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187)+番外

郑建设当然不合群,等旁边没有邻居,舒苑说:“大姐夫,你没觉得单从相貌上来说,你根本就配不上我大姐?”

郑建设脸一黑:“……”

他现在都怕见到舒苑!

李红霞觉得现在撕破了脸,更不能随便说话,再说一会儿还得让郑建设干重活呢,便虚张声势地呵斥舒苑:“咋说话呢,没大没小的。”

舒苑又问莫弟:“你小子还嫌你妈胖吗?”

莫弟哼了一声,莫莫替他回答:“他现在不嫌我妈胖,他现在跟我爸一样,嫌我妈没文化。”

莫弟嚷嚷:“咱妈就是没文化,她是初中毕业,咱爸是大学毕业。”

舒苑跟莫弟较劲:“你才没文化呢,你小学都没毕业,你爸那是推荐上大学,让他去考试未必能考得上。”

莫弟挠了挠脑袋:“……”

郑建设:“……”

旁边的小满睁大眼睛,他妈说得都对,就是哪里不对劲的样子。

郑建设发现又被舒苑给辖制了,他以为舒苑把他叫来是缓和剑拔弩张的关系,其实就是想让他干活。

陈载不在,他是唯一的壮年男劳力,搬柜子、搬书桌都是他的活计,扛着柜子吭哧吭哧上下楼梯,累得他出了一身汗。

舒苑租了三轮车,床跟书桌、衣柜等家具分了五六趟,都运了过来,人多力量大,三个房间很快都布置好,李红霞站在暖气边说:“啥时候供暖啊,这房子可真好,亮堂又干净,比筒子楼可强多了。”

大家帮着整理东西,李红霞已经拎着舒苑早上买来的肉菜做午饭,灶具崭新,两个灶头,火一打开,李红霞边把蒸米饭的锅放上去边说:“这煤气灶可以炉子方便多了。”

其实舒苑觉得还是有一点点不方便,燃气供应有限,一个月的额度刚刚够用,不过她们经常吃食堂或者回娘家蹭饭,这问题不大,另外就是经常换气罐麻烦。

李红霞做了六七个菜,有板栗鸡、蒜苗炒肉、冬瓜炖腔骨等等。

陈载回来得刚刚好,饭熟他就赶了回来,家里各处已经收拾妥当,窗明几净,所有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他这是不用操什么心,直接入住。

书架上他的书摆放得整整齐齐,甚至还是原来的顺序,陈载瞬间被触动。

书按顺序摆放,是舒苑对他很用心,还是巧合?

他特意打开衣柜看了看,他的衣物同样原样悬挂折叠,整齐有序。

这让他这个极度重视规律跟整洁,不愿意让生活发生改变的人极度舒适。

除了房子已经拾掇好,饭菜已经摆上桌,各种香味混杂,很是诱人。

他带着歉意说:“都是你们搬家收拾房子,我没出什么力。”

舒苑笑盈盈地说:“你有这份心就行,其实你出力最大,房子是靠你的工作分的,快吃饭吧,下午还得上班呢。”

这在别人家是寻常的事儿,男人肯定要有养家糊口的能力,可是母子俩却会夸他,让他有成就感,觉得为家庭付出天经地义。

菜式丰富可口,又让他卸去半天的疲惫,恢复精力。

热热闹闹地吃完一顿饭,以后一家三口就要开启在新家的生活。

第54章

搬到新家后的第一个晚上, 在书房里,一家三口各占了张桌子,各忙各的。

舒苑嘴里含着奶糖, 又给父子俩各投喂了一块, 说:“你们俩会不会觉得我吵,我可以回卧室,或者陈医生你觉得小满也吵,那他的书桌可以搬回自己房间。”

陈载说:“不用, 你们吵不到我。”

陈载一直都很忙,不知道别的医生是不是对跟他一样忙碌,除了工作, 他要读博士,还要写论文, 反正医生的工作,舒苑是做不了。

他确实可以随时如入无人之境, 不受干扰。

小满可不想让妈妈走,忙说:“妈妈你就在这儿吧。”

他在装订小册子, 学校发的报纸, 名叫花蕾, 上面是临江省小学生投稿的日记、作文。

巨大的一张纸, 每次折叠时都要保证封面在最上面,数次折叠之后,就得到三十二开小册子, 报纸是从学校折好带回来的,在家里要自己裁切装订。

“用我帮忙吗?”舒苑问。

小满的小手正在纸上按压,脆生生地说:“我自己可以。”

站在书桌边上,脚下踩着板凳, 小手按在订书机上,手臂用力,咔嚓几下,把报纸装订好。

拿起小刀准备裁切,看舒苑看他,马上自觉地在椅子上坐稳当,刀尖对外,等把报纸裁完,小册子装订完毕,小满又说:“老师说我们可以往花蕾上面投稿。”

舒苑飞快扫了小册子几眼,都是比较简单的小学生作文,比如写好人好事儿,日记之类的,但一至六年级都有,高年级学生的水平明显高一些,舒苑问:“对一年级的小孩来说是不是难了点,你们还没学写作文。”

她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别说写作文,字都写不好。

“我应该会写。”小满说。

舒苑从书桌里翻出一叠稿纸给他,说:“行,我支持你,写好了我帮你寄信。”

她这个妈当得轻松,小满完全不需要她辅导。

小孩打开台灯,坐直身体读小册子,侧脸特别可爱,鼓鼓的,睫毛浓密纤长,认真的小孩最招人喜欢。

一个小时后回卧室,小满对自己单独房间满意得不得了,宽敞整洁,躺到小床上,他说:“我不跟你们睡一个房间,你们俩要和谐相处。”

舒苑笑着说:“谨记教诲,小满。”

小家伙不知道,让父母在同一个房间相处他们才有可能真正身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