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836)
下乡的男知青受不了乡下的苦就攀附上大队会计的女儿。
又在恢复高考之后抛妻弃子,回到城里。
被抛弃的田彩凤也就是原主他娘,看着自家爹被气死,居然对崔建生毫无恨意,反而一心想着望子成龙,想靠着儿子让男人回心转意。
从小对原主就非常严厉,天天逼着原主读书,本来读书也没什么,也是希望孩子成才。
这个问题就出在她让孩子读书,还要让孩子负担家里的生活。
崔建生走的那会儿,原主已经五六岁了。
五六岁的孩子就要学会煮粥蒸饭照顾没用的亲娘。
而田彩凤呢?每日沉迷在失去男人的痛苦中。
除了问几句原主,读书的事情再无其他关心。
崔建生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钱财都给卷走了,原主读书的钱还是村里人看他家可怜凑给他们的。
田彩凤像是尝到甜头一般,之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要让原主去卖惨。
村中人看在田彩凤她爹对村里人照顾的份上,也就没有多过计较。
可怜他们母子俩也是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而原主也跟着田彩凤这么做了好几年,日积月累形成了习惯。
已经习惯这种不劳而获,只要伸手就会有人递钱的感觉。
读书又累又烦,还要忙着家里的活,要照顾田彩凤,要听田彩凤的碎碎念和抱怨。
在家里写作业,就连点亮的蜡烛都没有,原主的眼睛也就越写越坏。
最后坐在教室里,就连黑板上是什么字儿都看不清。
加上这么多年习惯性的被母亲打压,他也起了逆反心理,不愿再去读书。
干起了无本的买卖。
他也还算有一点良心,记得村里人对他家的恩惠,把主意打到外人身上。
每日就带着余奶奶家的孙子,在村口外面的大马路上,碰见生人就敲诈几笔。
他们运气还算好,一直也没有被逮到。
习惯了这种游手好闲就能来钱的活,原主的路也越走越偏。
后来加入了城里的混混队伍,靠着坑蒙拐骗赚了点小钱。
田彩凤也被他接到城中。
而田彩凤在城里每日都能看到崔建生跟新组建的家庭甜蜜的日子。
她痛苦的每日在原主身边嘀咕,一会儿说要是没有那个女人,崔建生一定会回到她身边,一会儿又说要是崔建生没有那个孩子肯定会重视原主。
也不知她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原主听进去了。
杀了那个同父异母的大哥,被人当场逮到,最后锒铛入狱吃枪子。
第736章 年代二流子望母成凤了2
接受完原主的记忆之后,安景之一时不知道该说谁倒霉。
反正做田彩凤的儿子是挺倒霉的。
在原主的记忆中,崔建生是先跟田彩凤结婚的,可是城里却有一个比原主还要大的儿子。
可见在和田彩凤在一起之前,崔建生就有所隐瞒。
原主在城里混,其实也有在意过亲生父亲的情况,派人打听过。
他知道崔建生的配偶跟那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可能对崔建生在乡下的事情并不知情。
虽然田彩凤对原主并不怎么样,但原主对田彩凤却是真的很够意思,就算被田彩凤那样打压忽视,心里还是有这个母亲。
否则他也不会昏了头去想着杀人。
田彩凤把崔建生的离开归于自家儿子没本事,笼络不住亲爹。
对原主时常打压。
就连原主的户口都是大队长帮忙去登记的。
生孩子那会,没登记户口,崔建生走后,村里上户口时把姓给登记错了。
最后原主自暴自弃,不再读书,未免没有田彩凤打压的原因。
既然田彩凤要望子成龙,那他就让她尝一尝望母成凤的感觉。
至于,被原主辜负的那些人只能一个一个补偿。
原主在村里面没少做偷鸡摸狗的事情,最近已经有点人嫌人厌的意思了。
安景之一边啃着黄瓜,一边思索接下来的计划。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田彩凤在开院子的门,手上还拎着一小捆柴。
安景之来之后就不再像原主一样每日把田彩凤照顾得仔细周到。
多大的人了,身体要是真有那么柔弱,还能每个月都能去一次县里?
要知道原主现在的年龄才十五岁而已。
又因为从小营养不良,身高远远低于同龄人,看着就瘦瘦小小的。
如果不是村里人的纵容,原主真的能每次都在别人家偷到菜偷到红薯吗?
就连追着他跑的那个余奶奶,安景之也能在原主的记忆中看得出来,人家知情,只是可怜他罢了。
而原主居然还把余奶奶的孙子引着走上那条不归路。
他身高不够,抢不了钱,余奶奶的孙子却是长得五大三粗,站出去就挺能吓唬人,只是脑子不太好用。
最后余奶奶的孙子罗小军也没落个好下场,跟着安景之去县里当混混时,作为杀人的协助者,也一样被枪毙了。
看着安景之咬着黄瓜站在旁边,不知道帮着拿手上的柴火,田彩凤有些不高兴。
“还傻站在那里干什么?家里的柴少了也不知道去山上捡,娘捡回来了,还不知道帮忙?”
“娘,你不是身体不舒服,在床上躺着吗?”安景之淡淡道。
他就是想看看田彩凤能躺多久,一到去县里的日子就生龙活虎,在家里就病歪歪。
这两天他都没生火做饭,全靠在村里化缘。
至于那个无本买卖也不做了,带着罗小军在山上下套子抓到一只兔子,两人吃了之后,罗小军还嘴馋,想把家里老母鸡也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