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265)

顾窈含笑朝程淑看去,程淑明白了她的意思,对着那宫女点了点头,道:“去御膳房传膳吧,记得做一道西湖醋鱼,莫要放胡荽。”

那宫女愣了一下,低头应了,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苏婉在一旁听着,笑道:“阿窈得了这么个孝顺的女儿,可是叫我羡慕。”

程淑听着,脸颊微微一红,小声解释道:“也是上回我和母妃一块儿用膳,瞧出母妃喜欢这一道西湖醋鱼。”

顾窈笑了笑,对着苏婉道:“她才多大,你这当长辈的可别欺负她一个小姑娘。”

几月前皇上下旨给顾孚青和苏婉赐婚,京中谁人不知宜和郡主往后便是贵妃的嫂嫂了。

顾窈打趣这么一句,苏婉脸微微有些发红,程淑含笑看了苏婉一眼,也有些想笑。

瞧这辈分儿,可真真是……

顾窈和苏婉在玉明宫用了午膳,便告辞离开了。

程淑亲自将人送出去,这才折返回来,见了几个嬷嬷和大小宫女,等到空闲下来,便和贴身的丫鬟珊瑚说起话来。

今个儿进宫原本只为请安,她们主仆谁也没想到竟就这样住进宫里了。可这到底是件好事,虽说自家姑娘已经有了公主的银册,可正经住进来,更会叫人高看一分,便是自家老太太和夫人,也日日盼着这一天呢。

珊瑚道:“贵妃娘娘待公主可真是不错,竟叫人将这玉明宫收拾的这般好,关键是既雅致又不失贵气,床头那雨过天青色的帐子,上头绣着小朵的茶花,显然也是替公主您想的,难得娘娘能替公主这般考虑,不然这殿内奢华太过,公主住着心里头也不自在,传到外头去,也会有好些不好听的话。”

程淑点了点头:“母妃的好我自是记着的,盼着来日能回报母妃。”

“不过咱们既住进来了,凡事要更小心谨慎一些,毕竟,我并非姓萧,恬居这公主之尊,怕是不知有多少人想要看我的错处。”

珊瑚点了点头:“奴婢知道了,不过公主也别太过担心,到底公主有贵妃娘娘护着呢。皇上爱重贵妃,旁人必不敢欺负了公主您,下了贵妃娘娘的面子的。”

第157章 软和

程淑这边因着住进宫中既是高兴又是不安,而慈宁宫这边,李太后听着宫女的回禀,当即就变了脸色,哆嗦着嘴唇好半天才出声道:“哀家思念先帝,好一个哀家思念先帝,想要去皇恩寺给先帝诵经祈福。”

“先帝何时善待过哀家!”

李太后说完这话,拿起桌上的茶盏就用力惯在地上。

茶盏碎裂,发出清脆的响声,殿内伺候的宫女嬷嬷跪了一地,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得太后愈发动怒,迁怒到自己身上来。

要她们说,这也怪不得太后,这流言蜚语任凭谁听了心里头都要一惊,当年先帝待太后寻常,因着贵妃还叫太后受了不少委屈,太后岂会思念先帝,甚至想要去那皇恩寺常住。

这分明是有人想拿先帝来逼着太后出宫呢。

至于这人是谁,这天下除了皇上外,有哪个敢这样逼迫太后呢?

只这般想着,几个宫女和嬷嬷后背就一阵发凉。她们是知道太后和皇上如今愈发疏远了,可纵是知道,也想不到皇上竟是起了这个心思呀。

难道,是因着奉国公世子溺水而亡,拖累了大公主婚事的缘故?

众人心中想着,微垂着眼帘,心中心思各异。

方嬷嬷挥了挥手,叫她们全都退了下去,走到太后跟前出声宽慰道:“太后息怒,说不得是宫中哪个不懂规矩的放出来的这些个流言蜚语。”

“皇上如今虽和太后有些误会,可对太后总也是孝顺的。您可记得潜邸时,皇上每每进宫,都要从外头买些新鲜的玩意儿拿来给您,这番体贴,在皇子里可是头一份儿的,便是贵妃私下里都是羡慕您的。”

李太后听了,神色有些恍惚,像是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事情。可转瞬她又回过神来,冷着声音道:“他若是孝顺,又哪里会这般逼迫哀家!他是想叫哀家搬出这慈宁宫,再也碍不着他的眼呢。”

“都说有了媳妇忘了娘,哀家还以为皇帝不一样,不曾想如今竟也要不认哀家这个娘了!”

方嬷嬷听太后这样说,脸色骤变,一下子就跪了下来,带着几分惊骇道:“太后可不敢说这话,您是皇上的生母,皇上不认您认哪个去?再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皇上便是因着一些事情生了您的气,也不过是一时置气而已,哪里能真的和太后您离了心。”

太后听着这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她到底是萧景珣的生母,心里也是有底气的。可即便她听进去了这话,也没忍住冷声道:“那他这是什么意思!”

太后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方嬷嬷,沉声道:“你去将皇帝叫来,哀家倒要亲自问问他。”

方嬷嬷面色微微一变,心里头不大赞同太后将皇上叫过来质问。她是知道太后的性子的,皇上一来,太后定没有好话。而皇上这性子也是随了太后,这母子二人堵着气,还不知要闹出个什么好歹来呢。

方嬷嬷思忖了片刻,出声道:“老奴寻思着,皇上这般八成还是因着那奉国公府的事情。”

李太后听着这话,当即就冷笑一声:“用世子换来一个公主,奉国公府背地里都要偷着乐了,他这皇帝没凭没据的难道还想叫哀家替那程瑀偿命不成!”

“哀家平白多出个孙女儿来都没不依不饶的,他倒要抓着哀家不放。这天下的皇帝要都这样安抚自己的臣子,叫哀家看,这皇帝也不用人人争抢了!左右当了皇帝,也要处处受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