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4)

“一个寿字而已,本宫侍奉皇上这么多年,竟连这点儿体面都没有吗?”

听着自家娘娘的话,方嬷嬷脸色一变,忙道:“娘娘慎言。”

今上的性子这宫里头哪个不知,便是娘娘被封了贵妃,也未见得在皇上心里头有多大的份量。

娘娘倘若去求,皇上兴许便应下了,偏偏自家娘娘不肯去,怕透出风声叫六宫妃嫔看低了她。觉着她失了皇子,连这点儿体面都要和皇上求了。

可如今宴席散了,皇上那边儿什么动静都没,娘娘不是更难受吗?

这话她不好直言,只能出声宽慰道:“皇上公务繁忙,兴许是忘了呢。”

“忘了?”虞贵妃的眼底带着难掩的苦涩,“若本宫的珣儿还在,皇上还会忘了吗?”

虞贵妃长叹一口气,平复了下心情后才又淡淡开了口:“传话出去,就说本宫病中寂寞,想叫府里姑娘们进宫陪伴几日。”

方嬷嬷微微一顿,心中不觉心疼自家娘娘,二皇子去后半年,老夫人进宫旁敲侧击提起过这事情,被娘娘一口回绝了。如今娘娘看清了形势故而松了口,可娘娘心里头哪里能好受。

只是,为着长远,娘娘却是需要一个皇子,娘娘恩宠渐少,因着丧子的缘故身子也大有损伤,与其抬举身边的宫人,倒不如叫府里送位姑娘进宫,好助娘娘一臂之力。

只是,府里嫡出的两位姑娘她都见过,大姑娘虞朝性子好,又有才情,可姿色终究比不过二姑娘虞嫣。可偏偏,二姑娘性子又有些跳脱。

也不知,娘娘中意哪个。

第3章 承佑帝

御书房

承佑帝坐在案桌后,手里拿着一本折子看着。

总管太监崔公公瞅了瞅外头的天色,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都这会儿了,皇上定不会给国公府赐下寿字了,可想而知景阳宫贵妃娘娘是何心境。

不过,皇上本就不重女色,这些年旁人只以为虞贵妃得宠,可他却是看得明白,虞贵妃那份儿恩宠,也就是层窗户纸,轻轻一戳也就破了,要不然,今日国公府老夫人寿辰,皇上岂会连个寿字都不赏赐?

皇上这是厌了虞贵妃拿故去的二皇子说事,帝王心中一但有了厌烦二字,虞贵妃这恩宠便也算是完了。

想想这六宫妃嫔,也着实是生错了时候,若生的早些,先帝也是个时常去后宫的,若生的晚些,兴许也能凭着姿容夺得恩宠,偏偏,今上性子这般冷淡,哪个都不能叫他上心。

“今个儿国公府寿宴可是热闹?”承佑帝突然出声问道。

崔公公愣了一下,忙回禀道:“回皇上的话,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大多去了,不过,比起往常,到底是少了几分热闹。譬如大长公主和敬惠长公主便没去,只派人送去了贺礼。”

承佑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崔公公迟疑了一下,又道:“说起来,今日寿宴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倒也有趣。”

承佑帝朝他看了过来,崔公公心中一松,便接着道:“这事还要从半个多月前说起,国公府庶出的姑奶奶带着两个女儿从绍兴回京投靠娘家,这大姑娘乃是她夫君和原配所出,二姑娘才是她亲生的。只不过,这庶出的姑奶奶虞氏是个慈母,将大姑娘当作自己亲生的女儿。一到京城,就带着大姑娘去了永康侯府,只因着永康侯当年对顾家老爷有过救命之恩,便留下玉佩允诺两家结为姻亲。谁知顾老爷一去,永康侯夫人如何肯认下这门亲事,说了好些难听的话,将二人赶了出来。之后,这顾大姑娘便病了一场,近几日才好些。”

“若是这个便也罢了,虞氏慈母之心,着实可赞,外人不过说一声永康侯夫人背信弃义刁难孤儿寡母,可偏偏,今日宴席上,这虞氏带着嫡亲的二姑娘露面,过了好一会儿,这大姑娘才自己一个人来给老夫人拜寿了,虞氏当时就愣住了,一干女眷们也低声议论起来,说虞氏是故意不将这顾大姑娘带出来给人瞧,继母到底是继母。”

“听说这顾大姑娘生的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一露面就将那二姑娘衬托得如那绿叶一般,便是京城里的姑娘们,也无人能有她貌美。”

“依奴才说,容色在其次,端的是她这份气度和胆色,寻常女子都不及她。要知道,除了她那继母,宴席上还有那永康侯夫人,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若换了别家的女子,早就没脸见人,兴许躲在屋子里哭呢,偏这位,坦坦荡荡的出现在人前,也不知那永康侯夫人心里头是何种滋味儿。”

承佑帝眼底涌起一抹兴趣来:“是吗,听你说来,这女子倒是有趣。”

……

这边,顾锦一进了屋子,就没忍住抱怨道:“母亲你不是说顾窈都答应了今日不露面了吗?这是怎么回事?”

想着宴席上顾窈一张脸立时将她比了下去,抢了她所有的风光,顾锦心里头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跑去紫竹院伸手抓花了顾窈那张狐媚的脸。

见着女儿跳脚,虞氏道:“行了,你也稳重些,兴许是她觉着自己到底是客,为着礼数才强撑着过来了。”

“你大姐姐你还不知道,哪里会在这种事情上耍心眼儿。便是她抢了你的风光,又能如何?永康侯夫人瞧不上她,难道旁的老夫人、夫人就能瞧上了?”

听着母亲的话,顾锦心里头的那股火气散了些,可还是忍不住道:“女儿就是看不惯她那张脸?她一出现,女儿就成了陪衬,娘你真是的,当初就不该带她到京城来。将她留在绍兴就好了,也省的她和女儿抢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