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231)
她继而提出:“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能不能献祭?电能可不可以献祭?”
黎鸣霄震撼了一下,觉得有点道理,但又有哪里奇怪:“……什么科学献祭?”
经过连山委员会批准,洛书和程玖火速撰稿,起草了一篇名为《论连山仪式和献祭中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观点文章,发布在连山论坛以及和《生存指南》一起内置在“丧尸Go”中(也可以作为电子书下载)的《连山观点》杂志。
因为事态紧急,《连山观点》已经成为当前发表论文最草率的杂志,审稿极其宽松,基本上只要自圆其说就能发表,如果后续发现错误再撤稿,因此封面和扉页都一再强调:“仅为撰稿人观点,切勿轻信”。
至于连山论坛,那就更不用说了,仅仅几个月前,论坛还有大量网友分不清连山学和连山文学。
作为公认“不甚靠谱”的期刊,《连山观点》的全球关注度却一时超过《自然》《科学》,加上“混沌七窍”“朝闻道夕发疯”都是连山论坛神级ID,《论连山仪式和献祭中的物质和能量转换》顿时引爆了连山学界和克学界。
神的权柄是对能量的转换,这一观点并非没有人提出过。实际上,连山学界猜测,《连山》《归藏》中就有大量关于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论述,表述为“意识和物质的相互化生”。
用的虽然是连山学的“旧瓶”,但这篇文章装的“新酒”,是极其接地气的表述,譬如从太阳金乌的权柄猜测,祂或许能将光能、热能转化为某种空间能量,因此绝大部分对玄鸟的祭祀都与“火”有关;在关于巴虺的怪谈中,祂的力量似乎跟月相有所关联,其背后应该是潮汐能……
再看供奉青铜神树的仪式往往充斥着血腥的活祭,在大乘活动的地方总不会缺少大规模的洗脑,以至于成为唯一被封建时代君主明文讨伐的邪神,而混沌的信徒则热衷于把世界拖入亚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神战,就会发现诸神的信徒那看似癫狂混乱的行为,其实并非无的放矢:他们都在试图把更多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自己的主更容易利用的形式。
至于烂柯与河图洛书为什么没有参与这场持续数千年的混战,大约是祂们的高维权柄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畴,因而玩不转了。
《论连山仪式和献祭中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设计思路,来验证笔者的观点。
最简单易行的就是升级“波利尼西亚石像”:升级雕工,刻画更多细节,凝聚更多的“劳动时间”;把石像做成蜡烛彻夜燃烧,或者内嵌灯管让石像发光,由此增强石像供给的能量,那么依据物质和能量守恒,“阵法”的效果也应当上升。
于是一时间“波利尼西亚蜡烛”和“波利尼西亚夜灯”又成为了华夏人的新迷信,并且远销海外。
考虑到等“尼莫海啸”蔓延到北半球,可能会阻断华夏的海外贸易航路,届时便蹭不到工业克苏鲁的产能,诸国都开始疯狂囤货,导致华夏的外贸一度爆发出两位数的增长,大量产线机器都在冒烟,可谓是“赚钱赚到末日前一分钟”。
根据“祭神的能量守恒定律”,波利尼西亚人留下的石像,不可能永远阻挡海啸——凝聚在石像上的“劳动”是有限的,而在这座已经没有波利尼西亚人的岛屿上,不会再有新的献祭补充能量了。
果然,尼莫海啸到来的第七天,水墙终于冲破了石像的空间隔离,触发了第二道防线:对亚空间生物的斩杀。
有那么一段时间,虽然水流在复活节岛上肆虐,但那些从尼莫点随着洋流而来的怪异生物全都在试图越过石像的时候被杀死。致死的明显是一种空间力量:这些生物被随机地从触腕或者口器撕裂,直到死亡为止。
第十天,第二道防线也渐渐岌岌可危,开始有怪异生物拖着残躯爬上岛屿。
第十二天,石像开始四分五裂——在水流的冲击下,这本是早就应该发生的事情。
海潮在第十四天退去,仿佛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在最后一个摄像头被亚空间生物的粘液腐蚀损坏之前,传回的画面显示,这座小岛已经变成了水怪的天堂。
第218章 发生在过去的献祭(一)
根据“祭神的能量守恒定律”,白牙岛再次升级了布置在海岸线上的波利尼西亚石像:
一方面使用了更精细的雕工,连眼角的鱼尾纹也没有忘记,另一方面把石像掏空,内嵌了特殊研发、“亚空间可用”的柴油发电机,支撑石像头顶功率达一千多瓦的高亮探照灯,相当于沿着海岸线种了一圈灯塔——当然,平时并不开启,否则堪称光污染。
这只是初步实验,如果确实需要,功率还可以继续提高。这种措施若能长期抵抗亚空间的入侵,那么沿着华夏的海岸线搞一圈核反应堆也不是不能考虑。
现在想来,亚空间的气息之所以在夜间比白天更浓郁,显然是阳光的缘故,想必也跟太阳金乌有关……
果真是没有起错的名字啊!
另外,为了加快实验步调,尤其是周期太长的亚空间变异相关的生物实验,密大师生开始通过向烂柯祈祷来提前查看实验结果,包括提前预知基因突变,以节省走弯路的时间。
自从开始意识到“祭神的能量守恒”,洛书就有点担心这种胡乱祈祷的行为——向别的邪神祈祷顶多是一手交命一手交货,向烂柯及河图洛书祈祷,献祭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而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