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如克苏鲁小说都是纪实文学/无限读档,把末世扼杀在萌芽中(60)

作者: 鱼绯 阅读记录

程玖刚露出“忘记这些经历真是亏麻了”的表情,洛书又提到危机当前,三人都使用了向邪神祈祷力量的仪式,然后她观察到程玖和黎鸣霄都开始掉帧,有变成章鱼头的趋势。

程玖脸上的抱憾马上又变成了庆幸,觉得还是忘掉比较好。

洛书:“……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这些。”

她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本书,然后伸出手掌做“慢着”状:“先说好,这是从亚空间摸出来的禁书,如果你看完变成章鱼头,我只能再次祈祷改变事实,那你看了也白看。”

“我同意。”程玖仿佛把洛书的话当成了APP隐私条款一样的免责申明,顺手勾了个“已阅同意”,就把书拿了过去。

然后她就被封皮震撼到了:“《南蛇北鸟》有下卷?”

“杨海移在亚空间中悟出的知识——”洛书眼睁睁看着程玖在翻开书的一瞬间就开始不对劲了:“妈耶!真的会掉帧!”

洛书试图把书拿回来,但程玖顶着掉帧挡住她的手:“等等!让我再看一行!”

在两分钟不到的时间里,程玖的果蝇头在帧数中的比例就直线上升到逼近50%,在越过临界点之前,洛书赶紧把书抢了回来,“啪”地合上了。

“喂,没事吧?”洛书晃着程玖,试图把她晃稳定:“你看到了什么?”

程玖又在果蝇和人类之间闪烁了好几分钟,状态才慢慢稳定成“人类”,但这种行为似乎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果蝇头仍然会时不时地闪现一下。

半晌,程玖回过神来,揉了揉太阳穴:“七维空间中的规则交缠……更多的,我还没来得及看懂。”

“哈?”洛书:“这上面……写的是中文吗?”

程玖:“不是算式吗?”

洛书震撼了一下:每个人看到的果然不一样吗!

仔细回忆,她自己两次看到的,也有些微区别。第一次从“四十九符文难以破解,是因为它们超越了人类生活的维度”开始讲起,但第二次则开门见山地直接说“从一列到七列,逐渐升维”,变得简洁了许多。

洛书恍然大悟:这本书的本质是一坨禁忌的知识,而文字或者程玖看到的算式,都是从混沌化生出来的投影,是知识的载体和灌注工具,会根据读者的知识储备自动选择最有效率的沟通语言。

显然程玖对物理意义上的七维空间有一定了解,而自己没有相关知识储备。

震撼完了,她还是更担心程玖的状态:“你好像还是有点掉帧。这是什么感觉?”

程玖放空了一会儿,才回答:“有一种……过度的亢奋。记忆储备和理解能力被调动到极限,过往学过的所有东西,物理的,哲学的,连山学的,都在高强度的联想中发生化学反应,以试图理解眼前的算式……”

“嘶,”洛书:“听着像躁狂发作的状态。”

“确实差不多,”程玖:“事实上,很多连山学者就是沉迷这种感觉才疯掉的。”她又问:“你看完过吗?”

“翻完过,但到后面就看不懂了,”洛书:“没几页就开始出现语序错乱,最后连文字都扭曲起来,变得像四十九符文拆解乱排一样。”

程玖:“可能是杨海移自己的精神已经错乱,也可能是大脑启动了保护理智的防御机制,连山学把这叫做‘洞穴效应’。”

“柏拉图的洞穴⑩?”洛书无语:“什么痴愚的护盾……只要我看不懂,禁忌的知识就伤不了我一根毛是吧?”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物理学家,拿到一本封皮写着“大一统定律⑪”的宇宙神书,但无论如何都看不懂的惆怅。

注⑩:《理想国》中的“洞穴比喻”,说的是一群人生活在幽暗的洞穴里,只能看到火把投下的万物的影子,并认为那即是真实。而里面的人一旦离开洞穴,看到外面的阳光,反而因为违反其认知而以为阳光是虚假的。这个比喻非常复杂,可以引申很多意义,这里取“发动我不听我不听技能,防止真相让自己破防”的乐子解读。纯属一乐,切勿认真。

注⑪:或称“大一统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即“全部宇宙”的通用规则。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都是仅适用于特定时空尺度的经验公式,物理学家孜孜以求的“绝对真理”,应当是可以运用于全尺度、全宇宙的,因此这可称是物理学最高理想。

第56章 过于硬核的卧谈会(下)

虽然一时不能看懂,但也不能说毫无收获。

说到底洛书不是什么物理学家,研究这些掉san的连山学,目的也不是学会四十九符文、靠神开挂搞明白宇宙的真相之类,那些原本是可以懂也可以不懂的。

她真正关心的,是诸神的权柄,以及神们的关系。

程玖说神是规则,安宁教授说不能以人类的逻辑来解读诸神的战争。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解读呢?

洛书有一种直觉,神与神的关系,就隐藏在诸神的权柄之中。

到现在为止,唯一明确指向神明之间争斗的信息,只有巴颖提供的那则不太可信的神话。

这则神话在洛书心里盘桓很久了,但脑子里仿佛有一层迷雾,一时不能想明白。她问程玖:“你怎么看玄鸟与巴虺互噬,在尸骸上生出不死树?”

程玖琢磨了一下:“神话本身不可尽信。但追溯先民信仰的演变,会发现一条脉络:从古蜀和商‘南蛇北鸟’的格局,到三星堆青铜神树,商时尊‘人皇’,但有连山学者认为,‘人皇’的背后可能是大乘。”

程玖的话如拨云见日,洛书很快捋出一条思路:“大乘一直活跃到南北朝期间,但从建安大疫之后,混沌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