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般小心翼翼存了心思,一刻都不想和承佑帝相处,承佑帝又如何会看不出来。
虽是看了出来,承佑帝却是没揭穿她的心思,只开口道:“顾姑娘不会骑马,也不认识回去的路,要不朕派崔公公送你回去?”
“臣女……臣女……”顾窈没想到承佑帝会这样说,若是崔公公送她回去,那婉姐姐和信国公府那些人哪里会猜不到什么。
顾窈觉着,承佑帝分明是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却是故意说出这话来,分明是故意为之。
顾窈想了想,诚恳道:“臣女见着之前教臣女学马的那位侍从也追来了这里,可否叫他送臣女回去。”
她说完这话,就低下了头,像是做错了事似的。
殿中一时寂静,半晌顾窈才听承佑帝道:“罢了,朕依你的意思便是。其实朕救你也是顺手为之,顾姑娘也无需放在心上,早些回去吧,莫要叫婉丫头担心。”
承佑帝这样说,顾窈却不敢这样应下,她心中翻滚了好一会儿,又一次退后一步跪在地上,她的腰背挺得笔直,一双眸子里待着感激之色,缓缓开口道:“臣女不敢,皇上救命之恩,臣女自是感激不尽,臣女愿为皇上祈福诵经,盼皇上圣体康健,事事顺遂。”
她这话说出来,殿内的气氛一时又凝重起来。
承佑帝视线落在她的身上,面上喜怒不变,他虽未说话,顾窈却是感觉到了帝王的威严,她的面色微微露出几分苍白来,因着紧张死死掐着手心,不知道自己这话会不会惹得承佑帝龙颜大怒,进而发作于她。
良久,顾窈却是听着承佑帝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语气道:“崔公公,差人送顾姑娘回去。”
说完这话,他又对着顾窈道:“顾姑娘既说要替朕诵经祈福,便替朕抄上一卷法华经,顾姑娘觉着如何?”
顾窈哪里敢不应下,她心中如获大释,恭恭敬敬应了声是。
“去吧。”
顾窈听着这话,站起身来,跟在崔公公的身后出了殿外。
等到侍从牵着马带顾窈回来,苏婉满是着急迎了上去:“阿窈你去哪里了?怎么跑的那么远,你不知道我有多着急,生怕你出事了。”
第42章 不清不楚
侍从扶着顾窈下了马,顾窈才解释道:“婉姐姐不必担心,是我看这里景致好,叫人带着走远了些。”
不等苏婉开口,顾窈又笑着问道:“婉姐姐,你们赛马谁赢了?”
果然她这话一出,就将苏婉的注意力转移开来,苏婉得意一笑,道:“那还用说,肯定是本郡主我赢了。”
信国公府大姑娘程愫听着她这话,不禁抿嘴一笑,意味深长道:“若不是兄长让着郡主,郡主哪里会这么轻易就赢了?”
短短一句话,就叫苏婉羞红了脸。
苏婉快速朝信国公府世子程显脸上看了一眼,很快收回了视线,带着几分羞恼对着程愫道:“愫姐姐惯会打趣我,我可不依。”
一旁的表姑娘姜月容听着这话,眼神微微暗了暗,随即笑着迎上前来,对着苏婉道:“我过去和表哥赛马表哥就一次都没让过我,月容真是羡慕郡主。”
苏婉没从她的话音中听出什么来,顾窈却是看了她一眼,纵是她掩饰的好,可眼底的那丝嫉妒还是叫顾窈看了出来。
顾窈微微皱了皱眉,却是没有说什么。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就从马场里出来,乘了马车各自回了府里。
马车上,顾窈有些心神不宁,有因着之前被承佑帝所救,两人那般亲近之举,还有因着心中知道关于信国公世子程显和姜月容秘密的缘故。
只是,这些她都不好和苏婉直接说,只想着慢慢想个法子,好叫婉姐姐知道二人的丑事,不要再嫁去信国公府。
苏婉见她有些心不在焉,问道:“阿窈你怎么了?可是怪我方才没陪着你?”
顾窈摇了摇头,笑着道:“怎么会?我只是头一回和信国公府大姑娘她们见面,没想到她们也是姑娘家,骑术尽也这样好,想来婉姐姐之前说得对,纵是姑娘家也要学会骑马的,纵马扬鞭着实叫人畅快。”
苏婉听她这样说,就放下心来:“可不是这话?皇帝舅舅喜好骑马射箭,几位皇子为了被皇帝舅舅看重,自然也在骑射上下足了功夫,所以京城里的贵女一多半都要学习骑术,久而久之便行成了这种风气。”
“不过,也不是擅骑术的皇帝舅舅都喜欢,娴妃娘娘骑术精湛,这些年不也不得皇帝舅舅的喜欢吗?”
苏婉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视线偷偷朝顾窈身上看了看,见顾窈脸上没什么异样,才悄悄松了一口气。
其实,府里这几日因着那幅四时花卉图而生出的那些流言蜚语她哪里能不知道,只是不好当面问顾窈罢了。如今她见着提起皇帝舅舅时顾窈脸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苏婉心中便知道顾窈没有这个心思了。
她觉着这样也好,窈妹妹这般软软的性子,如何能适应了宫中的日子呢?再说,皇帝舅舅性子清冷,纵然一时瞧上了窈妹妹,可这份儿在意又能持续多久?
所谓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她不希望窈妹妹也成了后宫中那些不得宠的妃嫔一样,郁郁终生。
她正想着,就听顾窈问道:“婉姐姐,那个姜月容是世子的亲表妹?她是哪家的姑娘?”
苏婉听她这样问,有些诧异道:“你怎么问起她来了?”
顾窈解释道:“没什么,只是觉着这姜姑娘生的极好,程姑娘和世子待她颇为亲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