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17)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洛书忽然觉得,所谓邪恶的音乐,或许只不过是人类的作曲被亚空间的规则扭曲之后,形成的乱码。因为里面打包了混乱的规则,所以才让人疯狂。

她本来已经打算离开了,但忽然又停住脚,端详起那些座位上的虚影来,与此同时,埃塞洛克斯献祭受害者名单在她脑海里浮现,与这些虚影逐渐对应起来:

“艾玛·福斯特。6岁。”

“莱丽·福斯特。33岁。”

……

现实的报告厅里,两首曲子的间隙,金色卷发扎成一束的小女孩有些坐不住,在凳子上扭了几下,试图用脚去勾掉在地上的宣传页。

“艾玛!不要乱动。”莱丽低声提醒,弯腰把宣传页捡了起来,“嘘——”

“嘎嘎。”

小黄鸭的声音停了一阵子,又从远处响起,不知道程玖是不敢在唱诗班旁边制造噪音,还是已经被赶出去了。

洛书跟出去,沿着小镇唯一的电车轨道走了一段,在路过的电车中看到几个虚幻的人影,从里面认出了安宁的父母——他们每天乘坐电车上班,在倒数第二个站点下,那里是AP&P通讯公司。

加油站便利店,胖乎乎的店员汤姆·伍德把最后一箱可乐搬到货架上,擦了一把汗。

证券交易大厅,高个子艾丹·库克在股票交易柜台前面焦急地排队,不时看一眼还在飞涨的实时交易价格。

“巡回”完最后一个地点,洛书把夹在胳膊底下的油画拿出来,凝视着上面的台阶,逐渐“上浮”。

“嘀!嘀嘀嘀!”

一个人抱着一幅油画,仿佛凭空刷新似的,冷不丁出现在大马路正中央,惊得两个方向的车纷纷一个急刹,然后连锁反应逼停了两串车,一起气急败坏地按喇叭。

“Sorry!Sorry!”洛书一面道歉,一面在一片骂声中跑掉了。

回到调查员会议:

“让人在混沌中发光的标记?”听了洛书非常接地气的形容,巴颖苦着脸思索,“发出荧光的植物倒是很多,但我也没进过亚空间……”

最开始,洛书还以为在亚空间中看到人影是正常现象,但后来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光”——发光的都是献祭事件中的受害者!

如果换做是玄学爱好者,或许认为这是“特殊的灵魂”在发光——但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掌管有序理智的邪神,洛书才不信什么“发光的灵魂”——事出反常必有妖!

经过仔细观察,终于让她看出了一点眉目:发光的不是人,而是一些散落在人身上的粉末状物品,所以才会呈现出明显的体态特征。

“多半是邪教徒提前洒上去的,”洛书推断:“应该碾得非常细,也没有明显气味,所以受害者没有察觉。”

既然一时没有头绪,就只能挨个试一试了。还好巴颖自带大量的神秘学植物粉末储备,节省了许多时间。

黎鸣霄本想自告奋勇做这个实验,但被道格拉斯阻止:“还是老师的块头比较大。”——这粉末说不好会不会吸引混沌中的怪物,可能是有危险的。

接下来道格拉斯就惨了,被洒一头一脸乱七八糟的粉末,呛得连连咳嗽都是轻的,回去起一身疹子肯定是没跑了:“不是,味儿这么冲,合理吗?”

洛书:“老师,你要捏小黄鸭,不要停——不然我在下边找不见你!”

道格拉斯无法,只能耍猴戏似的,顶着一头一脸,捏着小黄鸭,也不管洛书在下边听不听得见,高声喊:“这次对了吗?”

经过一系列蹂躏老师的实验,洛书和巴颖终于锁定了两种能够在混沌中发光的神秘学植物:月光草、萤火虫梗。

但前者在现实中也会发光,洒人一头,进了暗室如洗手间之类,就太明显了,所以真理密会使用的多半是后者。

巴颖一脸的“学到了”:“我一直不理解这种不发光的草茎为什么叫萤火虫梗……原来如此!”

既然已经搞清楚了邪教徒的手法,接下来只要对症下药即可。

方法是现成的:巴颖那瓶味道很重的“洗发水”,是专为清洗做实验沾上的植物组织配置的,溶解和冲洗大部分神秘学草药残留,都有奇效。

洛书还不放心:“我们需要的用量很大,稀释后影响效果吗?”

“没问题的,实在不够,我再配几瓶,”想到可以向无辜的人群尽情喷洒自己万恶的洗发水,巴颖就眼睛亮亮:“我一定要参加行动!”

第110章 克苏鲁的呼唤(八)

现实时间来到9月29日晚,一切准备就绪,在连山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下,密大师生终于开始了最后的行动。

能一次成功当然是最好的,但万一行动失败,也不用惊慌,洛书会读档重来。不过为了避免形成强大的历史惯性,最好不要反复失败。

借助混沌的时间穿梭,距离凌晨24点越近,跳转越稳定。一直以来,前往过去的行动大多安排在20-24点,但今天的行动比较特殊,很难保证在24点前结束,如果必要的话,就得“熬夜”了。

虽然发生在过去的行动并不消耗现实时间,但当埃塞洛克斯打开混沌通道的时候,受到混沌气息影响,“纸人”状态下的理智消耗会急剧上升,行动人员可能需要频繁换班,那就得反复举行纸人召唤仪式,从而消耗现实时间。

另外,万一行动出现问题,也要在现实中讨论、调整。

从开学以来就被迫早睡早起,终于逮到一次当夜猫的机会,而且是熬夜参加大行动,同学们都很激动。在这种集体亢奋中,连恐惧都冲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