愿意花五百两银子换他一个考取功名的机会。

那可是五百两。

他跟他娘一个月的月钱也只有两百文。

安春明的眼睛在看着课文上的字,但脑子却非常乱,一个字儿也看不进去。

他一面高兴自己被安景之如此看重,又一面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恐辜负了安景之的期望。

直到白夫子进来时,他的思绪才慢慢平静。

他心中念:不管如何,都不能让大哥失望。

……

从那天之后,安春明便开始了补课生活。

白夫子照例讲完课,又私下把安春明叫到自己的书房,不断的给他补课。

安春明勤学好问,知识吸收的很快。

当然,代价就是他回家的时间一日比一日晚。

但好在安景之给他派了一个小厮跟着,倒也不用担心危险。

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去,白夫子收拢了一下书桌上的书本。

“今日就到此为止,你回去吧。”

安春明恭敬的行了一礼,跟仆人转身离去。

白夫子没吃饭,家中的人也一直等着他。

看桌上的伙食甚好,他诧异的问,“什么时候买的鸡?”

他夫人回答道,“不是买的,是安少爷差人送来的,还有半扇羊肉在厨房。”

白夫子眉头微微一挑,明白这是对他给安春明补课的回报。

微笑着说道:“吃吧。”

众人这才敢动筷子。

第626章 古代极品商户子17

安景之一开始开台球坊,确实只是想找点事来玩玩。

后来梳理原主的记忆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

当今皇帝是老皇帝的独子,性格跟以往稳重的皇帝都不一样,贪玩好乐。

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于男主身上,在他的判断和原主记忆中,男主安春明确实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

但是万一呢?

或者说安春明突然来了一个重生?到时候可能会把他所有计划打乱。

安母董双燕的棉衣推行计划需要几年,获得朝廷的认可,需要的时间更是难以计数。

在这期间他得做好另一项准备。

吸引那个好玩的小皇帝。

也是因此模仿开台球坊的人越来越多,他不仅不会不高兴,反而乐见其成。

只有开台球坊的人越多,玩台球的人才会越多,而台球的消息也会越传越远。

说不定能吸引到那个远在京城却经常喜欢微服出行的小皇帝。

清晨,安景之难得起了一个大早,被丫鬟伺候洗漱一番。

站在自己院子门口,打了个哈欠活动手脚,伸了伸懒。

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此时他已穿上了那狐裘大氅。

正和狗子交流着台球坊的事情时,小秋匆匆来到他的院门口。

“大少爷,夫人请您过去。”

安景之回问道,“我娘找我什么事儿你知道吗?”他一边问一边跟着小秋行进。

小秋满脸喜悦,“夫人把棉衣弄出来了!”

安景之大喜过望,他完全不插手的情况下,董双燕可耗了大半年才把这东西弄出来。

其实不是因为难做,靠手工的话,那棉衣早也做出来了,只是要进行推广,那这么复杂的制作方法,棉衣做出来恐怕耗费的人力成本也不低,这就背离了他们的初衷。

为此,董双燕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渣爹的消息她是一点也不打听了,一心扑在棉衣制作上。

甚至没少被渣爹冷嘲热讽。

见儿子走过来,正双手拿着那棉衣,满意打量的董双燕连忙把儿子拉进房中,把手中棉衣递给对方。

“儿子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说要的棉衣?”她满眼期待。

安景之伸手摸过外面是比较粗糙的布料,但摸起来却觉得软绵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