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2)
黑洞把她扔回了七年前?
怎么还误差了俩星期呢?
这个笑话不好笑,连她自己都没笑出来。
没有人知道进入黑洞会发生什么——那应当不是黑洞,但以她贫瘠的认知,无法理解那是怎样的存在,只能姑且以“黑洞”指代——当时间和空间都变得扭曲,如果仅仅是被扔回七年前,简直可以说毫无伤害,连剐蹭都算不上,绝对应该烧高香。
但是,七年前,她来过这样一家小店吗?
洛书在内陆城市长大,大学也是在本省念的,考上海洋大学研究生之前,从未到过海边。而眼前的便利店里,占地最大的就是海鲜冰台,一条条不认识的鱼用铜铃大的眼珠瞪她,怎么看也不像是在内陆。
洛书在店里随意逛了一圈,很快发现了最能彰显本地特色的商品:主题冰箱贴和明信片。
在这些特色周边上,赫然写着:欢迎来到白牙岛!
洛书感觉全身的血都冷了半度。
白牙岛。
这个瞬间她忽然有一种错觉,觉得这是一个旋涡中心,一个像黑洞一样无法逃离的地方。
把这个不祥而且中二的想法暂时丢出脑袋,洛书决定先随便买点吃的东西——游览黑洞也是很耗能量的,她现在饥肠辘辘。
随便拿了一袋面包、一桶泡面和一颗卤蛋,走到柜台边,洛书才发现放在便利店进门处的白色行李箱,上面喷了个一股嘲讽味的黑色笑脸——只有两个轮子的古老拖箱和糟糕的审美唤起了久远的记忆,帮助她认出了自己的箱子。
很好,行李找到了。先填饱肚子,再翻一翻手机和随身物品,总能慢慢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洛书靠近柜台时,闻到一股浓重的腥味——不是海风里那种轻微的咸腥,而是一股直扑面门的鱼腥,仿佛柜台后面的老板不是一个人类,而是一只巨大的海产。
作为一个没有见识的内陆人,洛书暗想:这是传说中的“赶海”呢,还是让鱼蹭了一身味儿?
然后她咳了一声:“老板,结账。”
明明这句话再普通不过,但在说出口的瞬间,却仿佛吟唱出了什么远古咒语,让事情彻底不对劲起来。
洛书感觉视野扭曲了一下,仿佛隔着一层透镜,连光线都昏暗了,然后就看到老板掀开眼皮,露出一对发黄浑浊的眼珠。
就是这个瞬间,他身上的皮肤开始皲裂,从裂隙里露出两栖类身上那种覆盖粘液的硬皮。
随着腥味越来越重,原本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在光天化日之下,彻底蜕变为以洛书贫瘠的神秘学知识储备,只能称之为“丧尸”的怪物!
第2章 岛上便利店(二)
当老板裂开的时候,洛书感觉自己也要裂开了。
正常人面对此等离奇场景,第一反应大概都是自己眼花了,或者被太阳晒晕而产生了幻觉——但洛书毕竟经历过神秘事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她先是一个战术后仰,接着当机立断,放弃结账,丢下商品,扭头就跑,在推门而出的时候还顺手牵上了自己的拉杆箱——但也许是便利店狭小的空间实在没有腾挪的余地,也许是这一“人为财死”的行为坑了自己,总之伴随着推门时响起的“谢谢惠顾”电子音,一只巨大的触手穿透了她的胸口。
洛书的第一个想法是,这种路人甲的死法真是既荒诞又合理,可谓是生得草率,死得随机。
痛感先是延迟了几秒,然后才剧烈地贯通了四肢百骸的神经。当她抽搐着倒下时,在黑下去的视野里看到一只巨大的沙漏。
她的第二个想法是,这就是传说中的“死亡走马灯”吗?
在被生理泪水模糊、又因心脏停止跳动而缺氧发黑的视野中,那只沙漏却异常清晰,仿佛3D游戏里的高清建模,甚至能够看出边框黑色的纹理和金属的光泽。
黑色金属支架上托着一对透亮的锥形容器,不知道是什么材质,不像玻璃,也不像水晶。下面的锥形瓶中装着暗红色的细砂,同样极其清晰,近乎粒粒分明,不是洛书还没做手术的近视眼应该有的分辨率。
而跟巨大的沙漏很不协调的是,那红砂只有寥寥几颗,仿佛用空了的调料罐里最后的一点剩余。
下一刻,沙漏蓦地翻转了过来!
几乎能够数清的几粒红砂,在重力作用下被倒进了另一只锥形瓶。当它们跌落瓶底时,本应轻如鸿毛的红砂却突然变得重若千钧,“咚咚”的连续撞击声宛如巨兽的心跳,洛书本来已经停止跳动的心脏仿佛也跟着震颤了几下。
接着她感觉到一种莫名熟悉的巨大吸力,在虚空的拉扯中产生类似严重晕车的呕吐欲,甚至盖过了胸口贯穿伤的剧烈疼痛。
她不知道过了多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人类对时间的感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以为的漫长的时间,往往只是一个瞬间。
洛书重新睁开眼睛。
眼前还是那排不贴价签的货架,风扇还在她的头上呼呼地吹。
镜子里的人面色红润,两颗青春痘还在原来的位置。
她心有余悸地摸了摸已经不存在的伤口——疼痛其实已经消失,但神经仍然一抽一抽,仿佛还没有反应过来。
再抖着手掏出手机,按亮屏幕:2029年8月24日,13:44。
残酷的时间给了洛书一记重击,让她意识到现在还不是发懵的时候:再过不到10分钟,老板就要变成怪物了!
现在报告内务所还来得及吗?
不管来不来得及,先报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