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148)

蒹葭听着这话,也觉着很有道理,应了声是转身出了殿外,去了小厨房。

不多一会儿,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个翠玉小碗,其余是五个白瓷碗,端嬷嬷将玉碗放在顾窈面前,才又将其余几碗分了下去。

顾窈小口小口吃着碗中的雪梨,眉眼间带着几分笑意:“这徽州雪梨味道果然比别处的要好。”

顾窈咽下嘴里的雪梨,对着端嬷嬷道:“如今天气比较干燥,明日再炖上一些吧。”

端嬷嬷点了点头,不着痕迹瞧了瞧自家娘娘的脸色,见着娘娘脸上的笑是真的,并非是装出来叫她们安心的,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娘娘心思通透就最好不过了,不然,等皇上明晚宿在了坤宁宫,娘娘心里头还不知怎么难受呢。

而且,祖宗规矩,这但凡初一十五都如此,娘娘若是每每都伤心一回,这身子骨哪里能禁得住。

她在宫中伺候多年,见多了这样的事情,总觉着这是常事,熬过去也就平常了。可如今伺候了娘娘一些时日,竟着实不忍心叫娘娘这般难受,所以娘娘能想明白,她是替娘娘高兴的。

她觉着,皇上对娘娘的恩宠不假,别说是潜邸时了,皇上登基这么些年,对后宫哪个妃嫔这般在意过?

打娘娘进宫那日起,都十几日了,皇上日日都宿在娘娘这昭阳宫。

上回,还在勤政殿胡闹了一回。

她私心里都觉着皇上这恩宠太过了,有些怕娘娘身子受不住。

可再得宠,娘娘也只是个妃位,不是后宫之主,该受的委屈还得受的。

皇上必不会为着娘娘,全然不顾祖宗规矩,没来由便下了皇后娘娘的脸面。

哪怕是看在东宫殿下的面子上,也不会如此。

所以,她见着娘娘还能这般淡定自若,有闲心叫她们明日再炖些银耳雪梨汤,就知道娘娘没被这些日子的恩宠迷了眼,失了理智。

端嬷嬷应了下来,笑着接话道:“除了徽州雪梨,内务府还派人送了两筐砀山贡梨,明日试试这砀山贡梨,娘娘尝尝味道可好?”

顾窈莞尔一笑,点了点头。

御书房

萧景珣坐在案桌后,从匣子里拿出一本折子,扔到了地上。

跪在地上的督察院左副都御使岑璞捡起折子,只瞥了一眼,就脸色大变。

“皇上,微臣……”

这折子,竟是岑璞去年秘奏的一张折子,其内容是弹劾承恩公穆骏于西北私采玉石,发动当地六千于人开采,并将附近一处朝廷玉矿开采出来的玉石,截留自用、偷梁换柱,只此两项,足足获利百万两银子。

当日他上了这密折,折子却被皇上留中不发。

如今,这折子却是原封不动到了他手里。

岑璞有些不敢揣测皇上的心思,可皇上若是不打算处置承恩公,继续留中不发便可,何必多此一举传召他过来。

如此想着,岑璞匍匐在地,肃声道:“皇上,承恩公私采玉石之事事关重大,又牵连众多,实乃目无君上,狼心狗肺之徒,还请皇上秉公处置。”

岑璞说完这话,后背却是出了一层的冷汗。

他在赌,赌皇上心中是容不得承恩公,对承恩公早有处置之意的。

可即便如此,他心中依旧很是不安,他上了这折子,揭出承恩公的罪行,得罪的便是东宫太子。倘若有一日皇上去了,太子登基,那他岑家便会落得万劫不复之境地。

只是,他身为左都御史,如此罪行,如何能瞒而不报。

萧景珣轻轻叩了几下案桌,淡淡道:“明日早朝,朕要有人出面弹劾承恩公,朕的话,爱卿可明白?”

岑璞点了点头:“微臣明白,这事情最初原是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寇忠告知微臣的,这两年寇忠心中一直惦记此事,由他出面弹劾,最是合宜。”

寇忠虽只是个正四品,却是刚正不阿,清廉板正之人,弹劾承恩公这样的事情,旁人做出来难免叫人觉着是受人指使,可寇忠做出来,就不会叫人觉着意外,只会觉着寇忠当了这么多年的朝臣,竟还学不会为官之道。

“寇忠?朕记得他祖籍本就在西北,前年丁忧去职,持丧三年,才刚入朝不久。”

“他这弹劾一出,怕是满朝都以为他是丁忧三年疯了!”

萧景珣说着,竟是轻笑一声,挥了挥手,对着跪在地上的岑璞道:“跪安吧。”

“是,微臣告退。”岑璞起身,弓着身子后退到了殿门口,这才转身走出了殿外。

快到亥时,萧景珣才回了昭阳宫。

顾窈穿着一身粉白色寝衣,已是沐浴梳洗过的样子,烛光下,她拿着一本书看着,却是因着疲惫,不时点一下脑袋。

萧景珣瞧着这情形,嘴角便露出笑来。

他上前几步,拦腰便将顾窈抱起,往内室走去。

顾窈被他这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手里的书掉落在地上。

侍立在旁的端嬷嬷和蒹葭几个,见着皇上这举动,俱是有些替自家娘娘高兴。

就算皇上顾着祖宗规矩明日要宿在坤宁宫,这会儿皇上对娘娘的宠爱也是真真的。

这宫里头,名分要紧,可恩宠才是最要紧的。

顾窈直至被萧景珣放在床榻上,才叫了声:“皇上。”

“皇上用过晚膳没?可要叫膳房送些过来?”

萧景珣摇了摇头:“不必忙活,朕在勤政殿用过了,怎么了,往日里也没见你这般喜欢看话本?”

顾窈轻轻一笑,解释道:“之前做了两件披风有些累了,便想着看些话本打发打发时间,这一看竟是有些入迷了,想要早些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