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35)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啊这。

下一招老师还没教。

毕竟密大的同学们又不是什么军校生,一个个虽然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至少也是四体不勤,练一个“翻滚闪避”,就够大伙儿喝一壶的了。这才上了一节防身课,哪里来得及学第二招?

没给她愣神的时间,风刃又来了!

电光火石之间,洛书只好故技重施,又是抬杖一挡,接一个翻滚闪避。

程咬金好歹还有三板斧呢,到了我这儿只有一板可还行?

何况风刃每次从拐杖上面擦过的时候,都会把木头刮掉一层;多来几次,恐怕就要削成签了。

洛书当机立断,三十六计走为上,掉头就跑。

这村子明显有大问题,先跑出浓雾范围,再做打算。

洛书意外地没有遇到任何阻挡,径直越过屋前的那棵桃树,朝西南群山缺口方向逃窜。跑了大约十分钟,身体的潜力就要被压榨到极限时,洛书忽然停住脚。

眼前是连成一排的九棵桃树。

已经再熟悉不过的九宫算口诀在她脑海里炸响: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为中央。

刚才洛书在九宫最南的“一”,她试图向西南跑出阵法,却跑到了九宫最北的“九”。

洛书在海洋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做过海水结晶模拟,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情况:这叫周期性边界条件。当一个分子跑出了模拟边界时,就从对称位传送回去,于是产生一种物理上,同时也是感官上的连续性。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所谓的“桃花阵”是怎么来的,我还不清楚吗?

洛书内心的小人疯狂咆哮:为什么真的变成了迷阵?

这玩意儿不是我编的吗!

虽然一头问号和叹号,但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浓雾中藏头露尾的阴影又不依不饶地追来了。

故技重施几次,洛书苦中作乐的想法不幸应验:手里的拐杖虽然还没有削成签,但已经被削得扁平,四舍五入,是一根做工粗糙的扁担了。

即使屏蔽了痛觉,老迈的身躯也已经到了极限,连神也不能再如臂指使。考虑到可能给老太太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洛书还是选择了从心——指回档。

沙漏倒转,时间回到降落点,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去的时候。

只要桃花阵还在,随时都可以回来,为今之计,还是先回去做更充分的准备。洛书这么想着,捏响了小黄鸭。

尽管有些狼狈,但此行还是收获颇丰的。

虽然被自己蝴蝶出了一片桃花阵,但从“群山”和“大雾”两个特征,可以七八分肯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雾隐村。

雾中的怪物没有实体,但却能发动物理攻击,尚不确定是否也属于“蠕行阴影”的一种。

最大的收获是,原来洛书可以抽离人类的视角,把身体当做机械来操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战力。在此之前,或许是作为人类的自我认知太强,缺乏这种“人类的身躯不是我的身躯”的“他者感”,导致她一直没有开发出这种技能。

不能不说,这种“只要脑子会了手就会”的外挂还是相当强力的……洛书正计划着找些讲授战斗技巧的课程来看,甚至考虑尝试《鲁班书》下卷“炼神篇”里,能加力量和体质的仪式,手往书桌旁一杵,摸到一根粗糙的东西,定睛一看:拐杖?

这本是一截桃木枝,几乎没有任何加工,但手柄以下,被风刃削成了扁平的形状,再开个刃,把毛刺打磨一下,差不多可以做柄木剑了。

只是不知道收藏品能不能加工?

洛书摸出一柄削水果用的小刀试了一下,不多久便刮下一层,看起来就是普通木头的硬度。于是乎,这位能够气死祖师的鲁班传人生平第一次干起了手艺活,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程玖便看到洛书给自己弄了根腰带,挂了一柄桃木剑。

程玖:……

虽说这所学校的氛围确实阴间了些,带点儿辟邪的东西再正常不过,但她合理怀疑,那是隐器。

隐器是可以这样批发的吗?!

第33章 加亿点力量和体质(上)

午饭时间,洛书三言两语,把桃木剑的来处并自己的奇幻冒险说了一遍:

“隐没在群山之间的村落,我蝴蝶出来的桃花阵,夜晚弥散的大雾,潜行在雾中的阴影……大概就是这些。你怎么看?”

程玖:……

什么士别三日,士已经绕蓝星一圈回来了?

她努力消化了一下,从线团里抽出一根:“桃花阵成立的原理里面,或许有关于你权柄的信息。”又提醒道:“你在伪造《鲁班书》‘桃花阵’篇的时候,是怎么描述的?”

洛书纯纯是胡诌,自己都快忘了,用力回忆了一下:“什么震艮为足,兑巽为肩,遁出坎离,天地合一……”

不就怎么顺口怎么编吗?

至于什么意思……你问我?

都说是编的了!

程玖扶额:“听起来确实不符合五行遁术……但从汉代到西晋,经过重重传抄,肯定有不少人认为是前人抄错,然后自作聪明地进行修正……”

她转了两圈圆珠笔:“如果理解成‘遁出坎位,归于离位’,即从此处离开,又回到彼处,那不就是周期性边界条件?”

洛书睁大眼睛:这不就强行圆吗?

程玖摊手:“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你的脑子里虽然没有阵法,但恰好有一套‘周期性边界条件’……”

洛书:“所以我就给桃花阵赋予了周期性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