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276)+番外

舒苑尽量精简行李,画报社只给两卷胶卷,她多带了三卷,是自己的,另外,她还专门带了小满的雨衣用来给相机防雨,最后一咬牙,往网兜里装了两个脸盆,跟牙缸、水壶、饭盒等装在一起。

小满是个贴心宝宝,去厨房的橱柜里翻找,把所有的零食都拿来,全都装进网兜里说:“妈妈带上桃酥跟饼干,别到时候没吃的,再带点糖果应急用。”

舒苑说拿不了那么多,不过小满坚持让她多带,舒苑的行李又多了个小零食包。

次日早上,小满起得比舒苑早得多,舒苑一睁眼,就看到小满那张俊俏的脸。

小满贴着舒苑侧躺着,脸上带笑:“妈妈我给你煮了鸡蛋,鸡蛋最禁饿,走的时候带上。”

舒苑伸手捏捏他弹嫩的小脸说:“我真幸运有这么好的儿子,跟爸爸在家等着,我会拍好多古建筑的照片给你看。”

把小满刚接回来时,他还是又瘦又矮的小团子,现在已经是能够照顾她的小少年。

小满答得特别乖巧:“妈妈你就放心吧,我好好上学不乱跑。”

吃过早饭,舒苑去长途汽车站跟记者们汇合,不想给当地接待造成麻烦,每家媒体只派一人,骆宾知道舒苑去,也要求去,有熟人还能有个照应。

舒苑去了危险的洪灾现场,陈载不放心,他能怎么办,跟着去啊。

但他又不能带上行李就走,而是报名参加了市里派出援助的医疗队,还混成了领队,临时医疗队在准备各种器械药品,进行人员安排,调拨车辆,第三天早上随队出发。

第77章

当长途汽车从柏油路开上泥泞的县道, 又下起雨来,车辆一路颠簸,且雨越下越大, 舒苑就知道这拍摄得有多难了。

到达屏山县后先到招待所入住吃午饭, 县委宣传部的人说会搞个情况说明会,然后统一安排他们采访。

然而并没有宣传部的人来,雨仍然在下,他们呆在招待所里啥都干不了。

等雨势小了一些, 舒苑跟骆宾去了大坝边,担心垮坝,大坝边有不少官兵在守着, 两人互相配合,一个人拍照时, 另外一人帮打着伞,尽量不让相机大宝贝淋到雨, 舒苑拍到了冒雨热火朝天守大坝的场景。

沿着大坝走出很远,雨越下越大, 他们不得不回招待所。

之后舒苑觉得他们被困在招待所, 打探消息, 吃饭, 睡觉,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大坝边,听说有官兵要去洪水最严重的王四庄镇, 舒苑当即立断,请求她也跟着去。

她想跟着官兵,他们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肯定能拍到“一线”照片。

她一带头, 还有别的记者也这样想,立刻都要求跟着去。

官兵说最多能带三人,舒苑是最先提出来的,而且她说她会游泳,得到一个名额。

骆宾没有跟着去,他们俩算是分工,骆宾担心垮坝,还是得在这边守着。

在舒苑积极要求去王四庄镇时,舒苑发现临江日报的老记者看她的眼神有点奇怪,不过并未深究其中含义。

别的记者都要艰苦奋斗,表现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行李都很精简,就舒苑带了俩脸盆,她还不知道因为这俩脸盆,她在别人眼里成了现眼包。

在老记者看来,舒苑可能没什么采访经验,没想到她能积极申请去洪水最凶险的地方。

不知道要去多久,舒苑赶紧回宾馆拿行李,除了俩脸盆,全都带上,赶紧跑着去跟官兵汇合坐大卡车出发。

舒苑意识到她做出了英明决定,她拍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瞬间,救援人员奋不顾身跃入水中,托举起小婴儿,山体滑坡中的挖掘,还爬到高坡上拍到了土黄色的水乡泽国。

晚上,他们在镇上所有人已经被安置转移的木材厂休息,没有睡觉的地方,官兵们都横七竖八地带着满身泥水躺在地上,很快发出此起彼伏的鼾声。

舒苑靠墙坐着,拿软棉布擦拭着相机,老记者走过来,坐在她旁边问:“拍得咋样,应该拍了不少好照片吧。”

舒苑对她的拍摄满意,没白跟着官兵过来,说:“应该能完成拍摄任务。”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递了过去,老记者接过糖,剥开丢进嘴里,说了声:“后生可畏。”

她以为年轻记者是来打酱油的,结果人家比她强得多,敢拼,机智,绝对是抢新闻抓拍照片的好手。

舒苑看了对方一眼,不解其意,收回视线,低头把相机装好,闭眼休息,明天还要跟拍,据说明天就能返回县城。

——

舒苑出差期间是李红霞去接小满放学,她说小满已经八岁不用再接送,可舒苑坚持。

到九点钟陈载才把小满从姥姥家接回来,还是对小满隐瞒工作任务,只说是去出差。

小满仰着小脑袋开口:“爸爸是去参加洪水救援吗?”

陈载问:“小满听谁说的?”

小满说:“我猜的,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洪水,我听医院的人说市里在组织医疗队,爸爸,救援工作危险吗,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明知道隐瞒更好,但面对小满稚嫩的小脸,陈载实在无法撒谎,就说:“我是要去参加医疗救援,不顾没有啥危险,有解放军叔叔冲在最前面。”

小满关于洪水的认知大部分都是这几天的得来的,没看过电视中的画面,他想象不出发洪水那种种凶险的场面,但他想一定很危险。

小家伙又说:“那拍摄发洪水危险吗,妈妈不是去拍古建筑,是去拍洪水。”

他用的陈述句,那语气跟陈载平时说话很像。