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259)+番外

他们一定要……

心情愉快地接受舒老师的收买。

学生们从暗房里鱼贯而出,每个人都分到两块糖,甜滋滋的奶味在嘴巴里蔓延,感觉人生非常美好。

最爱上的课就是摄影课。

沈修远的分数排名在舒苑之后不说,舒苑还是前几名,这让他内心五味杂陈。

把调查问卷结果告诉家人,全家人都惊讶于这个结果,戴舒芳立刻质疑:“怎么可能,调查问卷设计合理吗,学生有没有被舒苑收买乱填,有没有作弊,舒苑有没有做手脚?”

舒红果质疑得更厉害,嗤笑一声:“还不是她长得漂亮,学生也都是年轻人,她长得漂亮学生就给她打高分呗,说不定还是求着学生打的分,有的人,学识能力不够,就把相貌当通行证。”

她受沈忠诚耳濡目染,也念了点诗,觉得自己也是个文化人,开始咬文嚼字:“你们都听过北岛的诗吧,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舒苑是拿美貌当通行证。”

舒苑可听不到这话,要是听到的话她肯定说美貌的通行证还有吗,多发我几张。

沈修远觉得这话没法入耳,板着脸,眉头紧皱:“不要以貌取人,你也是女性,不要以外貌攻击别的女性,尤其是在你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

舒红果都听傻了,沈修远不也看舒苑不顺眼吗,咋还义正词严地教训起她来了。

这种老教授真了不得,训斥人可有一套,都是他对!

戴淑芳难得跟舒红果统一战线,赶紧说:“你说红果干啥,现在的问题是调查问卷结果没有说服力,你们学校的老师都不服气吧,你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

全国作文竞赛阅卷老师在低年级组看到一篇特别的作文,特别到没法直接打分,只能挑出来让别的阅卷一起来看。

已经参加三轮竞赛,能参加最后一轮的学生写的作文都不差,起码结构完整,文字流畅,可这篇作文显得与众不同。

“张老师,你抽空看看这篇作文,实在不像低年级小学生写的。”

张老师接过卷子,刚读了三分之一,鼻梁上的眼镜差点被惊掉:“这是这个参赛小学生的亲身经历吗,遣词造句准确生动,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充满画面感,还有细腻的感情。”

听阅卷组组长张老师评价那么高,别的阅卷老师都对这篇作文产生了兴趣,放下手里的卷子挤到一起看这篇作文。

“啥作文,真写的这么好吗,快拿来让我们看看。”

“这篇作文还真不错,行文流畅,条理清晰,故事完整,结尾点题。”

一位阅卷老师鼻子一酸,说:“你看结尾还做了升华,感谢他勇敢的妈妈,还有英勇的公安,还有不屈不挠的自己。好像是写的很悲惨的经历,可是文字很温暖,很有力量,感动到我了,这个学生心中一定有光明有爱。”

“作文讲的故事生动饱满,中心思想深刻,有教育意义,很能引起人的共鸣。”

“别说是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写的,就是说是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写的我都信。”

阅卷老师的看法一致,都对这篇作文做出了高度评价,至于舒苑所担心的八百字容量不够写不完,更严重的是不符合主旋律,在阅卷老师这儿并不存在这些问题。

可没过一会儿,他们便对低年级小学生是否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提出质疑。

“有没有可能是背的范文,这次竞赛的题目很普通,背上一些范文说不定堵到题了。”

有老师附和,但马上有人提出质疑:“反正我没有看过这篇范文,你们看过吗,或者看过类似的。”

所有人都摇头,他们五六个人都是教小学的特级教师,市面上的作文书就那么多,总不能没看到过这篇特别的作文吧。

不过又有人提出新想法:“那有没有可能是这篇作文没有发表过,我们当然看不到,但却是某个写作能力很强的人写的呢,只是参赛学生把它搬到了试卷上。”

倒是有这种可能性,老师们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给这篇作文打分。

有人提议:“我们要是知道这个小学生是谁,问问他的老师,不就知道是不是他自己写的了嘛。”

立刻有人反对:“我们阅卷为了保证公平性跟保密性,看不到考生姓名跟信息,甚至只知道是低年级,不知道到底是几年级,不可能因为这一篇作文破例,不能只看这一个考生的信息吧。”

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绝对不能看考生的信息。

阅卷组组长张老师拍板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必须认真对待这篇作文,不能觉得低年级小学生写不出来,就认为是搬运到试卷上的,不能给文抄公可乘之机,也绝对不能埋没写作的好苗子,我们都去翻翻作文书,不如不能证明这篇作文是抄的,那就应该实际水平给打相应的分数。”

——

下午,舒苑专门往路城出版社跑了一趟,拿到了出版社送给她的挂历,她迫不及待地展开看,果然跟五寸相片比,还是大幅图画更震撼,她把每个天然大美女都拍得明眸皓齿,美不胜收。

她想挂历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的追求,才能让人有购买动力,起码这本挂历能够做到。

“卖得怎么样?”舒苑问。

严寒柏说:“这三本挂历在供销社跟书店卖得都还不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等到年底再看看总得销售情况,不出意外,明年还要拍,你帮我想想拍摄主题。”

严寒柏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热血青年,本来不想出版什么都是大美女的挂历,但现在看能给出版社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他还挺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