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17)
洛书不由得战术后仰了一下,接着在下一秒认了出来:这是在康宁精神病院见到的,踢取号机的男人!
不出所料,屏幕上的人开口道:“我是《先秦禁书考》这门课的任课教师杨海移。”
“之所以提前录制课程影像,是因为我有一些不好的预感;如果我们确实是以这种形式见面,就说明我果然发生了意外。”
“但请大家不要因为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便将我的一得之见当做事实——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关系。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我希望大家始终报以最大的怀疑来看待。在接触一些危险的知识时,怀疑是对心智的保护。”
“我对先秦禁书,尤其是《连山》《归藏》的研究,始于秦桓教授的一篇手稿。如果不是秦桓教授在参与三星堆九号祭祀坑的挖掘工作之后失踪,这门课本应该由他来上……”
好家伙!
前后两名任课教师,一个失踪,一个发疯,这门课是什么黑魔法防御术?
但如果抛开这些“场外信息”不谈,杨海移后面教授的内容,就变得十分正常了。
“众所周知,《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篇目均疑为伪作,《商君书》汉时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六篇,其中二篇有目无书,故实际仅存二十四篇……”
“之所以要研究这些古籍残篇,是为了穿透历史,去认识那个‘神的时代’。”
“一直以来,夏朝的存在饱受大秦学界的质疑,盖因其历史以传说和神话之形式而存在……”
讲完了考古神秘的先秦时期的必要性,杨海移继而从《连山》《归藏》讲起。虽然原本早已失落,但根据历朝历代典籍中的引用,仍然可以部分地还原出这两部先秦秘书的内容。
“很多人认为,《连山》《归藏》是古代巫卜之书,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这两部与其说是巫卜之书,不如说是预言之书。”
“《连山》语出‘艮为山’,八卦中艮为土,代指有形的、物质的世界;‘连’为转化,物质世界化生出万物生灵,此为‘连山’。”
“所谓《归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藏’为‘水’,水为无形之精神、智慧、知识、道理……”
虽然环境十分阴间,但课程内容之正常,就是放到外面当做公开课,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但有道是,心里有那啥,看什么都是那啥。洛书作为一个“心里有那啥”的人,看似寻常的课程内容,还是让她给嗅出了不寻常的解读:
《连山》讲有形的物质世界,《归藏》说无形的精神与智慧,二者结合,杨海移的解读是,有形是由无形化生而来,换言之,物质是由精神化生而来。
放在充满唯心主义气息的先秦时代,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结合“混沌”或者说“亚空间”,那么问题就大了!
洛书自动过滤了她搞不明白的国学思想,提炼出了自己听到的:如果“世界”是有形的物质,而“混沌”是无形的精神,那么先民认为,世界是由混沌化生出来!
这种观点未必正确,但如果换成“怪物是由亚空间化生出来”,那么就能够解释洛书遭遇的两次事件了!
老师讲到哪里,洛书已经不知道了,她正忙着头脑风暴:亚空间是如何“刷怪”的?
“罗伊姨妈24H”便利店的老板,仅仅是睡了个午觉,醒来就变成了怪物;而公共浴室的不知名受害者,则是在看到邪教符号后,发生了异变。
前者的机制尚且不明,但后者说明,存在人为的“刷怪”途径——或许仅仅是一个符号,或许要配合某种仪式,总之就像一个“F5”按钮,按一下就刷新一个怪物……
第16章 河图洛书
正当她胡思乱想时,眼前的大屏幕一暗,杨海移播放了一段视频。
洛书回过神来看影像,发现那是一段考古纪录片。
“(画外音)九号祭祀坑外围的逐层挖掘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即将出土的,可能是本次最后一批文物。截止今日,三星堆已经出土超过两万四千件青铜器……”
——导致秦桓教授失踪、杨海移精神失常,发掘出神秘四十九符文的那场考古,对三星堆九号祭祀坑的挖掘!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保护学生的理智,影像很暗,且画质感人,只看到阴森的坑道和攒动的考古队成员,手电筒的光晃来晃去,让人眼晕。
“剧情”还没进行到出土巨型青铜像,目前起出的,只是一些小物件。
画面上的文物还未经过修复,表面被层层叠叠的铜绿和土粒覆盖,考古队成员正用毛刷拂去土粒,试图看清上面的纹路。
镜头放大了一只青铜爵,如果是昨天看到,洛书不会有什么感触,但此刻却让她睁大了眼睛——青铜爵上雕刻的符文,虽然模糊不清,但因为相关的记忆太过深刻,她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虽然位置排布似乎与昨日所见的不同,但却不难提炼出“河流”“眼睛”和“鸟”这三种元素——这不就是“F5”,啊呸,打开亚空间通道的邪恶符号吗?!
这一刻在洛书的想象中,仿若时光倒流,那黑暗阴森的祭祀坑里,累累的人骨重新生出血肉,火光照亮他们涂抹着符文的面容,巨大的祭台上,身着兽皮的人,围着这些祭品载歌载舞。
洛书听不懂他们吟唱的祝词,只觉得他们吵闹。
咚咚,咚咚。
鼓点正在逐渐加快,那些敲着鼓唱着歌、围着他们且歌且舞的人,走得也愈来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