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演我夫君上瘾了(124)+番外

作者: 望风吹袖 阅读记录

“真的?”底下有些躁动。

“自然是真的,不过你们得认真听才行。”

陶家别院。

陶家祖孙三人还有另外三位两位颇有资历的琴师聚在一处,屋子里除了他们,连伺候的人都被打发干净了。

每个人手上都有厚厚一摞琴谱。

陶崇礼言简意赅道:“诸位,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五首新曲,都是上乘之作,现在时间紧迫,我们要从这五首中挑出最好的一首,然后修改精进,直到无可挑剔。”

“妃儿,你是要上台弹奏的人,你要更用心,你的想法也是最重要的。”

陶漪妃神色冷凝,郑重其事地说:“请放心,祖父。”

陶鸣凤沉默不语,这五首中有两首是他所作,也是他这些年最为得意细细打磨许久的作品,但陶崇礼坚持又花重金请人捉刀作了三首新的,都是他亲自出面请名家所作。

陶漪妃看出父亲和祖父之间的古怪气氛,她斟酌道:“祖父,我有个建议,其实并不一定需要挑选一首,这五首我看了,都有精华之处,或许可以选一支为主干,适当截取化用,如此岂不是能得到集大成之作。”

陶崇礼抚了抚手中的曲谱,和善地问另外请开的两位琴师,“李老,何老,你们如何看?”

被称作李老的人沉吟道:“陶小姐所言或许可行,这五首都是延续《春满城》风格所作,略微修改确实可以巧妙化用,这五首每一支都是顶尖之作,有当世最杰出的曲子,最顶尖的琴师,我不信拿不出一支可以赢过温家人的千古流芳之作。”

……

温素音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觉得很累,今天她又跑了郊外三个村子。

但这些辛苦都是必要的,曲子的基调已经有了,她需要尽善尽美。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乡野民夫,不管是懂琴还是不懂琴的人,她相信对音律的感知大概是相通的,她要在终场大比一鸣惊人,打动所有在场的观众,就必须要把情和技都做到极致,后者她自己可以把握,前者却需要足够多的听曲人给她答案。

她最后选择了去郊外乡间,一是更安全,没有城内的人多口杂,二是如果最不懂音律之道的村夫民妇都能被她的琴音打动落泪,那些达官贵胄们也可以。

刚到小院门口,却发现刘妈妈在院子里等她,这很不寻常。

“怎么了?”

刘妈妈看见她仿佛遇到救星,终于松口气,迎上来说:“夫人,来客人了,就是之前来过的那什么小王爷,我跟他说你不在,他非要进来等,我也不会招待这些贵人,给他倒了茶送了点心,不敢进去,就等着你了。”

刘妈妈半辈子都是当厨娘的,从来没正经承担过帮主人出面招待客人的职责,还是一个这样看起来听起来都很贵的贵客,这让她浑身都不自在,若不是怕得罪了人,她甚至想把人赶出去。

“小王爷?他这时候来干什么。”温素音觉得奇怪,她对刘妈妈说,“你不用管了,交给我就行。”

她走进屋子,坐在那里的果然是焉百里,他似乎等了很久,姿势懒洋洋的,这个姿势让他发带上硕大的宝石刚好在烛火照映下,散发出贵气十足的光芒。

看见她,他迫不及待站起身,语气有些抱怨,“你终于回来了,我等好久了!”

“小王爷有事找我?”温素音客气地问。

“我有话想和你说,琴馆人来人往不方便我就过来了,结果你一直不回来。”

温素音邀他落座,自己在他对面坐下,“这几日有些事要出城,劳烦你久等了,还请不要见怪。”

焉百里大咧咧说:“不见怪,我原谅你了。”

温素音:“……”她暗自告诫自己不与他一般见识,“小王爷想说什么?”

焉百里极其认真地说:“我是想跟你说,你不要害怕,我会帮你的,我知道你跟那个陶家不对付,他们想害你对不对?实在不行,我会请大雍皇帝赐婚,把你嫁给我,这样看在我的面子上他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你想让他帮你家恢复名誉也可以。”

焉百里说得认真,温素音却觉得自己耳朵仿佛出了问题,她定定看着焉百里,错愕至极,青苗更是吓得差点打翻茶壶。

温素音许久才找回自己声音,“小王爷,你在开玩笑么?我跟你——我怎么可能嫁给你?”

焉百里无奈道:“当然是假的呀,你真笨,等你跟我回了玉善,要怎么样还不是我一句话的事,大雍皇帝可管不到我那。”

“也就是说,你和我假成婚,只是为了帮我?”温素音觉得自己越来越难理解这位小王爷了,“小王爷,其实我想问你很久了,你之前就帮过我,还曾经向我示好,可是我们之前并没有什么交情,你为什么愿意做这种牺牲来帮我?”

焉百里望着她的脸,似乎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抓了抓脑袋,有些烦躁地说:“要不是没办法我也不想的,谁让我们流着一半相同的血。”

对着温素音呆愣的神色,他叹口气,“你还不懂么?你父亲从来没跟你透露过么,你跟我是一个母亲生的。”

他极其认真地说:“我离开的时候,母后让我找到你,好好照顾你。”

温素音也叹口气,“小王爷,我不知道你从哪里得来这样的误会,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跟你不可能是一个母亲生的,我不会连自己娘亲是谁都弄错,你出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在京城呢。”

她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她其实对母亲了解也不多,也没有见过母家亲戚,只从温如松那里知道她母亲叫明月,是位十分擅长抚琴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